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专题】你不知道的春节地理小知识,四海八方道年俗,天南地北论地理_经线_春节_春晚

你不知道的春节地理小知识

新的一年又来到啦!在这里祝大家虎虎生威,如虎添翼!在欢度春节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多关注公众号的文章,在寒假弯道超车!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传统节日,不仅代表着合家团圆,更是各地地理文化差异的丰富表现,各地的习俗其实与当地的地理背景是分不开的,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一、气候与春节习俗

中国幅员辽阔,全国南北差距大,不同的气候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的风俗民情和节日习俗。

①东北地区

在东北,东北人习惯把春节称作过“大年”。他们喜欢吃饺子,在腊八节的时候,就开始腌制泡腊八蒜,这是蘸饺子的一道必备佐料。过了腊八节,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杀猪,杀猪的时候,人们会把杀完猪的肥肉、血肠和酸菜一起放在大锅里炖,这是东北著名的 “杀猪菜”。由于东北纬度高,大陆性气候强,气候寒冷,所以在新年来一锅热乎乎的炖菜是最暖和的了!

展开全文

②北方地区

以山西为例,到了腊月,人们就开始打扫、煮南瓜、蒸年馍、炸油糕等,准备过年的美食,在大同地区,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中原地区,尤其山西更以煤炭出名,所以春节习俗与其地理特产密切相关。

③西南地区

以四川为例,腊八节过后就要准备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的腌腊品,一般是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大年30晚上放鞭炮,初一早上吃汤圆,初一至初三白天串门,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牛奶、酒、叶子烟(烟叶)等礼品。白天茶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评书等表演。还有就是灯会,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成了四川人过年不可缺少的“节目”。

四川位于低纬度,地处盆地,气候湿热,空气潮湿,食物易腐烂,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就想到了储存食物的另一种方法:腌制,腊肉、腊肠、腊鸡等,既美味也易于保存。同时湿热的气候也使四川人民以及西南地区的酷爱吃辣,以排除体内湿气为目的。

二、水文与春节习俗

各地的风俗习惯除了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外,还与当地的水文特征有关。例如北方人逛冰雕节,滑雪等,与北方冰天雪地的气候有关系的。例如哈尔滨每年过年都有冰雕节、冰雕会,由于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低温天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冰雕,同时,山区常年不融化的积雪以及得天独厚的地势优势,成为天然的滑雪场。

此外,春节联欢晚会的时间也蕴藏着地理知识:为什么每年的联欢晚会都是晚上八点开始呢?

小编答:这里的20:00指的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当北京时间20:00时,180°经线的地方时是24:00(即新一天的0点)。

日界线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日界线,即0时刻所在的经线,另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北京时间20:00时,180°经线和0时刻所在的经线重合,也就是说全球在那一刻是同一天。

三、春运

春运时每年一度的人口大规模迁移,它不仅牵动着数千游子归家的心,也藏着中国铁路交通运输系统越来越完善的奥秘,来看一道小题吧!相信你一定可以!

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显示,2021年春运返乡期全国总体迁徙规模大幅下降,迁徙规模指数较去年下降50%,较2019年下降47%。黑龙江、北京等十个省份降幅排名前十,均超过55%。各一线城市的迁徙情况亦然,在人口迁出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迁徙规模指数均较2020年农历同期大幅下降。但同时春节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成都、重庆等地域内出行强度高于过去两年,保持着较高活跃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运返乡是造成人口大规模迁移的重要原因,但是2021 年春运迁移规模却大幅度下降,其中主要原因是( )

A. 各产业部门春节加班不放假,导致从工人员无法还乡

B. 交通运输压力过大,限制春节期间人口流动

C. 国家“原地过年”的号召和政策

D. 随着经济发展,春节回家过年的思想有所转变

(2)2021年春节期间,部分城市市内出行强度较高,人流流向最可能的去处是( )

A. 学校 B. 医院 C. 公园 D. 工厂

(3)根据百度地图统计(下图),2021年春节还出现了下图中的十大热门迁出城市,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些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人们出行,导致春节期间迁出人口较多

B. 东部地区气候适宜,经济发达,人口分布集中

C. 东莞市、佛山市城市化速度较快,吸引人口迁入增多

D. 这些城市疫情防护工作得力,保证人民健康外出

答 案

1.C 2.C 3.C

解 析

(1)受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国家发出“原地过年”的号召,以减少大城市人口流动。人们响应这号召,回乡过年的人数大大减少,从而使城市春节期间,外迁人口规模大大减小,故C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2)由于响应号召留在原地过年的人口增多,春节不返乡,市内过年游玩忙,流向城市公园、旅游景点的人口增多,故C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3)图表中没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所以交通便利,不是这些城市今年春节期间迁出人口较多的原因,A项错误。图中成都市、西安市均位于西部地区,B项错误。从图示可知,东莞市、佛山市这些位于珠三角的城市都成为今年外迁人口较多,故C项正确。不是这些城市疫情防控工作做的得力,恰恰相反,面对较高比例的人员流动量,这些城市和地区的疫情防控难度相对较大,需做好全面、合理的防控部署,D项错误。故选C。

四海八方道年俗

天南地北论地理

春节

春节,是指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口头上称为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地区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习惯等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春节美食与习俗。

春节美食篇

南甜北咸

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较大,在过去,只有少量的蔬菜能过冬,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南方春夏闷热,冬季湿冷,人们从糖分中汲取热量,维持体温,而南方雨水多,光照足,为甘蔗等糖类作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永嘉南渡和宋室南迁,促进了糖的生产和普及。在技术、物质和环境的共同酝酿下,南方人养成了喜食甜食的习惯。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南圆北宵

在北方,有“滚”元宵一说,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寓意开年好兆头!

南方则是“包”汤圆,就像包饺子似的,把馅包到皮里。汤圆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元宵和汤圆最大的不同是,元宵是滚出来的,而汤圆是包出来的。

南糕北饺

饺子是北方人春节里必不可少的食物。饺子,取“ 更岁交子” 之意。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 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 的好兆头;为讨吉利,有的饺子中会包些糖块,预示着新年生活幸福,甜甜蜜蜜;有的在饺子里会放一枚洗干净的硬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预示着新年有财运。

饺子的原材料是小麦,有的人认为南方不种植小麦,其实这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南方是有种植冬麦的,一般在水稻播种的闲暇期种植。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南方人很少吃水饺呢?南方人虽然种植冬麦,但是南方环境过于潮湿,像面粉这样的食材容易霉变,很难保存下来,从北方运输价格又十分昂贵,于是南方人吃水饺的机会就比较少了。

好在南方水稻十分丰富,一年内可以丰收两三次,所以人们就用大米做成各种食材。于是,南方过年的时候会吃年糕,代表“年年高升”,年糕的样式也有很多,颜色也不少,特别是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金银财宝,寓意新年发财,财源滚滚。因为年糕的好寓意,南方人过年就会有吃年糕的习俗。

年俗娱乐篇

北方庙会

北方的庙会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现在基本上发展成为过年期间一个主要的吃喝玩乐的场所。庙会上常会有扭秧歌,踩高跷等表演活动。

山西点旺火

点旺火是山西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作为储煤大省,春节习俗也是独具特色。除夕这天,人们会用精心挑选的煤块在家门口垒起旺火,等到午夜时候点燃。旺火的尺寸可大可小,普通人家自己垒的旺火大多一尺高到半人高;最大的旺火可以垒将近十米高,需要耗费几十吨原煤。“ 点旺火” 又叫“ 发旺火” ,取“ 发财” 、“ 发达” 之义。谁家的旺火越旺,谁家的福气就越旺。旺火点燃后熊熊燃烧,火势旺盛,蔚为壮观,所以取其意叫旺火,预示着人们的运气也会一直旺盛。

如今出于环保考虑,这种巨大旺火基本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旺火—— 内部的灯光将旺火通体照得通红,顶部有红绸子,随着鼓风机呼呼上蹿。有的电子旺火甚至可以通过手机APP 控制火光亮度、颜色、还能发出燃烧时噼里啪啦的声响。简直比真旺火还栩栩如生,只是没了烈火的炽热。

东北赏冰灯

每逢新春佳节,全国各地大都有“闹花灯”的民俗,而在东北,人们“不闹花灯闹冰灯”。所谓冰灯,就是用冰制成的灯。其制法有冷冻和冰雕两类。冷冻,就是给不同形状的模具注满水,放在室外冻结,待模具中部的水尚未完全凝冻时便取回室内,将剩余的水倒出,取其冰壳,中间燃蜡烛,便成了冰灯。冰雕,就是用现成的冰块堆砌、雕刻,再经过灯光、装璜等,成为灯光映射的冰雕。在今天,农家仍会以桶盛水、置于户外来制作冰灯,人们在这种简易的冰灯上贴满红色的剪纸,烛火摇曳映出剪纸的轮廓,趣味十足。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每年吸引国内外的众多游客来此,参观主题丰富的冰雕作品,感受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园中现代机器冰雕、雪雕与传统冰灯交相辉映。得益于东北冬季严寒的气候,冰雕的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大,冰雕内嵌入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管,观赏性大大提高。大人与孩子们置身于巨大的冰宫殿之间、冰滑梯之上,欢呼声此起彼伏,节日气氛浓郁非凡。在东北风俗中,赏冰灯早已成为人们欢度春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南方舞龙灯

南方常有的舞龙灯也是一种庙会的形式,相当于一个流动的庙会,集“ 舞狮、舞龙、划彩船、跑竹马、鱼灯” 等为一体,一到过年就会有许多表演。

看春晚

自从 1983年春晚走进千家万户,收看春晚成为除夕之夜的“新民俗”。但相比南方人,北方人更爱看春晚。据统计,近些年的春晚收视率北方 60% 以上,南方在20% 以下。收视率最高在东北三省,收视率接近90% ,收视率最低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粤语、闽语区,低达3% 。

为何春晚收视率南北方差异大?首先是气候原因,冬季我国气温南高北低,南北差异大,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冬季晚上多在家吃饺子、唠嗑、看春晚;南方相对温暖,室外活动选择多;其次春晚节目上,春晚节目语言全部是普通话,并且语言类节目多,如戏剧、相声、小品等且多偏北方,南方代入感低,尤其是以岭南文化为核心的广东,以普通话为核心的央视《春晚》,很难让广东人提起兴趣。并且粤闽琼等南方省份老年人普通话普遍不太好,听不太懂普通话,这也是导致南方地区尤其粤闽琼地区春晚收视率极低的原因。

今天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已极大丰富,春晚早已不是除夕守岁,消遣娱乐的唯一选择。过去那种不到八点,便守在电视机旁的激动心情也在慢慢淡化,新生代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习惯互联网化的娱乐与生活。但对于看春晚长大的七零后、八零后以及老一辈的人来说,看春晚似乎已成为一种仪式,一种习惯,没有它总觉得少了些年味儿。

新春祝福篇

虽然南北方的过年方式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愿...... 艰难与失落的一切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而烟消云散,我们都将踏上新的征程,怀抱新的希望,迎接新的收获!

辞旧迎新,深情回眸。

过去一年终成过往!

2023,新年

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祝大家新年吉祥,幸福安康!

试题链接

请点击查看

央视春晚是所有中国人年夜共同期待的文化大餐, 2023年 1月 21日晚 8时兔年春晚将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拉开帷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英国伦敦( 0时区)华人华侨观看直播应选择的当地时间为

A. 20日 12时 B. 21日 0时

C. 21日 12时 D. 22日 0时

2.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

A. 1/3 B. 1/2

C. 2/3 D.全部

【答案】

1.C 2.D

【分析】

1.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为东 8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1小时;东 8区和 0时区相差 8个时区,区时相差 8小时;东时区的区时比 0时区的早,“早加晚减”; 21日晚 8时即 21日 20时。因此英国伦敦( 0时区)华人华侨观看直播应选择的当地时间为 21日 20时 -8=21日 12时。故 C正确, A、 B、 D错误。

2.将全球分在两个日期的界限为 180°经线和地方时为 0时的经线。 0时的经线以东至 180°经线为今天, 0时的经线以西至 180°经线为昨天。北京时间 21日晚 8时即 21日 20时,由此可知地方时为 0时的经线应是东 12区的中央经线,即 180°经线。故地方时为 0时的经线与 180°经线重合,即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全部。 D正确, A、 B、 C错误。

综合自龙城地理等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