细思极恐!正史记载的穿越事件,细扒古籍详细解读_梦溪笔谈_拾遗_记载

细思极恐!正史记载的穿越事件,细扒古籍详细解读。

穿越

多吓人!正史中记载的穿越事件,而且是多个古籍互相印证,穿越时间跨度长达1500年!

感谢关注小驴哥哥,持续带来原创文字和独家观点评说。

今天要说的是一件在正史中记载的历史穿越事件,这件事在东晋王嘉所著的《拾遗记》(补遗之卷二)中,唐代李淳风的《六朝遗事》和李亢《独异志》,南朝沈约的《建康杂记》,甚至是《梦溪笔谈》、《晋纪》等诸多大名鼎鼎的著作都是被提到的古籍!

展开全文

古本《拾遗记》

细心的网络自媒体人发现了这一创作亮点,因此网络多个平台上都能搜到有关这一事件的文章、视频的题材。

网搜结果

我看过《史记》、《汉书》等正史以及《拾遗记》、《搜神记》等神怪小说,而记载这个历史穿越事件的古籍中就有《拾遗记》,因此作为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业余民科,一股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油然而起。

史记

先说一下这个事件的故事脉络,那是在公元383年,东晋淝水之战的前夕,东晋刘牢之的部队和前秦梁成的部队隔着洛涧河对峙。

淝水之战形势图

东晋大将王蓬奉命率1500名士兵前去增援刘牢之,部队行军到芒阳一带的时候,天色逐渐黑了下来。就在这时,前方的哨探来报告敌情,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发现一支行迹可疑的军队正在迎面赶来!

王蓬马上下令熄了火把,大军埋伏在山里两侧,很快那支部队就来到近前,王蓬根据衣甲轮廓判断出,这绝不是自己人!

不是自己人,那肯定就是秦军。从数量上看,对方不过区区200人左右。于是王蓬下令: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全射向了敌方,敌军纷纷中箭落马。

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原文:"寇多中箭,仆于马下。那支部队突然遭袭,先是一阵惊慌,但马上反应过来立刻还击。

这一还击可不得了,竟然是身经百战的王蓬从没见过的火器:只看到火光一闪一闪,然后就是刺耳的巨响,紧接着自己部队的士兵就被火焰射中倒地不起!

唐代李淳风的《六朝遗事》中原文这样记载:“有器鸣,火焰出,声震于野。北府兵有中火焰者,遂仆地,血流不止。”

一时间双方互有伤亡,僵持不下。还好,当时王蓬的军队处于上风口,对方处于下风口,于是王蓬便下令改用火攻!在天时地利的帮助下,火攻即刻起了效果,很快敌方就竖起白旗投降了。王蓬率人卸了对方的武装后,发现对方残破军旗上写着“常胜军”。这些敌军一个个都是金发碧眼,鹰鼻陷目,根本不是中原人的模样!

南朝沈约的《建康杂记》中记载:“火光起,观敌旌旗已残,上书‘常胜军'三字,依稀可见。敌军士弃盔者,皆黄发,鹰鼻陷目,仿若胡人。”

历史上对“常胜军”是有唯一记载的,这就是清朝同治三年,由英国人戈登统领的洋枪队,受雇于清政府对付太平天国。因为战绩不错,清政府专门赐旗“常胜军”。

左一为“常胜军”军旗,那时候的老大是戈登的前任华尔

王蓬感觉头有点晕,可前方战事紧急,也无暇细想,为免拖累行军速度,王蓬下令将俘虏就地斩杀后,又匆忙连夜奔赴洛涧。

根据许文佑先生的《天平战纪》记载,在1864年3月,这支军队在江阴被天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击败,被歼800多人。戈登带着200来个残部转战合肥,在夜里行军到安徽定远县炉桥镇的时候,突然遭到了攻击。除了戈登一个人逃了出来,200余人全军覆没。

而戈登遇袭的定远炉桥,在东晋王蓬遭遇神秘部队时就叫芒阳!同一地点!相距1500年,200人被杀死!

这么多历史记载,环环相扣的实锤穿越印证,是不是细思极恐?难道真的有穿越事件?

穿越事件

我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很想知道历史书和真实的历史的区别。同时,本着杠精的精神和对前人古籍的膜拜,我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考证。

古本《拾遗记》

我看过东晋王嘉所著的《拾遗记》,所以就从这一古籍开始考证,网上说的是《拾遗记》(补遗之卷二),《拾遗记》记载的主要是有关三皇五帝到秦始皇等上古帝王的神怪轶事。其中并没有作者所处的东晋本朝的记载。而这个《拾遗记》补遗卷,找不到古籍,网络上能查到的踪迹都与本文提到的穿越事件有关。难道这本补遗卷是珍本因此网络没有收录?

《拾遗记》网络目录

唐代李淳风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和袁天罡被传说为《推背图》的作者,李淳风的著作《六朝遗事》按道理肯定可以在网络中查到。但是……

竟然是一本网络小说!

网络小说《六朝遗事》

李淳风的主要著作中也没查到这一本,网络上能查到的踪迹都是与本穿越事件有关的网文。

事情这就有些古怪了。

李淳风墓,仅仅是县级文保单位

那我查查《独异志》吧,因为自媒体说《独异志》中有这几句话:

“……初,日色昏昧。后火起,观敌旌旗已残,上书‘常胜军’三字。其弃盔者,皆黄发,鹰鼻陷目,一如羯人。”确实有这本书。既然有这些文字,那我就来查询一下内容的出处,不好直接搜索,于是下载了一本TXT格式的电子书,经搜索结果有些失望,依然“查无此文”。

古本《独异志》

南朝沈约的《建康杂记》?自媒体说《建康杂记》中有记载:“火光起,观敌旌旗已残,上书‘常胜军'三字,依稀可见。敌军士弃盔者,皆黄发,鹰鼻陷目,仿若胡人。”但是查无此书!网络上能查到的踪迹都是与本次穿越事件有关的网文。

沈约老前辈,他们这么干,是不是有点离谱?

沈约雕像

要不要查一下北宋沈括的那本大名鼎鼎的《梦溪笔谈》?网络百科中的内容表述清楚明白,沈括是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梦溪笔谈》为笔记体著作,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现存《梦溪笔谈》26卷,内容涉及天文、数学、地理、地质、物理、生物、医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记载了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和劳动人民对科学技术的贡献。怎么可能会记载“淝水之战”?

《梦溪笔谈》网络目录

再认真一点,我找到《梦溪笔谈》在线阅读地址,点开所有章节,这本书真的主要是对古代科学技术的记载!想了想,但凡学过初中《历史》的也知道《梦溪笔谈》是本科学著作,难道是这些网文作者都是小学毕业?

古本《梦溪笔谈》

等等,网文提到的还有这么本书,沈约的《晋纪》,我的乖乖,沈约写的是《晋书》,已失传多年,现在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唐代房玄龄等人的著作……

古本《晋书》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有关“淝水之战”,从东晋军队到清朝的外国雇佣军之间的穿越事件记载呢?我来总结一下吧!

古代战场

首先,经过网络资料验证,所谓的那些古籍的书名和内容,基本是网友凭空杜撰的,比如说李淳风的《六朝遗事》、沈约的《建康杂记》根本就是查无此书,另外沈约的《晋纪》已失传多年,就想问一下这些网友是如何得知其中的内容的?

电视剧穿帮镜头

还有的说白了就是自媒体作者胡编乱造的内容,比如所谓引用不存在的《拾遗记》之补遗卷二,还有所谓出自唐代李亢的《独异志》,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等等诸多大名鼎鼎的古籍!

穿帮剧情

另外,这个所谓的东晋大将王蓬似乎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戈登的“常胜军”也似乎只在江苏一带活动(对抗太平天国需要),出现在安徽本身就是穿帮的剧情,再说,网文所说的1864年,那个时候南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天平天国战争宣告落幕,而那支所谓的“常胜军”也就随之解散和裁撤,戈登们又是在为谁卖命?

本文中的所有引用内容都被证明是杜撰。多让人失望和尴尬!

洋枪队

个人觉得,自媒体也要有职业道德底线,历史领域的作者更需要严谨,不能像写网络小说那样凭空想象,而且引经据典都应该找到典籍的原始出处,不能从网上随便一搜就当做实锤证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