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农耕文化:让龙的信俗绽放时代光彩_农耕_龙王_文化

近日,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指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底色是根植于农耕文化的人类文明,农耕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流行于承德隆化旧屯满族乡地区的广财龙王信俗,作为北方深山沟谷地区重要的农耕文化信俗之一,是滦河流域农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颗明珠,是塞北深山区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悠久的地域风俗。

广财龙王:滦河流域的水源生态保护文化

广财龙王信俗,其溯源可考自元代上都路区域的“濡源龙神”信仰,是对水源地生态崇敬的朴素信俗。塞北农牧生产方式离不开水源,包括泉水、海子、河流,作为滦河流域的源头,广财龙王即是发端于约760 年前元代上都多伦诺尔的龙神“黑宫金刚王”的孑遗。

时光更迭,岁月流转,清代康乾诸帝在避暑山庄等地敕建了“灵泽”、“润沃濡源”、“边外福疆广应”等官修龙神宫庙,守山镇水,怀柔蒙古,极大的带动和刺激了承德地区的龙神文化,尤其是对濡源龙神的信俗更使之普及、深入。

清代光绪年间,滦河北部的天鼓山地区,因为干旱少雨,满蒙汉乡民为了顺应自然,期许农耕生产的粮食丰收,便在地缘最高山之巅择地修建了广财龙王庙。广财龙王,是典型的黑面龙君形象,其塑造样式保留着一定的元代“黑宫金刚王”龙神的元素,通身肤色黝黑,头戴七宝虹冠。

天鼓山广财龙王信俗中,尤其重视山区重要水源地的保护,如对石虎沟的“鹿迹泉”的崇敬。每逢天旱不雨,便会于此“取水”作为龙神行雨的象征物,山民对此泉的保护至今不辍,十分重视水源地生态、水质洁净。这一习俗是山区农耕文化集中体现,围绕鹿迹泉的民俗传说,还透露着山区群众对水的感恩之情,依泉安身立命,因水敬天爱人,与濡源龙神信仰一脉相承。

广财龙王:丰富生动的不违农事岁时文化

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山区人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岁月时令,这为天鼓山广财龙王信俗的内涵和外延都增加了别致色彩。最为典型的农历六月十三龙王诞,即雨节,牺牲以祭,合村以宴,祈雨雩祀,鼓乐喧天,一派祥和睦邻的热闹景象,生动的反应出了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赞颂。

同时,还形成了“二月二,龙抬头”关于燎猪头的“龙食”、太阳出来前不动刀的“龙忌”、火炕四角放冰块“冰虫”、水井引灰线至水缸的“领龙”等相关民俗活动。

再者如农历五月十三日,则举村以猪为牲,供神祈雨,分肉还家,即所谓的关公“磨刀雨”。又或五月廿三日办牲祭龙,即“分龙兵”,验占夏秋之旱涝,祈求秋景丰稔。

此外,在地满族还形成了“龙虎年”办家谱、乡民正月开工远行前祭龙讨采头(撕红布)、元宵节舞龙等关联的文化活动,都与龙王信俗不无关系。

时令信俗是乡土文化的根,村庄是农耕文明的载体,根植于乡俗的广财龙王信仰,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村民守望相助,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精神镜像与处世哲学。

独具特色的广财龙王信俗,是滦河流域山区的乡土灵魂和人文血脉,具有独特的建筑、雕塑、音乐、烹饪、科仪等文化样式,与在地农耕需求相适应,是乡土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

持续深入挖掘广财龙王信俗蕴含的人文精神,推动在地古典农耕文化融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程度,让农耕文化绽放出应有的时代光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