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新旧版《倩女幽魂》,感到很扎心:33年,变的真是电影吗?_小倩_两人_一本

1987年,徐克和程小东要拍一个聊斋里的浪漫爱情故事。

消息放出去后,王祖贤两次主动向徐克和施南生自荐演聂小倩,在没被看好的情况下,塑造了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角色。

多次拒绝徐克邀请出演宁采臣的张国荣,电影上映后,还引领了好长一段时间的“书生”潮。

33年后,《倩女幽魂》的编剧阮继志,将故事再次改编,融合了第一部“小倩出嫁”、第二部“知秋一叶”、第三部“大战黑山老妖”的故事,成为全新的《倩女幽魂:人间情》。

“致敬经典”,显然是编剧阮继志的一种情怀。但对比新旧两个版本,才发现,这一次,阮继志变得现实和残酷了!

妖和人的故事,本质上就是世间普通男女的爱情

聂小倩的身份,比较特殊,但是,作为异族,她又是最接近人类的。

电影中,聂小倩说战乱中她被杀死,她爸暂时将她埋在一棵树下。后来他爸也死了,她的魂魄便被树妖姥姥控制,于是只能听命于姥姥,去干一些害人的事。

展开全文

所以,她可能是鬼魂,也有一些妖性,但更多的是曾经生而为人的秉性。

聂小倩和宁采臣第一次相遇,她也只是把他当做和从前她诱惑的普通男子一样,用自己的美貌和身材,主动去勾引。

但本质上,聂小倩和普通女孩是一样的。她一开始的主动,不过是她完成任务的方法而已,说白了,就是为了设下圈套而“演”出来的主动。

宁采臣知道她是妖之后,仍然放走了她。

虽然她嘴上说“这次放我走,我也不会感激你”,但从心里来说,从那一刻开始,她对宁采臣的印象,就完全不一样了。至少在她心里,“这个男人,和之前的那些,是不同的。”

哪个少女不怀春!遇到这样长得好看、又斯文、有善良、有君子的书生,过惯了毫无希望的生活,聂小倩的春心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于是,一出少女主动出击把“书生的被动变成主动”的好戏上演了,这个过程,和许多普通男女的追爱过程,并没有多大差别。

曾有人说,现在剩女这么多,要想嫁出去,真得用点“攻心计”。一开始,我不明白。但看回《倩女幽魂》,瞬间就懂了。

在聂小倩喜欢上宁采臣之后,她是怎么“攻心”的呢?从武力值来说,聂小倩当然比宁采臣高很多,但两人在一起,她一直在示弱。

比如,两人遇到蛇,聂小倩马山就表现出自己的害怕,一直“瘫”在宁采臣身上。

宁采臣这时候表现出自己勇敢的一面,即使害怕,但在柔弱美女面前,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当然,最终还是聂小倩搞定了那蛇,但她是挡住了宁采臣的目光,从背后用功力把蛇打死。

而在新版中,聂小倩即使开始喜欢上宁采臣,即使也主动走到他身边,但显然,已经不会像1987年电影中那样欲拒还迎。或许,这就是现实的写照。

爱情变得更速成,作为女孩,我已经走到你面前了,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干脆利落。

“书生美女”的故事中,为什么“宁采臣”更讨喜?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书生遇到美女”这样类型的故事还真不少。一样的开头,结局却各不同。

美女,不管是妖、鬼,还是普通的仗义女子、富家女子,她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情深”。而且,在传统观念中,“嫁个好人家”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只不过,全身心付出了,未必遇到的就是“有情郎”了。2023版《倩女幽魂:人间情》里,聂小倩的闺蜜双双,有一句话说得难听,却又很现实:一旦你没有了价值,他们就会将你一脚踢开。

哪怕是像《白娘子永震雷峰塔》里的白素贞,给了许宣一个家,为他生孩子,还帮他把事业做起来。到头来,她为他被永震雷峰塔下,他还是听信了法海的话,还是怕被吞个干净。

杜十娘自掏腰包给李甲去把自己赎出来,谁知道回乡路上,李甲转手以高价将她卖给孙富。一怒之下,杜十娘将百宝箱里的钱财全扔到江丽,自己也投江了。

相比之下,宁采臣显得有情有义多了。若说两人爱情的困境,宁采臣一点也没比其他人容易。他面对的是武力值爆棚的千年老妖,在一次次被聂小倩赶走后,他还是又跑回来了。

在这方面,聂小倩比其他女人幸运多了。

原小说中,聂小倩最后嫁给了宁采臣,生了个儿子。宁采臣后来还纳了妾,也生了个儿子。但一开始就想要“浪漫情感的东西”的徐克,自然不会沿用原小说那样大团圆的结局。

他把两人安排在这样一个“充满凶险又随时生离死别”的极致环境中,让两人不顾一切地去相爱,跨越种族、跨越生死,这才是他想要的浪漫。

也恰恰是因为没有了俗世的烟火气,宁采臣在这样一个极致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决,才让这个形象更让人喜爱。

实际上,那些久远的传说故事中,早就告诉大家:爱情中充满变数。但为何到了今天,依然要拍一个“为爱奋不顾身”的故事?因为,这本来就是人类天性中对于美好感情的向往,也许现实中变得很少了,但人们的渴望,从不会少。

聂小倩的“画”和宁采臣的“护身符咒”,代表的是什么?

无论是新版还是老板,聂小倩的那副”画“,都是一个贯穿全剧的重要的引子。但在两部电影中,代表的含义,却发生了变化。

在老版中,宁采臣第一次在街边看到聂小倩的画像,他觉得很美,但没钱买。在见过了聂小倩本人并且有了钱后,他又跑回去买。可是,画不见了。

在回去的路上,他在丧礼仪仗队中,看到了聂小倩拿着那副画,表情很郑重,像是完成某种仪式。至此,画和聂小倩统一了。

之后,聂小倩的每一次离开,画都留给了宁采臣,就好像即使她不在了,只要画在,就代表她未曾离开。

新版里,画像从一开始就直接跑到宁采臣面前,但它最大的功能是,为聂小倩提供一个受庇护的地方,可以躲避危险,可以放心疗伤。聂小倩入了转妖轮后,画也不见了。

多年以后,路过此地,宁采臣还一直在画摊上寻找那副画。画是找不到了,但见到了一个神似聂小倩的背影,至于是不是她,电影留了个悬念。

人在画在,人消失了画也不见了。宁采臣曾经遇到过的这段爱情,到底只是他的虚幻想象,还是真实存在过?没有了“凭据”,也没有定论。或许,美好的爱情,从来都只是存在自己的想象中。

而给宁采臣的东西,在新旧电影里不一样,但最终目的,却是一样的。

老版里,宁采臣一开始是衣服印上了符箓,后来燕赤霞给了他一本《金刚经》。而新版里,燕赤霞从一开始就给了他一本《伏妖咒》。

衣服印上符箓,是意外,但这个无意之举却在一开始保护了他。在他和聂小倩有感情后,燕赤霞给了他一本《金刚经》,并说:”你要记住,心静有佛。“

曾有人说“佛教如同药”,或许,在燕赤霞看来,宁采臣对聂小倩的痴迷是一种病。所以,他给了他《金刚经》,如同给了他药,希望他能从这种痴迷中将自己解救出来,不再心心念念着聂小倩。

新版中,贯穿始终的,只有一本虚构的《伏妖咒》。正如书名,这本书一开始保护宁采臣不被妖伤害,后来又成为燕赤霞打败黑山老妖的关键,最后聂小倩因为去捡这本书最终离开转生去了。

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最终的结果,都是聂小倩离开了。无论这段感情多么刻骨铭心,多么荡气回肠,人和妖始终有别,必须要离开,才是走回人间正道。

无论是聂小倩的“画”,还是宁采臣从前的“符箓印+金刚经”变成了一本虚构的“伏妖咒”,这些关键道具的寓意,变得更加干脆、更加决绝。

当年,徐克找到程小东的时候,说:“现在的电影没有表现男女之间浪漫的感情剧,我们来拍一个爱情故事。”

正是因为坚守了他理想中的爱情的浪漫,才有了这么一个即使已经过了几十年的故事,依然让人感动。

而不管过了多少年,不管讲的是谁的爱情,男女之间的感情探讨,从来都不会过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