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古诗(古诗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_白帝城_江陵_猿声

本文目录

  • 古诗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
  •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古诗词里面描述速度快的有什么要速度
  • 《早发白帝城》诗中表现了诗人畅快的心情的诗句是哪两句该怎么赏析

古诗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

白话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全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所写!唐肃宗乾元二年春,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赞美了三峡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喜悦激动的心情。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

原文: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一大早我就要离开彩云缭绕的白帝城了,去江陵也就一日的光景。在走的时候两岸猿猴的叫声已经止不住了,恍然大悟原来已经走了万里路了。

古诗词里面描述速度快的有什么要速度

1.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一代伟人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之一:(如图)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5.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木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早发白帝城》诗中表现了诗人畅快的心情的诗句是哪两句该怎么赏析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他在流放途中遇赦后作的诗,同时他把他当时非常愉快的心情与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融为一体,这个诗写得流丽飘逸,随心所欲,浑然天成,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而全诗中最能体现出诗人畅快心情的应当是三四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之所以感受到长江两岸的猿声“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现在心情舒畅,听到这此起彼伏的猿猴啼叫,也不感到悲凉,反而觉得猿猴也好像知道他的心思,为他欢呼,为他送行。丝毫没有《蜀道难》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凄苦愁闷。

为了体现他的畅快心情,诗人还用了夸张的手法,“千里江陵一日还”,用“千里和一日”做对比,表达出急切而顺畅之意。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

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前人对这首诗好评如潮,如杨慎《升庵诗话》:“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清代乾隆御定《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 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丁龙友评价:“此是神来之调。”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

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视若珍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