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也是高科技,棉花领域有这么多的院士,其中一位学历是中专_棉花_新疆_院士

近期新疆棉花大火,棉花和咱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基本上可以说咱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新疆棉花,因为新疆棉花产量占全中国的87%,所以咱们每个中国人传的衣服、袜子等肯定有新疆棉花。

新疆棉花可以说说中国棉花最优质,产量最高的棉花,不要小看棉花,棉花也是高科技,棉花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作物,每年给国家创造几万亿的gdp。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一顿棉花价格在1.5万左右,那么新疆棉花产值达到8000亿以上。

棉花作为重要物资,也是国内研究的重点,棉花领域培养了不少院士,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从种子,培育,农药,农机等领域说明。

喻树迅院士,棉花专家

喻树迅,棉花领域最著名专家,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棉花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农业棉花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喻树迅院士长期从事棉花短季棉遗传育种研究,主持或参加育成短季棉品种,促进了棉花稳产高产。二十多年来年来,主持国家攻关棉花专题、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国家转基因棉花基地、国家转基因棉花产业化、863、973等16个重大科研项目。

展开全文

获得多个科技进步奖,“适合麦棉两熟夏套棉花新品种的中棉所16”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名),“适合麦棉两熟的夏套低酚棉-中棉所20”、“生化辅助育种技术选育优质、多抗丰产系列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名)。

朱玉贤院士

朱玉贤,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后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研究领域。

2011年,一位农民出身的科学家,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实验、不断培育,将我国棉花纤维的长度提高了0.3厘米,而就是这小小的0.3厘米,却让中国的高端棉纺织产业,开始摆脱对进口棉花的依赖,也使中国的棉花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棉花卫士-吴孔明

种过棉花的朋友都知道,棉花需要天天打药,棉铃虫太厉害了,种植棉花成本60%都是农药钱。

1980年,吴孔明考入了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1987年硕士毕业后进入河南农科院植保所工作。在河南省太康县朱口乡驻点期间一边为棉农传授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一边开展科学研究。研制成功复配农药“40%灭抗铃乳油”,成为当时河南棉花主产区防治棉铃虫的当家农药品种之一。

后来又开创了小农分散种植模式下靶标害虫对Bt作物抗性治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成为国际上Bt作物靶标害虫抗性治理的典型成功案例之一。这项成果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棉花农机专家

棉花收割目前也是一个大问题,新疆棉花现在已经实现80%机械化,而棉花机械化专家就是著名院士陈学庚。

陈学庚于1968年毕业于新疆兵团奎屯农校,学历中专,分配到新疆兵团农七师130团机械厂工作1996年担任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所所长;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院士长期从事棉花农机设备研发工作。

扎根边疆基层一线连续从事农业机械研究推广工作51年,突破了地膜植棉机械化技术关键,攻克了滴灌技术大规模应用农机装备难题,研发了多项棉花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为促成新疆棉花生产两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农机装备支撑,为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获省、部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1995年作为第2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陈院士扎根边疆基层一线连续从事农业机械研究推广工作51年,突破了地膜植棉机械化技术关键,攻克了滴灌技术大规模应用农机装备难题,研发了多项棉花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为促成新疆棉花生产两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农机装备支撑,为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有意思的是,陈院士学历一直是中专,不像别的院士都是名校博士,这一点尤为可贵。

老铁们,棉花也出人才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