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李白《将进酒》这首诗中哪一句最能与你产生共鸣
- 有人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诗写错了,对此你怎么看
- 李白有哪些写的不好的诗
李白《将进酒》这首诗中哪一句最能与你产生共鸣
诗中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豪迈而悲壮,让我与之共鸣!
一、说李白
李白,号称“诗仙”,这是就他的创作风格而言的。李白所处的时代虽处开元后期,政治上相对黑暗,但是国力强盛,扬眉吐气。这是李白创作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也不排除他自身的性格特点。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自己“清雄奔放”。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自身,以腰间有傲骨。每读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长风破浪会有时”这样的诗句时,我们会不由得感受到李白豪迈的气度。
二、品诗句
开篇两句,写黄河之水的来去的势不可挡,感叹时间的流逝不可挽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作者把人的一生说成朝暮之间,更让我们感觉到时间之苦短,悲伤的成分更浓烈。这样写似乎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为深刻。开篇虽然伤感,但是却不失李白一贯豪迈的气度。“人生得意须尽欢“一句写出了李白的“得意”,这与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纵观李白一生其实并是很“得意”,有的只是铮铮傲骨之下的失意与愤慨。”天生我材必有用”,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自我与自信的信念。“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表现出诗人的豪迈与自信。李白据说家境富裕,但是他不为钱财所困,视金钱如粪土,这更表现了他的豪迈气度。“钟鼓馔玉不足贵”一句,表现了诗人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既是自慰,又是愤慨。最后以“与尔同销万古愁”结尾,将借酒消愁写得荡气回肠。
三、总结
纵观全诗,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之情,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情感。同时,由于作者一生虽傲骨铮铮,但抱负却没有实现,所以不免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情绪。
有人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诗写错了,对此你怎么看
问题:有人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诗写错了,对此你怎么看?
清代学者梁章钜在他的《浪迹丛谈》一书中,认定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的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是错的。因为据史书记载,三峡猿只生长于南岸,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猿猴不宜生长,有人从南岸捉猿放到北岸,这猿最后还是跑回了南岸。前言
艺术源于生活,所以无论是不是只有南岸才有猿声并不重要。首先这不是梁章钜本人的看法,题主歪曲了这段话的原意
另外关于三峡的猿声,确实有些故事可以聊一聊。
一、两岸猿声并非一处猿声
我们常常有这种感觉, 坐火车时两面不尽的村野山峦连绵不断,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打开手机的导航却发现几十里上百里的路程转瞬而过。 坐飞机时也有这种感觉,彷佛窗外天空白云没有太多变化,但是飞机轰鸣里, 不知不觉行过了千山万水。
两岸猿声也是如此,上船时的猿声,当然已经远去,但是三峡岸边猿声此起彼伏,因此会有延绵而来的“啼不住”之感。如果写作“两岸涛声鸣不断,轻舟已过万重山”意思也是一样的,用以衬托轻舟之快,只是不如“猿声”更加形象。
二、三峡猿声
古人写三峡时,常常写入猿声,北魏郦道元(?~527年) 《水经注》中就记录了有渔歌唱到猿声: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李白之前,早就有诗人写三峡的猿声。
赋得巫山高诗(南北朝·王泰)
迢递巫山竦,远天新霁时。树交凉去远,草合影开迟。
谷深流响咽,峡近猿声悲。只言云雨状,自有神仙期。
夜作巫山诗 隋·崔仲方(539~614)
荆门秋水急,巫峡断云轻。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
大概是古代生态比较好吧,似乎有山就有猿猴,例如宋·来廷绍去洞庭湖时也要写到”猿声“:
《洞庭夜泊 》
两岸树苍苍,孤舟湘水旁。猿声啼不住,明月照篷窗。三、三峡猿声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94年我第一次坐船过三峡,感觉两岸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当然我不是地理专家,也没有特别注意。不过三峡早就听不到猿声了。首先猿不是猴,至于诗人们是不是把”猿声和猴声“混为一谈存在争议。
清光绪年间赵熙过夔州时写过一首诗:
李白乘舟别故乡,桃花绿水下瞿塘。如今两岸猿声少,不尽春愁落夜郎。1988年,有专家在三峡地区发现了长臂猿下牙床,分析表明,长臂猿在三峡地区绝迹的时间距今仅200年,或是不到200年。说明赵熙”如今两岸猿声少“还是比较真实的。
结束语
至于”三峡猿只生长于南岸,北岸巫山猿猴不宜生长“有没有道理,老街也不清楚,好像发现长臂猿化石的地点确实是在南岸。
但是不妨碍诗人们写作两岸,第一耳朵听见的肯定没有那么准确,就算是南岸才会有长臂猿在鸣叫,声音在两岸间回荡也是有可能的;第二,文学艺术毕竟不会拘泥于完全真实的情况。
附两首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读诗感想:
咏李白早发白帝城 其一(明·朱元璋)
白帝城高万叠间,江云朝出暮犹还。信知千古英雄地,虽险应须德作山。
咏李白早发白帝城 其二(明·朱元璋)
谪仙东下入睢间,一叶扁舟日日还。闻说冲涛千尺浪,两江极目尽皆山。
‘@老街味道
李白有哪些写的不好的诗
李白的诗写的好与不好,这是已经有了定论的。答案是什么,他的诗就是写得好。他的每一篇传世之作,人们吟诵起来都会兴趣盎然,从中感受到诗人的雄浑大气,豪放恣肆,他的想象和浪漫无人能及。他那“诗仙”的桂冠靠就是天地造化之灵气聚合而成,这顶桂冠戴在他的头上熠熠生辉,灼灼千年。
说的再多不如听听他豪迈的放歌: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生活没有底气吗?来读他的诗歌,畅快淋漓,恣意汪洋,“天生我材必有用”,何愁人生不尽欢!
秋月皓洁思乡起,便有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仙低头举头就是飘飘洒洒的诗花烂漫,使人遐思无限,醉心其中。
移步观景,眼里的飞瀑就是银河倾泻,若非诗仙,谁能如此想象?
李白的诗就是这样潇洒自如,在天地间纵横驰骋,无人能及,望而兴叹!
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竟然有人提出来他有哪些诗写的不好,有点滑稽可笑了。
如果李白真有写的不好的诗,他就只好去问他得罪过的永王了,他的那首《永王东巡歌》,给他带来的灾难就是从幕僚一下成为流放夜郎的囚犯。这样不合时宜站错了队的诗歌,永王看来就不是好诗歌,除此之外再难有新论。
然而就是在他流放途中,忽然接到了大赦的谕旨,于是那种难抑的兴奋与喜悦,又催生了一首千古名篇《下江陵》
朝辞百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高峡已出平湖,唯有诗意隽永,猿声悠远,帆影模糊,只有诗人的灵魂不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