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目录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
- 2012年最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电子书在哪有
- 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
-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的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七年级地理 教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目录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书育人也一样,需要谨慎地进行规划,沿着目标的方向,边实践边 反思 ,边反思边调整,从而落实计划,实现 教育 的梦想。
所以,鉴于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学习,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比较零碎。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 抽象思维 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也不排除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差异性较大。我们不仅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和 学习 方法 ,还要渗透培养地理素养,让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增长,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享受每一天的日久天长。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 文化 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 措施 :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 经验 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三、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0周,去掉两周的节假日,教学时间为18周,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2、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周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周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四周 地形图的判读
第五周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六周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七周 第一、二章复习
第八周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九周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第十周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第十一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十二周 第四章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第十三周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十四周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十五周 复习第三、四章
第十六周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第十七周 复习
第十八周 复习期末考试
四、作业设置及评价:
作业设置包括常规性作业和特色作业:
(一)常规性作业建设,常规型的作业主要为巩固和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服务。包括:
1.主要结合导学案使用和学校配发材料,要求学生每课时按时完成导学案并进行修正,完成必背双基内容的学习和背诵,并通过当堂训练进行检测和拓展活动。课后及时进行抽查和评定,旨在推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和修订,书写质量以正确率100%评定。过关加一分,不过关必须自找时间与教师沟通,并扣一分作为惩罚活动。
2.课外学习材料使用,要求学生每课时课前自学尝试完成,课后结合所学,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互动,书写质量以正确率80%以上予以肯定,过关加一分,不过关必须自找时间与教师沟通,并扣一分作为惩罚活动。
评价办法:
1.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参与情况等)进行及时评价和记载,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
2.参与课下调查、延伸活动的表现。
课堂辅助作业(如统一资料或小制作、小论文等按时上交,并正确率80%以上加一分),缺一次扣一分并补抄错题2遍)
3.平时作业的完成:掌握每课的基本知识的情况:导学案当堂完成及时修正,课后正确率100%,并完成知识梳理部分的背诵。课本重点图按要求做好简化和批注处理。(一下课检查,完成加一分,否则扣一分并当天放学留下补抄错题2遍)
4.每个单元综合练习的评价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均以考试的方式进行,85分及以上加2分,85分以下至60分加1分,60分以下扣一分,并补抄错题2遍。)(二)特色作业建设,主要针对课标要求的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渗透教育和评判。不仅推动学生参与活动学以致用,并通过展评,让每个学生体验学有所用,享受学习的过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人地观。鉴于教材安排和学期时间,活动安排如下:
1.制作简易的地球仪,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用 乒乓球 ,毛线等材料制作地球仪,主要突出经纬线的绘制,让学生对经纬线的特点有所观察体验,基本展示就算过关。
2.使用地球仪和台灯,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要求学生分组展示,边展示边讲清两者区分和特点,方向和现象说清就算过关。
3.能用水槽观察水流放水时的旋转和不同时期影子特点,以小论文方式解释,道理清晰,300字左右过关。
4.寻宝游戏比赛,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我校某一区域特点绘制地图,并批注相应藏宝地点,在一定的时间内依照其他组提供的藏宝图找到实物,地图三要素合理,规定时间小组完成寻宝任务过关。
5.根据教师提供的气候资料绘制某地区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并能说出依据进行分析评判,气候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判断,方法正确,结论正确算过关。
总之,本期教学贵在落实,重视在平实、扎实,真实的课堂中触及学生心底儿的渴望,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应用化,注意环环相扣,过关评价的常态化,最终让计划成为水到渠成的表达。
》》》下一页更多精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目录
七年级地理 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应该为伙伴关系,双方有共同的目的,并且为了此目的双方各自付出努力。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的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世界政治地图 世界地形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 工作 总结
因为工作的需要,地理老师的紧缺,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科的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一、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 教育 教学计划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内容是“地球和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希望该年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理学习的基本 方法 和基本技能,但由于我以前所教的科目不是地理,这一次是直接接触,而七年级的学生是刚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对“地理”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地理又是中考的会考科学,分数带入总分,所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间接了解,对他们的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 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为本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目录,明确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堂课的效果,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参与地理教学工作,第一次接触新的教材,对教材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 等方面把握不够,所以,为了备好一节课,不厌其烦地向同学科老师请教吸取他们的 经验 。
(二)、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
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炼,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三)、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
每一个班级有六十多位学生,每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但我觉得是一种使命,深感责任之重,因为作业是体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对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我都给他们以很好的鼓励表扬,对完成得不好的学生,我不是打“x”完事,而是在旁边给予正确的解答。在课堂上还进行讲评,这样作业便成为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得他们认识到作业不能敷衍了事。
(四)、积极参加校本研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
七年级地理 教材目录中的内容有丰富的 文化 价值与 教育 价值。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目录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初一上学期地理 教学 工作 总结
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有得也有失。在担任初一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 教学 方法 ,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组织学生自创地理 手抄报 、画地理事物轮廓图等,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七年级上册地理,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的特点,我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教学中都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帮辅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帮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帮辅力度。对后进生的帮辅,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课后 反思 不够及时,对个别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督促不够,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相关 文章 :
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目录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3.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目录
4. 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5.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2012年最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电子书在哪有
中国儿童资源网上有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网
http://www.pep.com.cn/czdl/jszx/tbjxzy/dzkb/qs/,请采纳,谢谢!
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
学习犹如登山,有的人则注重最终目标,有的人则注重前进的过程,不论哪种,都有其各自丰富的内涵,无孰优孰劣之分,只要你觉得适合即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配上实例(课本37、38页活动题)
1.自然因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内容、依据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依据:大洲轮廓线的相似性(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连续性
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重点,以下内容要完全掌握)
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四、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五、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①红海不断扩张、②地中海不断缩小、③阿尔卑斯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⑥日本、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形成的原因
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组成,落基山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撞击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撞击形成的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我国西南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东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习题
1.“沧海桑田”这个 成语 说明了( )
A.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B.农田不能变成大海,大海可变成农田
C.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D.陆地和海洋是永远不变的
2.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生物化石,这说明( )
①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
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
③地壳发生了变动
④人为遗弃海洋生物于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极地地区发现煤田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海浪拍击海岸
4.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转化而来的,科学家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分布有巨大的煤田。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南极大陆很久以前气候非常温暖
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地带,森林茂密,后来漂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C.南极大陆的煤不是由植物转化而来的
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地带漂移了
5.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的说法是( )
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
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
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
D.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
6.下列观点中,不属于板块构造学说观点的是(
)A.地表海陆分布自古不变
B.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
C.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
D.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7.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地中海可能消失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蒸发强烈
B.板块张裂
C.板块碰撞,发生挤压
D.填海造陆
8.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与环太平洋地带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阿尔卑斯山脉——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完成第9~10题。
9.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0.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
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
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1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板块名称。
A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雅安位于图中“▲”地,雅安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答案与解析夯基达
标1.C
2.C
3.D
4.B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的影响。南极大陆分布有丰富的煤炭,说明该地区原来位于较低的纬度,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后来由于慢慢漂移才到了现在的位置。
5.C
6.A
7.C
8.D培优促能
9.A
10.D
11.答案 (1)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2)亚欧 印度洋
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相关 文章 :
★ 初一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设计大全
★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
★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点
★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 初一地理上册内容这样记
★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 初一的地理主要背什么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的划分: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3.经线和经度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半圆状;B.长度:相等;C.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0度和180度除外)
(5)几条特殊经线:
A、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B、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过0度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过180度到160°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
(切记:经度在0°--20°在东半球;160°——180°在西半球。经度在20°—160,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C、所有的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的纬线互相平行。
4.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是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经纬网的判读步骤:
A:一般经纬网的判读:
步骤一:分清经线和纬线
步骤二:确定经纬度
确定纬度的 方法 :
1、赤道以北是北纬,字母代号是N;赤道以南是南纬,字母代号是S
2、纬度数向南增加为南纬,向北增加为北纬
确定经度的方法:
1、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字母代号E;以西是西经,字母代号W
2、经度数向右增加为东经,向左增加为西经
B、有极点的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1)首先,确定南极还是北极。(方法:根据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地图中明显的标志,如:S或N;南、北极圈;)
(2)其次,分清经线和纬线。(通过极点成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封闭圆圈是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判断东西经。(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递增的为东经度,度数递减的是西经度。)
C、 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
(1)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东、西”之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前者为东,后者为西。
(2)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南北”之分。离北极近的在北方,离南极近的在南方。
(3)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首先应该找一个参照点,这个点与其中一个点在同一条经线上,与另外一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再判断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地球公转知识点:
(1)北半球的节气: 春分 日(3.21); 夏至 (6.22); 秋分 日(9.23); 冬至 (12.22)。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四季变化。
(3)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①地球公转至夏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球公转至冬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②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 北半球,从秋分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 南半球
③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 南 移动 ;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 北 移动
(4)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 现象,南极圈内有 极夜 现象;
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内有极夜 现象,南极圈内有 极昼现象;
③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春分到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从秋分到春分,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3.地球上五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
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
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五带的特点: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三、地图的阅读:
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④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2)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采用“平移指向标”法。如图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走向,BC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1.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
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四、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等高线与等深线: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线同高”“同图同距”
①判断地势高低:数值大,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海拔低,地势低。
②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等高线的稀疏,坡度缓。
③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叫分水线或者分水岭)
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叫集水线)
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等高线重合处,用“(示坡线)”符号表示
(3)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4)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相关 文章 :
★ 7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点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 部编人教版初中地理初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 7年级地理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的目录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 。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候的分布、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人口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后面是附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