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还是上进?我,选上香!_寺庙_年轻人_灵隐寺

本文作者:

版式设计:而漪

周末,你去哪儿玩了?

周末,你打算去哪儿玩?

如果,这个问题,你问的是Z世代的年轻人的话,也许他们的回答会是——寺庙。

早上7点,在灵隐寺排队两小时的,是年轻人。

雍和宫,4.5万人一起摩肩接踵的大部分,是年轻人。

在广仁寺的门口,那近一公里的长队里,几乎都是年轻人。

寺庙,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下年轻人们最为青睐的目的地之一。而这个转变,似乎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有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这四年间,“寺庙”这个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长了368倍。

今年以来,截至3月16日,“寺庙”的搜索指数和综合指数增长迅速,分别同比增长了586.81% 和351.06%。同时,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近50%。

展开全文

要说年轻人中意的寺庙名单里,少不了灵隐寺、普陀山、寒山寺、雍和宫、佛光寺、白马寺等名山古刹。

那些在上班和上进之间纠结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最后选择了上香?

1

打卡圣地&实体锦鲤

年轻人的新兴社交货币

如果要问,为什么寺庙会吸引那么多年轻人的目光,其实,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不同地方的寺庙,有着不同的特色。

那些或自然、或人文的打卡点,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在网络上的新社交货币。

杭州的法喜寺,那棵一年“营业”6天、“芳龄”500岁的玉兰花,它的“倩影”,足以让你在朋友圈收获好多个赞。

万一错过了花期,也没有关系,寺里那个经典拍照位,也值得你去排一排队。

看完了杭州的玉兰,就去南京的鸡鸣寺看一看樱花。一阵风吹过,花瓣掉落的姿势似乎都有着神秘的禅意。

既然已经到南京了,那么就再去一趟灵谷寺吧!就为了“偶遇”那位帅气的网红法师哦!

而苏州的西园寺,比起寒山寺无疑更能讨年轻人们的欢心。

撸一撸猫、喂一喂鸽子,再看一看池子里的大王八。要是对自己的字有自信,还可以安安静静地抄抄经,要知道,这样的项目,可不是每个寺庙都能提供。

还有南京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大报恩寺。

那些用高科技打造出的场景,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完全颠覆了你对传统寺庙的认知。

对了,除了普通年轻人,年轻的明星们,也不乏寺庙爱好者。像欧阳娜娜,就已经好几次被目击出现在灵隐寺啦!讲真,在黄色墙壁前拍照的娜比,就连路人生图也很好看呢!

要知道,除了景色好看、能出片之外,和别的旅游景点不同的是,在寺庙,你还可以许愿。

北京植物园中的卧佛寺,因为谐音“offer”而在年轻人中顺利出圈。

拿到offer,不过是无数在菩萨面前叩拜的年轻人的心愿中很小一部分而已。

在百度搜索“求财求事业去哪个寺庙”,你会收获16,100,000个结果。

每年的升学季、考公季、考研季、毕业求职季,都是各路菩萨收获无数来自年轻人香火的高峰期。

上二楼都要坐电梯的那些娇弱无力的年轻人们,为了“天下第一财神庙”,可以一口气爬上北高峰的山巅。难怪有网友戏称:“我们这一代主打就是一个真诚,先感动自己再感动上天。”

而“姻缘殿爱答不理,财神殿长跪不起。”几乎成为了现在年轻人们逛寺庙的奇景之一。

毕竟和收获梦想中的财富、事业相比,不过是三柱清香、几个跪拜,这样看来,求菩萨的“门槛”真的不高。

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想去寺庙求个签、许个愿了。

这和当年被疯狂转发的“杨超越”没什么区别,寺庙作为“实体锦鲤”,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无数人的现实难题。

“主要是知道靠自己没有用,只能靠神了!”

拜拜的时候,都很虔诚,有的在出门之前,还会仔细查攻略,注意要哪只脚先跨进门槛,才会灵验。但大家似乎也都对于麻烦菩萨这件事情有着清醒的认知。有好的结果,那就是惊喜,要是并不如意,那也是因为菩萨太忙了,没顾得上。

这还真的不是所谓的迷信或者单纯的依靠玄学,倒像是臆想中的树洞,或者无形的“心理安慰剂”。

在钟声里、在烟火中,在一次次与佛像的对视里,焦虑被舒缓了、压力被释放了。

来一趟寺庙,仿佛进行了一次心灵SPA,休憩过后,又可以再度满血复活。

2

琳琅周边&“慈杯”咖啡

年轻人爱的我佛很清楚

去寺庙,除了拜拜拜之外,还能做什么?

当然就是买买买了!

之前有这么一句话很有代表性:能让当代年轻人服软下跪的,只有雍和宫;而能让他们不愠不燥排队2小时的,只有雍和宫法物流通处。

雍和宫的香灰琉璃手串,三四百一串,仅仅淘宝上的官方旗舰店,一个月就售出好几千串。而更多的,则是被年轻人们在线下“请”回了家。

而要说灵隐寺的法物流通处,最受欢迎的就是十八籽串,几十块的价格,比起琉璃手串实在是亲民太多。

是的,法物流通处,这个听起来一点不洋气的名字,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去寺庙的必到打卡地。

从0.1分的手写祝福纸,到几十块的包包、挂件、护身符,再到几百块的手串、佛珠,乃至于上千块的各种质地的佛像,你都能在各个寺庙的法物流通处找到。

丰俭随人,无论是自己想要个纪念品,还是想给家人朋友带个伴手礼,法物流通处都能满足你。不但有实用价值,还能拍照发圈,几乎每个来逛寺庙的年轻人,都会在这里慷慨解囊。

对了,灵隐寺的法物流通处还个个都贴着“十八籽手串不限购”的告示,就是为了打击那些贩卖焦虑、加价“代请”的二道贩子。

据《每日人物》报道,这两年,托人代请法物的客户已经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变成了年轻人们。哪怕无法亲身而至,也想要沾沾福运,这正契合了Z世代追求精神满足的消费观念。

而迎合当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除了法物流通处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开在寺庙里的咖啡馆。

去年杭州永福寺的那一杯“慈杯咖啡”刚刚面世,就引来了不少年轻人前去打卡。

在这里,不但可以喝到各种契合寺庙环境、名目独特的咖啡(只是名字独特,其实还是美式、拿铁那些老面孔),还能抽个“随缘”盲盒。可见,年轻人喜欢什么套路,我佛还是很清楚的。

咖啡好不好喝暂且不论,但“慈杯”在手,拍照我有啊!

今年,除了永福寺,像财神庙、径山寺、法喜寺等杭州的寺庙,都纷纷出现了寺庙主题的咖啡。未必都是开在寺庙里面的,但套路和类型都很类似。它们的出现,无疑补齐了年轻人寺庙游,有关“喝”的那一环。

也正是有这样有趣的咖啡的出现,使得年轻人们的寺庙之旅,从物质到精神,从视觉到味觉,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身心舒畅,也许才是当下寺庙能给予年轻人们的最大支持了。

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上香的年轻人,终于发现,原来寺庙真的是个好地方。

与此同时,与时俱进的寺庙景区们,也成为了这一波“佛系”寺庙游的受益者。多元化的商业活动、沉浸式的体验,曾经靠佛法感召来维持运营的寺庙们,终于发现,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寺庙也是属于年轻人的。

南京鸡鸣寺,除了供奉菩萨的大殿,甚至还有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馆、国学班等。

无论是作为休闲娱乐的旅游景点,还是缓解精神内耗的灵丹妙药,今天的寺庙,对于年轻人们来说,都已经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毕竟求人和求己都太累了,还是去求佛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