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共有114个状元,如果要问哪个官当得最大,获得的成就最高?那么显然是没有准确答案的,因为这些状元中,有很多都是官居一品,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
但如果要说哪个状元名声最臭?那么矛头都会毫无疑问地指向同治元年壬戌科状元徐郙。
徐郙何许人也?
徐郙,江苏省嘉定人(现属上海),要说嘉定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有清一代这里共出了3个状元和56个进士,是科举时代的文化强县。
徐郙出生于书香门第,本人天赋也很高,十五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状元。他的科举之路几乎都是一次性通过,少了大多数读书人落第蹉跎的苦逼经历。
24岁中状元,放眼清代不说最年轻,却也能轻松挤进前三名。同治元年夺魁后,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此后他的前半生仕途,都在翰林院度过的。
有了状元的金字招牌,徐郙更容易获得“学差”。同治六年,徐郙首次外放河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又以翰林院侍讲学士一职外放安徽、江西学政,成为主管一省教育文化的大员。
展开全文
同治十一年,徐郙迎来了仕途的第一波高峰,升任兵部右侍郎,跻身二品大员行列。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间,顶戴补服常换常新,先后担任吏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到了光绪二十六年,徐郙终于踏上仕途的巅峰,以礼部尚书晋协办大学士并身兼多职,被时人称为“徐相国”。
以书法为进身之阶
徐郙状元出身,文章学问自不必说。但他在政务方面确实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官僚,据文献记载,徐郙其人极懒,从不按时到衙门点卯,就是勉强去上班,也是混日子。
这么一个不求上进的状元,要是放在雍正、乾隆时期,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有出头之日。幸运的是,徐郙出生的晚清官场,早已腐败至极。
据说,徐郙能做到尚书、协办大学士,完全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了得,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出现在拍卖会上,并且拍出了不菲的价格。
按说字写得好也不是徐郙一个,同时期有很多官员皆以书法著称。可问题是,徐郙的书法风格很合慈禧太后的胃口,慈禧晚年又沉迷于绘画,限于书法水平有限,慈禧每次作完画,都要请徐郙为他题字、题款。
攀上慈禧这个后台,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或许是因为受到慈禧的宠幸,徐郙晚年更是肆无忌惮,全身心扑在享乐上。当时就有人为了撰写了一副对联,联曰:“阁部监斋,处处不到;酒色财气,种种俱全。”
这是在讽刺徐郙,说他正事不干,只求贪图享乐。晚清时期,高级官员不务正业、尸位素餐并不少见。可徐郙做得有点过头,以好色、贪财闻名朝野内外。
徐郙久在南书房供职,借着慈禧的宠幸大行索贿,外省官员只要进京,他都会舔着老脸伸手要银子,有些封疆大吏看不惯徐郙的做派,不愿主动孝敬。徐郙也不嫌害臊,就直接开口“借”,说是借其实就是勒索。
根据《近代名人小传》的描述,徐郙晚年不顾朝廷的体面,经常微服出入妓院,有时还通过妓女向求见他的人讨价还价,为此他留下了嗜酒、贪财、好色、使气、极懒得坏名声。
过于放纵是需要代价的
御史对徐郙其人了解不多,原因就是官方正史都不屑于去记载这样一个无耻之徒。
按照清代的惯例,大臣死后朝廷出于人道主义,都会将其生前事迹宣付史馆立传,有些级别低的官员乃至平民百姓,因特殊贡献也会被写入国史。
徐郙状元出身、官居一品,级别肯定是够了。但是他死后,礼部并没有向慈禧请旨为他立传。这也说得通,这样一个受人轻视、唾弃的小人,列入国史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写什么?写他贪财、好色,还是写他懒政不作为?
就是后世的史家,也不肯收录他的传记。比如《清史稿》、《清史列传》等书中,都不见徐郙的记载。倒是一些私人笔记收录了一些关于徐郙的信息,无非也是讽刺、挖苦,将其当作笑柄而已。
徐郙死于光绪三十二年,按例翰林出身且是二品以上的官员例要赐谥。礼部得知徐郙死讯后,竟然无一人出面为徐郙请谥,他的家人不服,几次到礼部衙门去闹,但都没有如愿。
清代114个状元中,死后没有谥号的极少,就是有个别的也是因为政治原因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赐谥,像徐郙这样因为名声臭而没有谥号的,仅有一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