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之《扼虎救亲》,百事孝为先!_猛虎_沁阳市_父亲

元代著名学者、大孝子郭居敬编撰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其中第十九首诗歌《扼虎救亲》,描述的是杨香不畏死亡,拼命从虎口中救下父亲的事迹。

“杨香,年十四,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搤持虎颈,虎靡然而逝。父因得免于害。有诗为颂,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晋朝时期,十四岁的杨香跟随父亲杨丰去田里采粟,突然窜出一头斑斓猛虎,叼住杨香的父亲。

杨香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拼命冲向猛虎,扼住猛虎的喉咙,猛虎被活活掐死,父亲因此得救。

其实,早于元朝的南北朝时期,杨香的性别为女子已成定论。

南朝宋官员刘敬叔编撰的《异苑》记载:

“顺阳南乡县杨丰与息女香于田获粟,父为虎噬,香年甫十四,手无寸刀,乃扼虎领,丰因获免。香以诚孝致感,猛兽为之逡巡。太守平昌盂肇之赐资谷,旌其门闾焉。”

展开全文

杨氏父女为顺阳南乡县(今属河南沁阳市东南,一说淅川县)人,杨香扼住老虎的喉咙,迫使老虎松口放下了她的父亲。

杨香的大义凛然,吓得老虎徘徊不前,这段记载是比较符合史实的,十四岁的女孩子掐死老虎显然是太夸张了。

在今天的河南沁阳市崇义镇有两个以杨香命名的村子,即前杨香村、后杨香村。

据说这里就是“杨香扼虎救亲”的遗址。

两个村庄的西北有一座古墓,当地人称作“杨香墓”。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出版的《沁阳县志》记载:“晋孝女杨香墓在城西南杨香村。”

杨香村虽然没有大山,但是村北数十里就是著名的太行山,村西有南山、北山二村,村东有东兰户(拦虎)村、西兰户(拦虎)、兰户(拦虎)铺三个村庄,这与史料记载猛虎下山觅食的情形十分吻合。

晋朝时期,沁河故道就在此处,当时水草茂盛,有虎豹猛兽出没是很自然的事情。

杨香扼虎救亲的事迹被官府举荐到朝廷,受到了皇帝的表彰和封赏。

郭居敬编撰《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一书流传甚广,杨香成为“二十四孝”故事中三位著名孝女之一。

宋朝时期,扼虎救亲的故事还被配上图画,刻成砖雕,广为流传。

这则小故事,肯定不是教后世的人们去模仿这种行为,而是希望能从中读出一些东西,尤其是隐藏在灵魂中,些许高尚的东西来。

特别是滋润那些小皇帝、小公主的内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