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南音春晚首放异彩,两岸艺人携手演绎《百鸟归巢》_南乐_百鸟_泉州

当“千年古音”与流行音乐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春晚现场,谭维维一首《百鸟归巢》点亮千年非遗文化瑰宝。该曲以南音为底色。千年古音婉转典雅,流行音乐时尚明快,共同描绘一幅百鸟翱翔嬉戏的诗意画卷。

这是南音首次在央视总台春晚舞台绽放光彩。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之称。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

南音现存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至清历代不同类别的曲目,音乐风格典雅细腻。其演唱形式、乐器形制、宫调旋律、曲目曲谱及记谱方式独特,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南音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2016年春晚舞台,谭维维与陕北艺人合作《华阴老腔一声喊》,粗犷开腔惊艳世人。如今,再受春晚邀请的谭维维团队将目光聚焦南方,亲赴泉州开展《百鸟归巢》的采风创作。

“你看他们是非遗传承人,其实他们都特别的年轻、都比我小。”谈及与南音传承人的合作经历,谭维维感到热泪盈眶:“能跟南音非遗传承人有这样一次虔诚而谦卑的学习,是我特别激动和幸福的一件事情。”

《百鸟归巢》原是南音四大名谱之一。全曲以黄昏意象构筑,变化丰富,洋溢着百鸟归巢轻快活泼的气氛。“我们这首歌曲也是从古谱里延展出来的新旋律。”谭维维介绍,为创作歌曲《百鸟归巢》,作词人喻江遍寻资料:“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我们歌曲表现一只出海的小鸟,最后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展现内心宏大的情怀。”

歌曲《百鸟归巢》由中国台湾的赖多俐与厦门市南乐团、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共同表演。厦门市南乐团成立于1954年,前身为厦门金风(金凤)南乐团,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南音专业表演团体之一。历年来,南乐团坚持走继承和创新并重的路线,所创作的南音作品在全国各大赛事中多次获奖。

南音也是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象征。“与谭维维老师一起合作,让我感到非常荣幸。”赖多俐表示,为了能够娴熟运用南音特有的乐器“四宝”表演,她在排练期间花了不少功夫。她期待,春晚的舞台能促成两岸艺人更多交流,共同让千年丝竹之音焕发新活力。

【统筹】李强

【记者】杨逸

【作者】 杨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