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6日消息(记者伍黎明 陈鹏 王宏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的农村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策和科技的助力下,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不再像父辈们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了“智慧”种田的主力军。16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来自重庆潼南区的无人机飞手黄锐。
鼻梁上架着一副大框眼镜,身着黑色外套,眼前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锐,看起来更像一名技术员。临近春耕,合作社订购的新型农业无人机刚刚到货。
黄锐:我们需要在春耕之前把所有的物资准备齐全,在春耕的时候就不会抓瞎。现在这一台可以喷洒粉剂,还有一些比较粘稠的药剂。
黄锐今年35岁,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工商管理。2017年,黄锐偶然参与了有关水稻病虫害防治的一个科研项目。他由此发现,无人机在农业领域也能玩儿出花样来。
黄锐:能否把这个事情应用到我的家乡潼南?因为潼南也属于西部的农业大县。
黄锐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很快成立。
黄锐:2018年,我们整个团队的作业量也就4万亩左右,到2019年是20余万亩,所以量的增加还是比较明显的。
农民逐渐接受无人机,主要还是看效率。以重庆丘陵地区的水稻田为例,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效率是人工的25倍以上,施肥是15倍左右,播种是20倍以上。
农业机械及配套设备20余台,无人机11台,黄锐团队的装备数量,还在增加。眼下正是油菜春管的关键期,团队成员“聚少离多”,各自奔忙在重庆潼南区崇龛镇的油菜基地里。从业至今,黄锐已经参加超百万亩次的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半道出家的新农人,如今是大家信服的行家。
受农业和人社部门委托,近几年,黄锐还承担了无人机应用培训等工作。在他看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需要年轻人一起来发现。
黄锐:可以说,无人机让从事农业变成一件很酷炫的事情。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我们,成为新农人,让我们一起做农村里最靓的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