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用脚步丈量北京的春意_海淀_高梁_清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自古以来,清明就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节气,在这个万物生发、吐故纳新的时点,人们都愿意走到郊外,不仅祭扫先人,还要踏青折柳、放飞纸鸢。借着润物无声的春意,追思的哀伤转化成雀跃和希望,恰似春与冬的告别。

本期城市漫步,我们行走了北京西直门外,也就是旧京西郊的几处和清明有关的地点。时光流逝,城市景观早已变化,但春的新和暖,却没有甚么分别。用步履和呼吸,去真实感受此时此刻的大地,方不负这明媚的春光。

文 | 王婧祎

本期路线图

高粱桥、南长河

“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

清明节也被称作踏青节。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就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至明清已成定俗。明代记载北京民俗的史志书《宛署杂记》中提到,“清明日,小民男妇盛服携盒酒祭其先墓,祭毕野坐,醉饱而归。每年是日,各门男女拥集,车马喧阗。”

展开全文

本期清明踏青第一站,是地处西直门外南长河(古称高梁河)畔的高梁桥。高梁桥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建于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是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建筑物。因为距离西直门极近,老百姓出城即是,加以河清柳绿,风景宜人,自然成了人们寻觅春意的好去处。高梁桥也是明清时城内与农村的分水岭,过了桥便是一片田园风光。

1949年以前北京城郊古今水道示意图

来源:《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历史上高梁桥的风景有多美?不少文人骚客都留下过笔墨。明代文人顾起元的《高梁桥》中描绘:“半天分树色,匝地起花香。”袁宏道的名篇《游高梁桥记》中更是不吝赞美:“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每逢清明,城中百姓结伴出游,高粱桥一带游人盛时以“万”计,“簇地三四里”,热闹非凡。还有不少卖小吃、耍把式的做起营生,供游人消遣。明人朱茂昞甚至用“清明上河图”来比喻这里的热闹。连外国人都要慕名而来。清道光年间,朝鲜使者徐有素进京,公务之余赴高梁桥游玩,并大为赞叹,可见彼时高梁桥之盛名。

清末的高梁桥景观

来源: 《北京档案》

如今,去往高梁桥更加便利,从西直门地铁站E2口出站,左转一小段路就到了高梁桥斜街上。因古高梁河改道,现在高粱桥已经不在河上,而是夹在高梁桥斜街南北两条车道之间,也不再通行,河水从旁边一座后来新修的石桥下流过。青白色的桥面斑驳,一些杂草从石缝中冒出来,给730多年历史的石桥增添了几抹生机。

桥头一块石碑上刻着,“高梁桥,原名高亮桥,传说高亮赶水曾到此,因此而得名”。关于这座桥的来历,有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明代迁都北京以后,龙王不愿意自己的地盘被占,暗暗使坏,卷了城中所有水井的水逃出西直门。刘伯温派高亮前去追击,高亮赶上龙王后把水袋一枪戳破,袋中的水源源不断的涌出,形成河道,而高亮也被巨浪冲进河里。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他殉难的地方修起一座石桥,取名“高亮桥”,后改称“高粱桥”。这段故事还被改成了大鼓唱词,“你听孤王把你封:我封你 高亮桥(来) 高亮庙(啊)高亮(这个)庙里(呀啊)塑你的神灵。”

如今的高梁桥遗址

摄影:张印

当然,“高亮赶水”只是一个传说,毕竟连朝代都搞错了。高亮桥建于元代,高梁河则更要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曹魏镇北将军刘靖镇守蓟城,兴修水利,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导高梁河,造戾陵堨,开车箱渠”。到了宋代,979年,宋辽两国军队在高梁河畔打了著名的“高梁河之战”。宋军战败,宋太宗差点被俘,高梁河之战也成了辽宋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几百年来,古桥历经多次改造修葺,从最初的三孔变成单孔,外表已经没有元代构件,而是清代样式,两侧有石护栏。桥下有水闸、闸槽和绞关石,古代高梁河承担漕运功能,水闸就是当初繁忙河道的见证。明代时漕运终点码头东移后,这条河不再承担漕运,清朝逐渐改称长河,其中,从长河闸到北护城河一段被称为南长河。

河边绿柳成荫,许多人在钓鱼

摄影:王婧祎

高梁桥的西侧,就是狭长的南长河公园,翠柳成荫,随风轻拂。河水清澈,不少老人在岸边坐着钓鱼。一排长杆短杆弯垂下来,倒是和不远处的石桥相得益彰。河中鱼多,一天下来,总能有收获。钓上来,摘了钩子再甩回河里,单纯是一场春日的消遣。

清乾隆年间,南长河经过疏浚修缮,成为供皇室成员从紫禁城前往颐和园、圆明园等西郊御苑的专用水路,因此又被称为“皇家御河”。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在长河边修建了倚虹堂,供其母用膳休息之用。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也常常在倚虹堂换船前往颐和园避暑。慈禧非常喜欢这段水路,她甚至给河边一棵形似蝴蝶展翅的古槐赐名蝴蝶槐。

慈禧赐名的蝴蝶槐

摄影:王婧祎

老北京有两句有趣的俗话,“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意思是,清明踏青,一定要在头上簪柳。而明清时的高梁河两岸恰是“万柳蔽天,空阴蓊葧” 。老北京因而有“天坛看松,长河观柳”之说。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头戴翠枝,在青绿的柳林中穿行笑闹,多么让人神往的画面。

然而,随着晚清国力衰微,长河逐渐被废弃,近年来,为了重现“长河观柳”的美景,有关部门在两岸栽种了许多柳树,搭配桃树及花草,还修建了观景平台和滨水步道,让游人可到河边与水景“亲密接触”。如果你愿意在这青绿色的屏障中沿河一路西行,沿途经过五塔寺、紫竹院、万寿寺等古建景观,最终会到达旧时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娘娘庙、五塔寺

极乐寺

“卓立金刚座,巍然五塔崇”

在历史上,南长河两岸寺庙众多,因此,这一带的游玩高峰其实从清明之前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就开始了,过了清明方止。明藏书家黄居中有诗云:“四月长安道,芳郊乐事偏。乍休浴佛会,更结赛神缘。角抵依人戏,婆娑里社传。汗挥都市雨,香滚禁城烟。”

当时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是高梁桥附近的娘娘庙,供奉一位哺育婴儿的妇人塑像,“备极诸态”。每逢清明前的四月初八,凡不生育者,都来娘娘庙诚心祈祷,有灵验之名。祭拜完毕,“各带酒果乐器,杂坐于长河两岸,或系柳为围,或妆点红绿,千姿百态,至暮乃罢。”如今,娘娘庙早已不存,但仍有娘娘庙路的地名,所在社区也叫娘娘庙社区,姑且算是对过往记忆的一点存证吧。

值得一提的是,娘娘庙路旁边的河道十分“原生态”,没有混凝土硬底,河岸没有硬化,人行步道和河道之间也没有隔开,桃红柳绿间,充满着天然野趣。唯一的美中不足,河对岸就是地铁13号线,不时有列车呼啸而过,不过,这醉人的春色,足以消解掉这小小的不和谐了。

高梁桥附近的娘娘庙路

摄影:王婧祎

除了娘娘庙,南长河北岸还有一座寺庙,也是古时京城人士清明踏青的胜地,那就是五塔寺。

五塔寺本名“真觉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当时一位印度僧人进献给朱棣五尊金佛和印度式金刚宝座塔的样式。朱棣龙颜大悦,对这位僧人“诏封大国师,赐金印”,并在西直门外南长河畔划拨土地,修建了五塔和五塔寺。不过,由于工程浩大且复杂,直到几十年后的成化九年才建造完成,皇帝都换了5任。

建成后的五塔寺美轮美奂,张翰的《晚春集真觉寺》赞曰:“郭外春尤在,花边坐落晖。柳深莺细细,桑密鸞飞飞。一水金光动,千林红紫微。徘徊香满地,约马缓将归。”难怪这里会成为京城百姓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的必去之地。

拍摄于1933-1946年间的金刚宝座塔

摄影:海达·莫里循

寺内最有名的当然就是印度“佛陀伽耶塔”规式的金刚宝座塔,在一座高台(宝座)上建有5座小塔,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上密布着佛足迹、佛像、五佛宝座、八宝金刚杵、菩提树、法器、梵文等,堪称为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典范。

清人钱大昕曾做诗描绘:“卓立金刚座,巍然五塔崇。犹传印度式,匪假育王功。分影光明月,摇铃缥缈风。石阑终古在,不坏是真空。”1961年,五塔寺金刚宝座塔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在五塔寺成立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前些年,五塔寺原本是一处极清净的所在,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出片”的金刚宝座塔,和宝座前的两颗古银杏树,让这里成了“网红打卡点”。尤其是秋季,银杏叶变得金灿灿时,五塔寺更是游人不绝。

五塔寺的银杏树叶子金黄灿烂

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和秋天相比,清明时节的五塔寺,另有一番韵味。不似秋天的浓烈,春天的五塔寺恬淡、清新。银杏树抽出绿芽,紫色的玉兰花快要开罢了,蔷薇还要月余才登场。游人在寺里走着,脚步总会不自觉放缓。站在塔下仰望,阳光一点也不刺眼,许多人便在塔边寻一处长椅,静坐一会儿,有什么哀伤愁绪,都化在那一刻的春风里了。两位阿姨在塔旁一张石桌上摊开午餐,一位打趣:“这跟家里吃感觉可真不一样啊。”另一位附和着:“是啊,在家吃什么时候有这种清净?”

作为石刻艺术博物馆,五塔寺里藏着不少宝贝,其中有一块硕大的明洪武六年“平则门”石额。元大都建成后,西南城门定名为平则门,直至明正统四年改为“阜成门”。阜成门也称“煤门”,是骆驼队从京西运送煤炭入京的主要城关。洪武年间改名前,这块石额就挂在城门上,后不知经历了怎样的流落漂泊,最终入藏了五塔寺石刻馆。

馆内堪称“镇馆之宝”的文物还有许多,而且每件背后都有故事。疫情前,五塔寺几乎每周都安排丰富的志愿者讲解活动,一天少则3场,多则5场。志愿者都是文博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一场听下来受益匪浅。每逢七夕、元宵节,还时常开放夜场。疫情后这些活动大多停止了,希望能够早日恢复,让游人有机会更深入的领略五塔寺之美。

2021年元宵节的五塔寺夜场活动

摄影:王婧祎

五塔寺东侧约500米处,还有一座极乐寺,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寺内曾遍植牡丹,亦是旧京春季赏花胜地。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因而极乐寺内的牡丹园被命名为“国花堂”。

然而,后来一场大火,极乐寺中牡丹尽毁,令人叹惋。明末清初孙承泽编著的《春明梦余录》中记载了此事:“寺成化中建,中有牡丹园,春日游屐恒满。园有高楼,万历壬辰进士旷鸣鸾欲登之,寺僧辞以久扃不便开,旷不听,甫登楼火发,旷楼俱烬。”

该寺清末已经破败,新中国初期尚有遗迹,现仅存正殿及正殿耳房,位于一座高档小区紫瑞嘉园内,2014年被列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小区安保严格,不允许外人进入,我无缘见到极乐寺,心中唯回响着一段对话: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万寿寺的玉兰花

来源:万寿寺 北京艺术博物馆

虽然极乐寺的牡丹不再,但长河畔的寺庙中,仍有许多花事可赏。五塔寺除了玉兰和蔷薇,还有一种文冠花,因谐音文官花,在古时被视为祥瑞之树,象征着官运亨通。考生们在应试完等待发榜时,常到文冠树下祈求好运。

万寿寺刚刚组织了一场玉兰主题摄影大赛,收获不少佳作,红墙灰瓦的映衬下,古刹的悠远禅意中,一树压枝低的玉兰更显得莹白如玉。若是离了南长河往城里去,法源寺的丁香,雍和宫的桃花,智化寺的梨花……花事接踵,不胜枚举。

茶神庙、海淀公园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

“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清明前后是采茶好时节,经过一冬的蛰伏,一树鲜翠柔软的茶芽和春意一样,来得不动声色。做成的茶叶清香馥郁、甘美醇和,慰藉了寒冬里无数寂寞的杯盏。明前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为上上佳品,但清明前气温偏低,茶树生长速度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很少,因此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明前茶的采摘和制作都很讲究。有雨不采,有云不采,赶上晴天,茶农往往全家上阵采茶。当像鹰嘴针尖样的茶芽铺满篓底后,要经历晒青,让太阳的味道浸润茶叶;晾青,让嫩叶流失部分水分;杀青,让茶叶在铁锅中释放出茶香;揉捻,让原本扁平如纸的叶子卷曲紧结成型;最后经过焙干,一捧经历了阳光与炉火淬炼的新茶就做好了。

杯盏之间,茶香怎能不唤起诗情?于是有了“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样的佳句。

拥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海淀镇

明前茶鼎鼎大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北京海淀,曾有一座和明前茶有关的古迹,就是位于海淀古镇东南部的茶神庙。

海淀镇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是海淀区最古老的村镇,早在元代,史书上就有海淀镇的记载。这里曾经水系发达,据明代北京地方文献《长安客话》记载:“水所聚曰淀。高梁桥西北十里,平地有泉,滮洒四出,淙汨草木之间,潴为小溪,凡数十处。北为北海淀,南为南海淀。远树参差,高下攒簇,间以水田,町塍相接,盖神皋之佳丽,郊居之选胜也。”

在如此“郊居选胜”之宝地,明末以后,海淀聚落一带出现了大规模的园林建筑,如清华园、勺园、畅春园、圆明园等,清廷常从紫禁城内来此视朝听政。尤其是雍正和乾隆年间,圆明园一度甚至成了临朝听政的中心,王公大臣苦于城内外的奔波,也在海淀建造了大量的私邸宅院。海淀镇因此繁荣发展了起来,在当时成为了京郊第一大镇。《天咫偶闻》载:“旧日士大夫居第,多在海淀镇灯笼库一带。朱门碧瓦,累栋连甍,与城中无异。”

五六十年代的海淀医院

既然这么多王公大臣、商贾富户住在这里,他们生活奢华,社交频繁,自然离不开高品质的茶叶。于是,不少茶商来此开店,一时间好茶云集。为了祈求生意兴隆,商人们集资修建了一座茶神庙,供奉茶圣陆羽。每年明前茶上市之时,茶庄老板们都要来此敬茶、上香、叩拜茶神。

《海淀古镇风物志略》里记载过这座茶神庙:“海淀镇茶神庙建在皇(黄)庄七堆南侧。建筑格局有山门,一进大殿供奉灵官,二进大殿供奉茶神,为泥塑彩像,两旁站立童子各两名,手捧茶瓶、拂尘。”

茶神庙的位置其实就是今天海淀医院。据史料记载,这座小庙直到民国后期尚存,20世纪50年代修建中直第七医院(今海淀医院)时被拆除,现已无迹可寻。不过,在历史上古海淀镇的一部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竣工的畅春园所在地,2003年建起了海淀公园。我们可以去海淀公园,追忆一下往昔的古镇风情。

众多市民和游客在海淀公园踏青赏花

来源:视觉中国

公园位于海淀镇六郎庄社区,前身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康熙皇帝很喜欢这里,每年都要来此居住和处理朝政。可惜,这座园子在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遭到了大规模的抢掠和破坏。

如今的海淀公园占地开阔,内有一片2万多平方米的开放式草坪,青草初长,还不茂密,许多小朋友在放风筝,还有不少家庭扎起了帐篷。园中有一小湖,取当初万泉河与巴沟河汇入畅春园形成的丹棱沜之旧名,丹棱晴波也成为园中一景。湖边长凳上,有人在野餐,有人在读书,尚不强烈的阳光是最好的背景光。

公园内另一处比较有特色的景观是京西稻田。海淀镇一带曾经是有名的京西稻主产区之一。乾隆皇帝曾将下江南时带回的优良品种“紫金箍”在这里引种,这位皇帝在《万泉郊行即事》中自豪的写道:“疑是山村是水乡,禾苗低亚稻苗黄。绿杨十里蝉声沸,飒爽风中饘粥香。”

现在公园内仍然有一片京西稻田,名为“御稻流香”,并成了学生的课外实践基地。每年收获季节,稻株摇曳,金穗飘香。不过,现在稻田中尚未播种,只有旁边的一处石碾子,提醒人们京西稻的悠久历史。

海淀公园“御稻流香”的稻子熟了

来源:视觉中国

从海淀公园出来,这一程踏青之旅也就结束了。想到旧时清明,京城百姓定是和我一样,从城中雀跃着赶往长河,赶往花园,赶往寺庙,盼着一株柳,一树花,和一场虔诚的祈愿。那种渴望着春回大地、“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心愿,恐怕也和今日的我无异吧。

参考资料:

1.《高梁桥 明清踏青胜地》,刘永加 ,《北京晚报》

2.《高梁桥:明清出游“打卡地”》,《北京日报》

3.《家乡的明前茶》,范泊静 ,《老友》

4.《探寻那些浸满茶香的北京地名》,户力平,《 北京青年报》

5.《你知道“老海淀”的故事吗?》,《文旅海淀》

排版|俞冰如 吴佩珊

审核|王菲宇

城市家的精彩内容无法被第一时间看到

打开城市家CITY+公众号主页

点击界面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不再迷路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