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太平山环山绿道,75个出入口进园,7.9公里3小时走完_太平山_市民_景观

记者探访太平山环山绿道,75个出入口进园,7.9公里3小时走完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青岛城市“绿肺”——太平山中央公园持续焕新。目前,太平山中央公园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项目已全部完工,太平山绿道7.9公里已实现贯通,绿道特色景观提升项目也已接近尾声。近日,记者来到太平山中央公园,历时3个小时左右绕7.9公里环山绿道一圈,沿途风景迤逦,春意盎然。到现在,太平山绿道已经全线开放。

太平山绿道分区图

路面标识里程数,走多少心里都有数

在中山公园园区南门门口的地面上,有一个圆圈,上面写着“太平山绿道原点”,这里就是太平山绿道的出发点。据陪同记者的太平山绿道项目工作人员闫钦介绍,太平山绿道总长7.9公里,路面坡度控制在8%以下,坡度较陡的路段设置楼梯,走完全程大概需要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展开全文

指示牌

记者从原点出发沿绿道西行,一道显眼的简介牌立在绿道一侧,上面介绍太平山绿道环绕太平山而建,贯穿中山公园、榉林公园、植物园等,全长7.9公里。沿线分布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资源,是一条集休闲健身、登高望远、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步道。简介下方是太平山中央公园及绿道的俯瞰图,图中标注出了出入口、公交车站、公共厕所、停车场及驿站位置,并用红点标注游客现在所在位置。简介牌中还包括园区导览,包括部分出入口及节点。

通过简介牌,记者对整个绿道的情况有了大体了解。脚下是太平山绿道的汇泉段,全长1.77千米。也是市民走入太平山绿道的第一段,地面铺设着防腐木。这一段从登高观景线至中山公园园门旧址,沿途设计有松林听风、海棠春樾、桃园山语、花溪谷、公园南门、欢乐丛林等节点。

绿道

漫步于木栈道,欣赏着绿岛两旁的绿植脚下还绘写着“碧海青山绿树红瓦,不寒不暑可舟可车”,这种文艺的语句贯穿了整个绿道。

步行没多久,记者就在地面上看到了白色的“K0+100”刻字,这意味着记者已经前行了100米。每走50米,地面就会有走向指引和里程数标识,市民也可清楚地知道自己走了多远,距离终点还有多远。前方是一个果皮箱,可供游客进行垃圾投放。又走了几步路,记者的左手边是路灯和座凳,右手边是一潭水面。“这是最低的一个水面,主要用于蓄水。再往上走,还有很多湖面。”闫钦介绍,后期还会在路灯灯罩下延伸出的短杆上安装监控。

绿道路面上的里程数标识

步行5分钟左右,记者就来到了第一个驿站,驿站内包括休息区和公厕。进入驿站,记者看到,有一张圆桌,4把椅子,这是市民的休息区。休息区旁是一个智能货柜,市民可通过支付宝刷脸购买饮品。还配备了医药箱、充电宝和饮水机,供市民急需时使用。此驿站是在原来的公厕基础上升级改造,驿站外还有百货商店等小店铺。

驿站

据了解,绿道沿线路灯、座椅、果皮箱、花箱等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新改建公厕12处,新改建驿站5处,公共设施更加便民,市民游玩的幸福感也能够得到提升。

市民马慧群趁趁春光明媚之时前来踏春,沿太平山绿道散步慢行,她感觉十分惬意。“满街绿油油的,花也开了,特别美,完全符合我们老年人的散步需求。沿途座凳也很多,供我们坐下来喝点水、聊会天。我们走一段,坐一段,坡度很缓,上坡也不会气喘吁吁的。”

绿道上的绘字

绿道已经全线开放,两侧景观层次丰富

绿道两侧的绿植展示着它们的生命力。一簇簇梅花绽放开来,一排排五颜六色的郁金香挺立着,赏心悦目。“这些草皮是新铺设的,一些绿植的花也是新栽植的。原则上绿道两侧30米范围内的绿化,都是属于绿道提升项目范围内的。”闫钦告诉记者。据了解,绿道旁新增多种树木,有桦树、常绿树等,丰富了树木层次,无论冬夏,都能够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走至中山公园西南角园门旧址,就进入了太平山绿道的小西湖段。小西湖段全长0.5公里,从中山公园园门旧址到景观桥起点,沿途经过西南水面节点,小西湖节点,延安一路景观桥交界。在中山公园园门旧址入口处,西南水面旁,是一个小广场,树木周围设置了围合座凳,供市民休憩。“现在这里每天早上都有大爷大妈们过来锻炼跳舞,我上班总能碰见。”闫钦说。

景观桥

沥青路面上绘制着彩色花朵,“K0+750”的标识告诉记者,已经前行了750米。一座六角飞檐凉亭立在湖心,荷叶在湖面上飘动。绿道另一侧的草丛里新增一处雕塑,白色的琴与蓝色的音符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小西湖节点。闫钦告诉记者,沿途有很多雕塑,每一处雕塑都有其独特的设计意义。

市民正在绿道旁的座凳上聊天

进入景观桥,这里是太平山绿道主线——动物园段,从景观桥起点至动物园与榉林公园交界处,全长1.62公里。该段设有一处景观桥,沿途设置老年人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观松亭、东镇记忆及各类植物特色景观。4月1日,该段已经向市民开放,道路两侧的灯带还在安装中。目前,太平山绿道已经全线开放。

景观桥旁的玉兰花盛放

走在景观桥上,两侧的绿植观赏性俱佳。一朵朵白色的玉兰盛放着,花瓣绽开,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远远望去,雪白的玉兰像在枝桠上堆了层厚厚的雪。柳树也在春天发出了嫩绿的新芽,细细长长的枝条耸耷着。还有高大的河桦,昂首挺胸地站立着……“动物园段绿道新栽植了多种树木,像河桦、樱花、椴树等。这片河桦的规格很大,直径在12厘米左右。这些树生长得快,过不了几年,绿道两侧就会更为壮观。”闫钦告诉记者。

儿童活动场地

在儿童活动场地节点,记者看到有弹簧凳、秋千、滑梯等设施,木制的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有不少市民带着小朋友在场地内玩耍。市民梁平正带着外孙女在这玩,“太平山中央公园的变化真大,我今天带着外孙女过来沿着绿道走走,发现了这处儿童乐园,外孙女很喜欢,这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

全线设置75个出入口,部分出入口连接市政路

再往前走,绿道两旁五颜六色的栏杆让记者眼前一亮,这里就是彩虹桥节点。这就是太平山绿道的榉林公园段的标志性节点。榉林公园段全长1.35公里,从动物园与榉林山公园交界处至杜鹃谷大桥处。该段设有彩虹桥栈道及景观桥,沿途多处休闲小场地,供市民休闲。

彩虹栈道

据闫钦介绍,桥上的“彩虹”是使用72种颜色调出的渐变,每一种颜色的衔接都十分自然。此桥是新开辟的道路,建设过程可谓困难重重。“建成前,这里没有路,彩虹桥的钢结构都是用小拖机拽进来的,再用四爪小吊车吊着焊。”建设过程虽然困难,但是听到市民对彩虹桥的喜欢和肯定,闫钦表示很开心,“市民很喜欢来彩虹桥上拍照,尤其是站在高点往下看,彩虹桥的效果特别美。”闫钦说。

沿着绿道继续前行,就来到了湛山寺段,全长1.23公里,从杜鹃谷大桥处至植物园郧阳路正门,沿途有盘旋栈道、杜鹃谷大桥、雪松林、鱼鳞景墙、浣花溪等景点,展现出丰富的山林景观和植物景观。走到郧阳路正门就是到了植物园段,全长1.43千米,从植物园郧阳路正门至登高观景线。沿途设置有植物科普标牌,设有盆景园、精品园、岩石园等植物特色景观节点。沿着登高观景线,可以直接走到电视塔,站在观景平台上可以俯瞰岛城美丽的风景。市民王爱琴说,“站在观景平台上有种登高望远的感觉。”

绕绿道一圈,记者走回至原点处,用时3个小时左右。全长7.9公里的绿道,一口气走下来,记者也消耗了不少体力。闫钦告诉记者,他们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沿绿道走一圈,对绿道进行巡查。在此也呼吁广大市民爱护公园环境,不要乱扔垃圾、采摘花朵。

绿道原点

据了解,太平山中央公园共设75个出入口,市民可实现多口入园,出入口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全部完工。。主要出入口有6个,分别位于太平山绿道六段的交界处,与市政路、公园路交接,市民可直接进入到绿道中。

据介绍,太平山绿道的建设有多重意义,“中山公园到樱花节的时候,樱花大道一天有30多万的人流量,就会造成‘西热东冷’的现象,建设绿道也是为了将人进行分流。再就是还绿于民,回归公园本身的公益性质,外侧拆墙透绿,里面开放景观。”闫钦说。

市民在绿道旁的草坪上露营

不少市民感觉太平山中央公园焕然一新,“确实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像桃园原来都是围着的,看不到里面,现在全部开放了,桃花开的时候绝对漂亮。”王爱琴说。

市民正在和小兔子雕塑合影

体育文化雕塑

西南水面

小西湖节点的雕塑建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