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佛教是道教化了的佛教,背后却有儒家文化的影子_道教_慈航_泰山

开学前一天,趁着送孩子返校,我去浦东参观了“钦赐仰殿”,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道教宫观之一,有“千年古观”之誉。始建年代不详,相传始于三国,是东吴孙权为母所建家庙。

唐朝时,道教及其宫观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道观甚至得到唐皇帝的钦赦。此时钦赐仰殿为祭祀东岳大帝(泰山神)的行宫。公元1770年,即清乾隆三十五年翻修此道观时发现卸下大梁上有“信官秦叔宝监造”字样。

经过此次参观,使我对中国古代长期以来的“儒释道”三教有了更深刻的文化认知。北周时期,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经过隋唐时的三教讲论与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经大致成型,明代以后则成社会主流思想。现在就从文化的角度来浅论一下参观后的感悟。

从明代吴承恩写《西游记》可以看出,许多桥段都证明了自唐朝之后,或许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佛兴道衰的现象很明显。但佛教作为起源于印度的宗教,要在中国生根发芽获得信众,必然要获得一定的文化认同或者说是价值观的认同。

《西游记》固然是尊佛贬道,但明代的另外一本小说《封神演义》则是以道教为主体。为什么说“中国的佛教是道教化了的佛教”呢?我们先来看看有多少位神仙从道观搬到了寺庙:

展开全文

一般而言,现在的寺庙一进庙门基本就有四大金刚,而这“四大金刚”就是《封神演义》里姜子牙所封的四大天王, 他们是增长天王魔礼青、广目天王魔礼红、多闻天王魔礼海、持国天王魔礼寿。《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也与他们不打不相识。

佛教寺庙里多半也有“关公像”,而这“关公”又是道教先“封神”的:道教的“四大元帅”之一就是关羽。后来估计是关公被调配到了寺庙后,就变成了“马、温、赵、岳”四大元帅,马元帅就是和二郎神杨戬同样有“三只眼”的“马王爷”,温元帅温琼是东岳大帝的手下猛将(神话传说),赵元帅就是《封神演义》里的赵公明,后来成了“财神爷”,而真正真实的人物就是替换了关羽的岳元帅岳飞!重庆的“关岳庙”就是个著名的“道观”。那么“道教”何故把人封为“神仙”呢?我想这或许和道士一直的追求有关,我曾在中医博物馆的活动中讲过:道士一辈子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给人看病,二是炼丹成仙。无论如何,道教把古代“英雄人物”作为“神”来供奉,更容易吸引到信众。

重庆关岳庙

在佛教寺庙里,最受善男信女们供奉的菩萨无疑是“观音菩萨”,你多半听说过原本印度佛教里的菩萨都是男的,然后到了“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为了方便女施主们,就改成了女性的形象,于是出现了“观音菩萨”。各种佛寺里的观音像或许各有不同,但任何观音殿里你必然会看到“慈航普渡”四字,而“慈航普渡”是指慈航道人,乃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慈航先习道而后入佛。所以搞了半天,观音菩萨又称观音大士,依旧是源自道教。

相对于印传佛教的“男权主义”,道教供奉的女神仙可不少,都称为“元君”。“慈航道人”的全称是“慈航圣母普渡元君”,其地位并不是最高的。道教有“四大圣母元君”,分别是:

金母元君(王母娘娘)、碧霞元君(泰山娘娘)、斗姆元君(传说周御王的爱妃)和紫虚元君(魏华存,晋代女道士)。

在钦赐仰殿中供奉的“女神”有六位,分别是:

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即“妈祖”),眼光圣母明目元君,子孙圣母广嗣元君,慈航圣母普渡元君,催生圣母保幼元君和碧霞元君。你会发现道教的神仙分工非常细,广嗣元君负责“送子”,又叫“送子娘娘”;慈航圣母即观音大士负责救众生脱离苦难;保幼元君负责催生助产、保佑母子平安的。到了佛教寺庙里,这些“工作”都交给了“观音菩萨”来负责。

左为“妈祖”右为“眼光圣母”

六位“女神”中地位最高的就是“碧霞元君”,全称是

“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她是东岳大帝(泰山神)的女儿,负责照察人间善恶、保佑妇女、儿童和婚姻等。而钦赐仰殿的“主神”——泰山神,就是在《论语》中“季氏旅于泰山”去祭拜的“泰山神”。而作为鲁国(山东)最高的泰山,泰山神自然是最大的神了,泰山又是“五岳”的“东岳”,故又称“东岳大帝”。这背后多少有些儒家文化的影子。

游览完钦赐仰殿,和一位道观的负责人闲聊了几句,解开了不少疑惑。佛教是提倡“出家”修行的,如此势必要和原本的家庭和亲族关系进行切割,这就有违儒家长久以来主张的“孝道”。作为一种外来的教派,如果得不到当地普罗大众的认同,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无法兼容,就很难得到信奉了,所以在佛教寺庙中为何有这么多从道教搬过去的“神”也就很好理解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