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玄奘的第一次会面,且看玄奘如何拍马屁_玄奘_太宗_大意

公元645年,中国历史上两位大人物第一次会面,主角是佛教史上最知名的玄奘以及唐朝最伟大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伟人的见面总让人产生遐想,都会在想这么伟大的人物见面的第一句话该说点啥惊天动地的呢?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唐太宗见面第一句就问玄奘“师去何不相报?(大意:法师去印度之前为何不报告官府?)”

唐太宗这么问牵扯到一个背景,那就是公元627年玄奘动身前往印度那年,唐太宗正准备跟突厥作战所以李世民下令封闭所有的关卡,没有官文通牒绝不可以通关前往西域等地。玄奘当初去西域那就是偷渡的行为,这是玄奘的原罪。如今唐太宗问起,此事可非同小可,回答的不好那掉脑袋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玄奘到底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他不急不缓的回答到“玄奘当去之时,已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大意:玄奘在离去之前,曾再三上表奏请,只是诚愿微浅,未能蒙恩允准。玄奘不胜求法之心急切,就私自出走,专擅之罪,深感惭惧)”。

玄奘首先表明自己是有过奏请的,并非唐太宗所说的“不相报”,只是未获官方批准。但官方没批准的责任不在官府,而是自己“诚愿微浅”,自己主动的承担责任。但为什么没有获得批准还要私行呢,那是因为“无任慕道之至”,是因为实在是太想求道了所以冒犯了天威,此后自己“唯深惭惧”云云。

唐太宗毕竟还是一位明君,他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唐太宗说“师出家与俗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朕甚嘉焉,亦不烦为愧。(大意:法师是出家人,已和尘俗脱离,然而能舍身求法,惠利苍生。朕极为赞许,法师不必烦恼惭疚。)”唐太宗一句话,说你(玄奘)是出家人嘛,不许通关的命令并不能要求你这位高僧,一句话饶恕了玄奘的同时又给自己保留了面子。随后唐太宗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疑问:“但念彼山川阻远,方俗异心,怪师能达也。(大意:只是想到这一路山高水远,风俗各异,奇怪法师竟能到达)”在一千多年前的那种条件下,玄奘仅凭一己之力能够到达印度这当然“怪师能达也”!

展开全文

请注意玄奘的回答,玄奘回复了很长的一段话,节引如下:“玄奘闻乘疾风者,造天池而非远;御龙舟者,涉江波而不难。自陛下握乾符,清四海;德笼九域,仁被八区。淳风扇炎景之南,圣威镇葱岭之外。所以戎夷君长,每见云翔之鸟自东来者,犹疑发于上国,敛躬而敬之……(大意:玄奘听说乘御疾风,造访天池也不算远;驾驭龙舟,涉渡 也不算难,自从陛下手握乾符,廓清四海;德治布于九州,仁政被于八方。淳朴之风扇至炎热的南方,圣德之威安定葱山之外的区域。所以戎夷的君长,每看见在空中翱翔的飞鸟从东方而来,犹且怀疑它是来自大唐上国,弯腰鞠躬向它表达敬意……)

玄奘“闻乘疾风……涉江波而不难”说的还算是哲理范围之内,有段时间好火的那句“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估计也就剽窃玄奘此话。但之后什么“自陛下……圣威镇葱岭之外”那基本就是替唐太宗吹牛皮。最搞笑的就是“所以戎夷君长,每见云翔之鸟自东来者,犹疑发于上国,敛躬而敬之”。一只从东边飞过来的鸟都能让一个戎夷的君长恭敬的向它行礼!能想象这样话是从“出家人不打诳语”的一位高僧嘴里说出来的么?

倒是李世民还算是一位谦虚的君主,他回了一句:“此自是师长者之言,朕何敢当也。(大意:这是法师客气的话,朕哪里敢当呢。)”

哈哈,读来不禁会心一笑!

唐太宗(图源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