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的雷峰塔和一把铜壶,因一个人的存在,让它们有了联系_雷峰塔_重建_有了

西子湖畔的雷峰塔和一把铜壶,看似毫不相干,却因一个人的存在,让这二者之间有了某种联系。

这个人正是朱炳仁。

朱炳仁于1944年出生在浙江绍兴,朱家世代以制造贩售铜制日用品为生,到朱炳仁这一代时,正值80年代变化时尚,当时,铜原料是个稀罕物,就更别提铜制日用品了。

朱炳仁就从铜字招牌开始做起,虽然获利不丰,但总算没把家传手艺荒废。

真正让朱炳仁在铜工艺上大展拳脚的,是重建雷峰塔。

砖木结构的雷峰塔经过漫长的时间洗礼,再加上战乱、大火的破新,于1924年坍塌,仅存遗址。

在杭州人民的强烈呼吁下,官方于1999年决定重建雷峰塔,朱炳仁成为重建委员会的一员,他提出主体采用钢筋加混凝土,外观以铜为装饰的构想。

不料,却引来专家们的一致反对,大家觉得,之前没有用铜作为建筑材料的先例,而且铜的使用寿命也有待商榷。

针对这些疑问,朱炳仁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就铜的损耗及寿命,请浙江大学材料系教授做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以杭州的气候特点,铜被侵蚀一毫米,要3000年。

有了数据支持,朱炳仁又向重建委员会陈述了他的观点:雷峰塔因“白蛇传”闻名遐迩,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如果按常规重建,不过是在我们数千多座砖塔中,再添一座而已,不能突显其历史意义。

就这样,朱炳仁以数据资料和前瞻性的眼光,说服专家,以铜作为重建雷峰塔的材料。

于是,雷峰塔重建的铜工程由朱炳仁负责。

在开工前,他做了很多样品,并一批一批送审,没通过的,便研究改进,这样一路做了十几批样品。

展开全文

朱炳仁将铜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经过特殊技术处理,使铜质外观具有防雷、防水、防腐的作用。

2002年3月,我们第一座彩色铜雕宝塔——新雷峰塔终于落成,塔高72公尺,占地3000余平方公尺,用铜280吨,有2万多个铜构件。

富贵红的斗栱、青黑色的瓦,栏杆、梁柱则是红带金色的雕花,远远看去,熠熠生辉。

雷峰塔的重建,开户了我们铜建筑时代,也奠定了朱炳仁“我们铜建筑之父”的地位。

之后,他和儿子大哥岷便潜心于铜建筑,在海内外承建了上百座铜建筑工程。

如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杭州灵隐铜殿、玉佛寺铜瓦建筑群等,并研发出多项铜雕地方专利技术。

而在做铜建筑的过程中,一次火灾让朱炳仁意外发现了熔铜艺术。

当时,朱炳仁看着在高温下肆意流淌的铜汁,以及凝固后千姿百态的铜渣时,脑海里灵光一闪,有了新的想法。

之后,他用自己的方式尝试了上百次,将熔铜打造成各种形态,创造了熔铜艺术。

在朱炳仁看来,熔化的铜汁可以像墨汁一样,随心泼墨,也可以如雕塑家手里的泥一样,随意形塑,而且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自古铜就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可当今社会,铜制品早已被各种新型材料制品所替代,几乎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

朱炳仁父子为了让铜重归民间,用一座“江南铜屋”,让铜制品又回到人们的视野。

大哥岷以父亲的名字命名,创立了国匠品牌——朱炳仁·铜。

江南铜屋内陈设有各种铜制品、铜壁画和镕铜艺术品,另外,还有茶壶、器皿、香炉等沉稳、大器的文创产品。

江南铜屋没有其他藏馆的那些禁忌,不仅免费时尚,而且参观者可以随意摆poss拍照,也可以自由地和所有展品来一次亲密接触。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

而回归祖业,拯救铜文化,藏铜于民,造福于民,是朱炳仁的梦想,这个梦想正在慢慢实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