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通史(上)】-094- (印度)如是我闻-七叶窟雨季_结集_大乘_阿难

【感谢】

佛教通史(上)系列课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安瑞】及 群友团队 整理、校对提供。

群友团队名单如下:

【安瑞】、周志华、恒审、兰花草、双林居士、王增惠、厚朴、陈贞云、Edward、MI8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8-3-30

佛教史上有过多次结集……就是,我们也说——集结。但第一次结集最为重要!结集所成,后世一般称为“三藏”,就是——经、律、论。我们说结集是以阿难诵出为形式的,但是并不是说——阿难,你上去背,背完了就是你说的。它是有模式的,分前后两步。

第一步,叫——以问启答式。就是——先由人提问,然后由阿难回答。比如,摩诃迦叶问阿难——佛修妒路初从何处说?阿难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原文:佛修妒路初从何处说?阿难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柰仙人住处鹿林中……】等等等等。这样儿,在阿难这个诵出的过程里,佛陀说法的诵出者……那,就“如是我闻”,这不就阿难——诵出者;说法者佛——佛;时间;地点;闻法者;说法内容……就都清楚明了了。这就成为早期佛经的定式,叫——诵出教说定式。就是——先问后答,诵出教说。第一次结集的律藏,优婆离诵的也是这种程序。这是结集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审定步骤,或者说——确认步骤。就是,不是说——你阿难诵出了……那你要瞎诵怎么办?你把自己的私货夹进去了怎么办?它这个模式,很象咿厮蘭教的“圣训结集”……就,咿厮蘭教有一本儿根本经叫《咕蘭經》,还有就是墨罕墨㯖日常说过的话,日常说过的话呢,叫“圣训”。所谓圣训,也是这种结集审定过程。

审定过程是这样的——当阿难诵出以后,大迦叶就要挨个儿地问……从谁开始问?当然是从五比丘开始问啦!就是……第一批得道的阿若憍陈如开始问。

(迦叶)说——如阿难所说尔不?就是——阿难说得对不对啊?

答——尔,长老大迦叶,我亦如是知。就是说——是的,嗯……长老大迦叶,我是……我也是这么听到的。如阿难所说。

展开全文

然后,次问长老均陀,次问十力迦叶……然后,次第问至五百罗汉!啊,这个就很严肃啦!从阿若憍陈如开始,一直把五百罗汉全部问遍了,说——是如阿难所说不?这样,你阿难,你想夹自己的私货,这事儿就没戏了。就是说——阿难诵出的这个东西,其它五百弟子都听到过,那这个就……《阿含经》的集结就很严肃啦!就是,可以说——基本上百分之百确定就是佛说了!因为,五百人都点头了……这件事情。

审定过程的要求是非常谨慎的!这个就是说——结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结集的……就是,结集之后它这个审定过程、确认过程,是非常谨慎的。

对于审定过程的人,第一,是要有资格要求。你看——第一次结集的这些所有的结集众都是阿罗汉……他是有资格的啊!不是你……谁都说“哦,我听过佛说”……你听没听过啊?对吧!这些人都是佛陀的亲传弟子,甚至很多都是佛陀的常随弟子——嗯,五百众!这样儿,就保证了审定者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和代表性。

第二,就是要有数量要求。你不能说——阿难,你诵出一个。嗯……憍陈如说“我听过”……啊,前五个听过,后四百九十五个都没有听过……那,这事儿就不靠谱儿了。

就是说——审定的过程,既要有资格要求,又要有数量要求。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次结集最重要、最可靠!就是……是最根本“佛说”。

关于结集用的语言,我们在“佛教十五讲”里说过,我们就不说了。

结集所成的经藏、律藏……就这七个月,数量很大!内容很复杂!这个,大家可以想啊——这么大的数量,这要背诵下来……那,记忆就是非常难的!所以,在佛教里……就是佛教教众里,有一类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他们的特点就是特别能背诵,叫“忆持经法”,就是……这一类人才就是专门忆持经法的……就,专门背诵经的!嗯,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能力。而这一类人又叫“诵经者”,你看这是很显然的!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多闻者”。所以,在佛教里说到“多闻”,“多闻”就是能背的意思。

关于能背戒律的……背经的人叫“多闻”……背戒律的人叫“持律者”。中国的四部《阿含经》翻译,实际都是靠这种“多闻”者背诵出来的。

在这个阶段,根据不确定的资料……就是,第一次大集结——王舍城结集,同时还有一次结集,这次结集在教史上不被人注意,但非常重要!这也是后来引出大乘经教开始就存在结集的这种可能性。根据后来中国的翻译家,就是真谛、玄奘的记述,说——在迦叶召集五百罗汉进行第一次结集的时候……他们在七叶窟嘛,在七叶窟西四十里,有数百千人结集。这数百千人是以谁为首的呢?叫婆师婆【又作:婆师波】为首的。

婆师婆和迦叶同时进行了结集,这次结集又叫“窟外结集”,或者“大众部结集”。这是有别于迦叶主持的窟内结集的!窟内结集又叫“上座部结集”。

所谓窟外结集,也都是佛弟子,而且圣、凡都有!并不是说——嗯……这个,他们都是这个“凡”,圣者、阿罗汉都在窟内?不!窟外结集也有阿罗汉,也有圣者。之所以它区别于窟内结集,因为窟内都是长老、阿罗汉!但窟外呢?有长老也有普通佛弟子。

但这一次,窟内的上座部和窟外的大众部,和后来部派时期称呼的“大众部”与“上座部”是不同的。因为这一次,就是我们说——连阿难这种资格,迦叶都否认他有结集资格,然后,他都要(加行)修成阿罗汉果,才可以参加结集!但是,佛陀弘法四十五年,有很多人听过佛陀的教法,也有一些阿罗汉可能就没有受到迦叶的许可……你就不允许别人结集啦?别人可能也听过很多“佛说”,这个……他们也有结集的资格呀!只不过没有你的这个、这个……这个资格这么正而已。

第一次,五百上座所结集的是经、律、藏;而第一次窟外结集的,就包括了阿毗达摩藏、禁咒藏。部派佛教最早的理论分歧,很可能就是这次窟外结集来的。嗯,大家理解了吗?就是说——因为迦叶选择结集的人非常地严格,所以,有一些听过佛说的人,他们就在窟外进行了结集——这个,也可能是“佛说”……嗯,也可能会有一点儿资质上的问题,但是,当时佛去世不久,所以说——也是可靠的!所以,他们的结集也是“佛说”!这就是后来部派和大乘最早追溯自己的理论根源,就是这次窟外结集。

虽然,窟外结集这种说法在很多这个典籍里可以见到,包括真谛大师、玄奘大师的说法,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学界的正式认可。但是,我们要从这个事情的情理上分,是完全可能的!甚至说——应该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摩诃迦叶的结集,他是倾向于苦行……呐,他是头陀行第一嘛!倾向于苦行,是较为保守的上座派发起的。

那么,在僧团中……你看——“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一千多人,这还是常随,还有外地传法的弟子,只挑了五百个,那剩下的人在哪儿呢?很可能,剩下的就是一些异见长老,已经被迦叶排除在外了!嗯……这是我们说——以长老婆师婆为首的。因为有一些长老,他本身就具有较为自由的倾向,不是注重佛的原话,他比较注重佛的意义和发挥……就是佛的发挥,具有随俗传法的一面,所以就结集了“阿毗达摩藏”即“论藏”,以及“禁咒藏”。“禁咒藏”那就是非常贴近民间呐……需要用咒语治病啊、驱邪啊!这完全可以理解。而“论藏”这种形式,就是从窟外结集开始的。

以窟外结集为标志,说明——部派佛教的分裂,已经产生了萌芽了!

第一次结集,其实涉及的应该都说是小乘部结集。那大乘部的结集在什么时候儿呢?大乘兴起以后,在大乘的典籍里,也记载过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就已经结集了大乘藏……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根据《大智度论》记载,就是——大乘藏,实际是文殊、弥勒在阿难之后……阿难灭后,才开始集结,但没有说明具体的地点。按照大乘自己的立场——佛陀在弘法宣教的时候,实际已经隐传了大乘的菩提道。所以,追溯说——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出现了大乘结集是无可非议的!呐,如果要追溯,就要追溯到这次窟外结集。

到佛灭百年以后……我们想——第一次结集完了……大家注意啊……第一次结集完了之后,没有文字,仍然是背诵。又过一百年,对佛经经教的背诵、诵持,尤其是“论说”,就是“阿毗达摩藏”……这个分歧就越来越大了!

根本分歧出现在“戒律”上!因为我们知道,第一代付法藏者——迦叶,是精严戒律的!但,第二代付法藏者——阿难,在世的时候,受到的非难就是“不持小小戒”!他在戒律上就不是很严肃……他追求的是智慧。所以,在戒律上的纷争就越来越强烈!最后,直接导致了影响僧团的稳定,令僧团长老就是……日益不安。

而佛灭百年之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叫“十事非法”。所以,“十事非法”发生的时候,直接引起了印度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又叫“吠舍离城结集”。参与这一次……第二次结集的,是上座比丘七百人!你看,又是长老!又称——七百结集。

第二次结集理由是“十事非法”……就是十件事儿,但实际上,核心是一件事儿!就是——导致它的直接原因,是关于乞金钱是否非法?就是……这个十件事儿里,最重要一件事儿,就是——要钱是不是合法?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佛灭之后呢,佛教是顺恒河流域展开传播的——西方是恒河中、上游,婆罗门教盛行,在婆罗门教盛行之地呢,风气保守,基本上都是上座部弟子;恒河下游呢,是东方,沙门思潮发源地,思想比较开放。所以,在第二次集结的时候,这两方……就以地域为核心的两方,就形成了不同的对戒律的态度,非常鲜明。他们就在这个吠舍离城,西方僧团与东方僧团就展开了这次大辩论!尤其涉及到钱的问题!

为什么会涉及到钱的问题呢?这是因为——恒河中、下游一带,它已经不是……就是,它是城市文明了!农业文明你只涉及到乞食,但是如果是商业文明,大家没那么多粮食……拿钱换粮食,对吧?所以就涉及到乞钱问题。

所谓“十事”,实际是东方僧团定的“小小戒”,这“十事”在西方僧团就引起了争论!尤其是当这“十事”传到西方僧团的上座长老耶舍那里,耶舍意识到——这“十事”看着虽小,但是性质严重!这个耶舍是西方僧团里最具影响力的上座长老,他有一次游化到东方的吠舍离城,看见比丘竟然向众人乞钱!就是说——他们不是乞食,就直接要钱,要完钱再买吃的。

其实,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但是在当时,老百姓不理解这种行为,有的就不给钱——你们不是要饭么?给你们饭就行了。而且,有很多人就嘲讽这些沙门释子——你们这个……啊,你们、你们干这么点儿事儿,你们还想要钱?你们不就是弘弘法,你弘法还想要钱?因为恒河中、下游……就是东方地带,经济发达,城市文明,这市民都是有钱的,所以呢,在东方僧团里,乞钱代替乞食,就逐渐形成了风气!现在看寻常之极,但在当时,这属于新事物、新现象。它与佛陀教团乞食的传统是不符的。

然后,耶舍长老就告诉东方……这西方僧团的大长老,就告诉东方僧团的这些乞钱比丘,说——你这事儿是非法的!叫“非法求施”,不合戒律!因为,佛陀未曾开许——收金、银与钱。

耶舍判断了……就是,下了定论说乞钱这件事儿非法,就受到当时僧、俗的赞许!就是……当时大家都说——哎呀,啫!还是你有水平有戒律!但是,这激起了东方僧团极大的不满,尤其是跋耆族比丘……就是——你是落了好名声了,你不乞钱,我们这个地儿乞食乞不着啊!那你还让不让我们活了?于是,双方就开始了各自召集僧众展开辩论。

【资料】

【五藏】

佛教中五类经典,素旦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 ——【五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