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万家村,毕氏家族的族谱很特别,记录了一些不光彩的事儿_家村_族谱_子孙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得闲慢游古镇古村落,是一种美妙的旅行体验,今天我们要去探访的是山东淄博周村区的万家村。

山东省万家村,历史上属于济南府淄川县。600年前,万家村是万姓人居住的祖姓庄。明宪宗时期,任吏部尚书的首辅大臣万安,便出自万家村。明弘治初年,万安获罪,株连家族,万家逐渐破败。到了明嘉靖初年,淄西毕氏六世祖毕忠臣出资将万家村买下,由西辅村迁至万家村落户。到今天,淄西毕氏家族已在万家村生活了600多年。

除了为后世子孙订立规矩,传递高洁品行,毕氏先祖们还在家谱中记载了子孙们的言行。通过每一个子孙的行为,教育警示后人。家谱中记载,第十世有个叫毕世际的,四岁时祖母食以樱桃,连取次者。好的他不吃,光吃次的。他的祖母怪,问之。他说,美者予与诸兄,就是好的都给哥哥吃。这是一种仁让,一种敬兄的意思。祖母就喜其仁让。这个故事在社会上,到现在都作为美谈。

展开全文

这些发生在各个先祖身上的关于德行的故事,记录在族谱中,流传在毕氏历代子孙的心里。它告诉后世的子孙,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德行高洁的人。除了表彰历代品格优秀的人,毕氏族谱还记录了族中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有的“素行不善,不得其死”,就是他平时做事对人太苛刻,后来死得不光彩。有的“炭井相争,死于非命”,就是不顾祖先立下的家训,下煤井跟人起了争执,最后被人打死了。这样的例子都被记录在族谱中。

学者解读,在族谱里把家族里面的人做的坏事、恶事和恶果,都记载下来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它传达了这个家族他所要给以后人一种特别明晰的信息,就是让后人去修德立身。因为一个人的修德,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努力行善,一个是去恶。你不断地通过善事来提升自己,不断地去掉自己身上的缺点毛病,或者可能做的坏事,那么一个人的品德就会臻于至善。

对于历代纂修族谱的先辈们来说,记录恶行恶果也是毕氏家族“积下德行传后世”的一种方式。正是这些记录,使得毕氏后人不再需要为这些错误来付出代价,承担后果。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祖先已经得到警示,从而不断地去向上,让自己的人格德行趋于完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