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恐龙,因“吃人”在美国南部被捕杀至绝迹,鳄雀鳝是真凶吗?_短吻鳄_美洲_人类

河南汝州平顶山湖怪,已经显露尊容——它只不过是一条80公分左右的鳄雀鳝,一种原始肉食鱼类而已。网传这种怪物,可以消灭水体中的一切鱼类,甚至还可能吃人……但这是事实吗?虎卿老师带你真正地了解这种怪物。

导读:1、这种“吃人怪兽”有何杀手特质?2、鳄雀鳝对抗恐龙的特殊铠甲服;3、鳄雀鳝的聪明和敏锐;4、鳄雀鳝在美洲险遭灭顶之灾;5、鳄雀鳝是背锅侠,还是吃人真凶?

第一,水中“吃人怪兽”有何杀手特质

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南部沼泽里,一种自恐龙时代存活至今的奇怪生物,在水中巡视着。

此地流传有只怪物,对人类进行一连串凶残的攻击,众人把矛头指向一只凶残如鲨鱼、体型如鳄鱼的动物——它就是鳄雀鳝,货真价实的史前河怪。

鳄雀鳝的利齿

它拥有爬行动物长满锋利牙齿的嘴,却十分意外地长着鱼的身体,但它却是由类似鳄鱼的吻部外观来命名。它有其明显的特征,即尖如匕首的双排牙齿与细长上颚,也是最大型的雀鳝。鳄雀鳝体长可达3米,重逾180公斤重,是一种凶猛的伏击捕食者;而且,这种鱼类拥有特异功能,肺部的鱼漂可以呼吸空气,使得它们能在缺氧的回流及小溪中存活。

第二,鳄雀鳝对抗恐龙的特殊铠甲服

在美国有5种雀鳝,所有雀鳝皆属古代鱼类,它们存在于地球上逾一亿年了。它们存活的部分原因,为其独特的防御系统,它们的鳞片有被称为“硬鳞质”的超坚硬釉层,类似于牙釉质,需要钻孔机才能穿透这层铠甲。如此钢铁般的保护层,也让恐龙无可奈何,从而让它们免于被任何掠食者捕食——但人类除外。

鳄雀鳝的这套铠甲服,宛如中世纪的锁子甲,是由厚厚的菱形鱼鳞打造而成,对外在攻击有出奇的防御效果。鱼鳞如此坚硬,美洲原住民也拿来当弓箭头。

尽管有如此防护,但鳄雀鳝还是差了一个段位,这些特质仍不足以防卫更近代的威胁,比如人类。1930年前,它们的生存范围延伸到美国疆土外,但人类的影响使它们在密苏里州,及田纳西州湿地上消声匿迹。

展开全文

第三,鳄雀鳝的聪明和敏锐

灾难源于鳄雀鳝被指凶残地攻击人类,所有攻击事件,都集中于美国南部各州。它们固然有进行攻击的利牙,但找不到这些鱼类就是元凶的铁证。

特里尼蒂河是条1100多公里长的水道,曲折的河流弯道,就是巨型鳄雀鳝的栖息地,当地民众捉到的鳄雀鳝比成年人的身高还长。沼泽地的河水相当混浊,和大多数鱼一样,雀鳝用的是一组沿着身躯,且极灵敏的振动感觉器官——“侧线”,感知周围的环境,它们借此定位猎物及掠食者。因此,这种怪兽对船只的撞击和声响,比众多鱼类都来得敏锐,也更反应剧烈。然而,它们也需要探出水面用鱼漂呼吸——这是它们的弱点,会使它们行踪败露。它们探出水面,深深吸气后再回水里,并同时猛力地溅起巨大水花,试图吓走侵入者。

和亚马逊的巨骨舌鱼一样,鳄雀鳝探出水面吸气,若动作温和,就代表它们不知道有人在场;若它们急促而匆忙地露出水面,并不表示这条鱼很灵活,而是它们很聪明,其实它是在全速地上浮下潜,用一模一样的行为警告闯入者,“这里我是老大!”

第四,鳄雀鳝在美洲险遭灭顶之灾

特里尼蒂河的大型雀鳝,体长高达4.5米。但很少有人钓这些鱼,这种鱼又大又丑,一副呆傻模样,基本的应对法通常是用粗铁丝,一些粗线,以及巨型三叉钩搞定它。

鳄雀鳝幼体

但钓鱼首先需要一种叫水牛鱼的鱼,而且要有两公斤半到五公斤重,接着拿一只木槌敲击水牛鱼。用小型球棒不断地敲击,再将鳍刮掉。以木槌敲击水牛鱼,是为了让血渗入鱼肉,因为鳄雀鳝会嗅得到它们挚爱的那股血醒味。最后,只需将饵钩在鱼钩上,再抛到河里,就坐等鱼上钩了。

鳄雀鳝看似笨拙,其实很敏感,即使嘴部骨头多,也可以很敏感。它们大口咀嚼着鲜软多汁的鱼肉时,粗铁丝它们能感觉得到,三叉钩也是。它们上下来回水面好几次了,重达数十公斤的巨鱼,就在鱼饵半径10米范围内游弋,就是不肯就范。但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突然间,鱼竿末端会出现一只逾50公斤的生物,试图将你拉下水。这些巨怪绝不会轻易束手就擒。

当鳄雀鳝咬住鱼饵时,别急着收鱼钩,因为它可能还未决定是否要吃。这些鳄雀鳝不会急不可待地贪吃鱼饵,它们很诡诈,停止咀嚼后,感觉到鱼钩可能会吐出来,甚至得使用100米的鱼线来钓,耗上40分钟,收回钓竿却一无所获。但在它决定吞下,且知道有人设局给它时,渔夫最好把自己神经绷紧一点。它们会在鱼竿末端试探鱼饵约半个小时,直到垂钓者气馁——期间它绝对有开口咬饵,却不上钩。

通常鳄雀鳝都是在河水开始变冷前捉到的,因为这是最后的进餐机会,它们也不想饿着肚子过夜。和渔夫一番周旋之后,它在日落前冒险咬钩,这是准备要逃走了。它正在把漂浮的瓶子拉扯得极速旋转,并被往下拉。鳄雀鳝拉紧了鱼线,这让自己被困了。

钓鳄雀鳝最危险的部分,就是把鱼拉上船。它确实是一只大鱼,是一只身长2米、重55公斤的大家伙——它的体型与成年人相仿,一只真正的河中巨怪。鳄雀鳝被拖上船后,它猛烈地来回移动像是用大镞刀般吻部,3-4公分长的牙齿,就像联合收割机的镰刀一样扫荡。

鳄雀鳝是淡水鲨鱼和鳄鱼异形的复合体

但鳄雀鳝确实是攻击人类的元凶吗?或者它凶恶的史前外表,害它成为替罪羔羊呢?诚然有鳄雀鳝出没的地方,就会有水怪的传闻,这些雀鳝是人类的梦魇。其中一项传言是,这些鳄雀鳝每天的食量,是本身体重的两倍,诸如此类;还有它们会攻击人类。

看到身长两米到两米半的鳄雀鳝,张着可怕的利牙探出水面时,任何人第一时间保证会想说,“打死我也不下水!”

媒体记者写文章说,“若你游完泳或泡完澡上岸,发现手或脚不见了,别急着责怪鲨鱼,可能是鳄雀鳝干的!”鳄雀鳝确实能长成庞然大物,它也拥有凶残的利牙,但是能证明它们会攻击人类吗?它是天生的杀手吗?2.5米到3米长的鳄雀鳝,有一口4.5厘米的利牙,且身躯如同鱼雷——它们就是活生生的毁灭性武器。这些利牙不像鱼类的牙齿,它们的利牙一点都不钝,鳄雀鳝的这种能耐是被捉到的生物保证死路一条,所以这些牙齿尖锐无比。

它们很单纯,反应很直接,就算食物是死的,它们也会以直觉咬上一会儿,再好好地吞食。因为敏锐的感官,河中生物不会自己找上鳄雀鳝,基本上都是鳄雀鳝找上它们。

它们凶残袭击人类的名声,看来并非空穴来风。因此,对南部各州的很多居民而言,这种鱼不适合与人类住在一块儿,它们不得不为民众的腿遭咬伤等偶发意外负责,基本上是因为它们长得凶神恶煞。

它们也确实遭到大肆扑杀。

1933年德州垂钓鱼委员会发起扑杀行动,配备200伏的电网来捕杀它。往后的30年,为了永远斩草除根,数百万只雀鳝遭到扑杀。

或许鳄雀鳝一直以来饱受的歧视,能解释今日何以用极端的捕渔方法捕捉它们——包括今日平顶山湖怪。

鳄雀鳝和其他种类的雀鳝,及水牛鱼等生物,一直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鱼,没人在乎它们的死活,人们甚至千方百计地消灭它们,因为它们会吃有经济价值的鱼,如大嘴梭鱼及土生的鲶鱼,鳄雀鳝因此很少有能活到60岁的最长寿命。

第五,鳄雀鳝是背锅侠,还是吃人真凶?

鳄雀鳝捉到猎物时,会先确认是否能直接吞食,所以它们先紧咬猎物一分钟,确定目标是不是自己要的。一旦决定要食用后,它们将食物送入嘴里。鳄雀鳝不会咀嚼,只能将猎物整个吞下。但在下咽之前,即使鳄雀鳝嘴巴很大,整个吞食过程也相当缓慢。它们不疾不徐,这么从容和淡定,是因为它们很清楚,猎物入口便插翅也难飞。若猎物拼命挣脱,它就会紧闭嘴巴,直到猎物就范,能够被自己吞食为止。所以它们只会吃能一口吞下的食物,这取决于雀鳝的体型,也取决于它们食用的猎物体型。但身长2米到2.5米的雀鳝,轻松就能制服半米长的鱼。

被大肆猎捕的鳄雀鳝

对于这些生性凶残的名声,它们的外表恰如其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鳄雀鳝不会将猎物咬碎成一块块,它们只能吃一口吞下的食物,所以人类排除在外。而且,多数上钩的鳄雀鳝,脾气似乎过于温和,难以带来蓄意伤害。

这种怪兽为何不能伤害人类呢?

鳄雀鳝的上颚,在大口吸气时会扩张,吞咽时也是这样。但上颚间隙的肌肉和连结铠甲的外皮,能使鳄雀鳝的颚部扩张,但无法扩张到能吞下一个人,连人类肢体也吞不了。

在美国南部诸多嫁祸雀鳝的事件中,必定有个更合逻辑的元凶。鳄雀鳝不是食人兽,但从鳄雀鳝的名称就能推敲出,另一种掠食者是罪魁祸首。它若有腿,根本就是一只美洲短吻鳄,因此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很容易混淆的那种生物,美洲短吻鳄。因为在鳄雀鳝栖息的河流及湖泊,同样有着很多美洲短吻鳄,它们不仅拥有共同的栖息地,更有相仿的利牙。它们的大小及吻部侧面,很容易就被相互搞混。

短吻鳄与鳄雀鳝的最大差别,是鳄鱼悄悄行动,也十分有耐性,而且足以撂倒一个成年人。这是鳄雀鳝做不到的。假设是在炎炎夏日,有人想把脚伸进水中泡一下,脚往下伸后,警觉的鳄鱼现身袭击。美洲短吻鳄冲出水面,紧咬所能咬到的肢体,返回水下便再添一名牺牲者;若受害者试图抵抗,无论它咬到哪只手或脚,也无论手指或脚趾,都必断无疑。

美洲短吻鳄的咬力达450公斤,但鳄雀鳝没有这种威胁性。加在鳄雀鳝身上的攻击罪名,极有可能是美洲短吻鳄的杰作,因此鳄雀鳝是为短吻鳄背锅的。

最后,鳄雀鳝是遭人误解的,它反而是个性温驯的动物,而且,也没有攻击人类的意图,因此它们本身才是受害者。

最后,我们应该对鳄雀鳝这种怪兽,如临大敌和大动干戈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