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引领教研 学教共促成长 —— 赣州三中地理教研组特色工作纪要_地理_老师_教师

为了践行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赣州市第三中学地理教研组认真落实学校及市教科所的工作要求,不断充实教研活动内容,落实“三新”目标,在全体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教研活动务实高效。

一、定计划、领教研

地理教研之船在新高考的大海里航行,必然需要指路的罗盘。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应该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步骤。开学之初,地理组就制定了本学年的工作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年级教学计划及目标;加强集体教研和备课,落实大单元备课和教学策略;加强组内听课评课,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提高课堂效率;做好每周的教研反馈,开展好主题教研,让工作精细化和标准化。

二、重学习、谋发展

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从教行为。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成为每个老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校地理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组内多位老师先后参加了省级或市级的“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会。通过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聆听专家讲座,网络培训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充分领悟“三新”改革内容,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此外,多位教师还积极参加市直中学以及章贡区名师工作室活动,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共同成长,构建教研共同体。

组内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学习渠道,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从而为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罗若春老师参加2022年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省级培训。温燕萍老师参加赣州普通高中地理教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会。黄维媛等老师积极参与市直中学高中地理活动。詹庆富、梁彩虹等老师主动参与中心城区、章贡区、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吴华章老师主动承担中心城区教研活动的同课异构。

三、重比赛、促成长

参与省市级地理各项比赛,不仅能促进参赛教师个人成长,也能提升团队凝聚力。比赛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风采,也体现了教研组团队的实力。地理组老师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得喜人成绩。

展开全文

在江西省优质资源课例现场展示活动中,钟林林老师、陈淼老师均荣获了省一等奖。邓永玖、刘舒窈老师在初中地理新课程评价作业设计评比活动中荣获市一等奖。陈东升老师参加赣州三中“领航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竞赛。

四、重常规、提质量

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升离不开日常教学常规工作的有序、高质量的开展,离不开初、高中各备课组集体智慧,更离不开每一位地理老师的有效落实。

地理教研组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在备课组内开展教学研讨,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教研组积极推进组内公开课,使得这一活动常态化。除此之外,为了帮助新教师的成长,对新教师课堂进行诊断,挖掘闪光点,找短板,从而帮助新教师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基本功。在明确评课议课规范与要求的基础上,课后各位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积极展开展评课活动,肯定优点、指出缺点。面对学生厌学,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现状,努力思考,寻找突破口,寻求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得这一活动向着高效、务实方向迈进。

五、谋课程、研校本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是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 赣州三中地理教研组积极探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以及自身的条件设计了《天气与生活》、《中国饮食文化》等校本课程。

追风赶月不停留,奋楫扬帆向新生。我校地理教研组全体老师将继续秉承一贯的团结协作精神,教研相长,笃行致远,携手共进。

文图 陈淼、钟刘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