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_教育_艺术_美育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

作者|程介明

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作者简介:程介明:香港大学荣休教授,哲学博士。曾任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副校长、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成员、香港教师中心首届主席、教育专业人员操守议会首届主席、师资及师训咨询委员会主席、香港语文教育及研究常设委员会主席等。

认识朱永新老师,是近几年的事。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前景。

因为当教师、当校长,驱动了我去研究宏观教育政策。刚开始,我研究教育规划,也就是研究如何建设一个教育体系,明确目标、调动资源,计划好各个阶段的里程碑,最后达到预定目标。这是一个非常理性和科学化的过程,因此要研究人口变动趋势,计算教育的投资与回报,预测劳动力的需求,等等。在写博士论文时,这种纯理性的思维遇到了挑战。

我开始明白,教育系统的发展还涵盖了许多其他因素——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信仰,它们并非是对政策的干扰,而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因此我开始对这些因素产生了兴趣,开始注意生产形态与机构形态,猛然发觉,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脑子里,仍然是几十年前的社会形态,认为我们培养的学生面对的是我们以往熟悉的社会。社会变了,因此教育也要变。

教育要变、学校要变,这是我近20年不断学习的主要课题。而这也是朱老师《未来学校》所预见的,有些变化其实已经在我们周围发生了。于是产生了一个核心问题:教育要变、学校要变,这“变”,是怎样发生的呢?过去几十年,从二战以后出现人力资本的理念,人们认识到教育应该被视为投资,而不是消费。于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争相发展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起,各国着力发展教育体系,教育的发展成了政府行为,全球各地,无一例外。或者说,教育发展,基本上是一项“由上而下”的工程。

展开全文

朱永新:我是行动的理想主义者——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

“由上而下”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小的国家如新加坡,有一个非常精明的教育部和非常有效率的教育管理体系。又如芬兰,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成为全国的信念。但“由上而下”,却有一个贯彻到底的问题。新加坡比较能够贯彻到底,芬兰就存在各地学区参差的问题。在较大的教育体系之下,地区差异就更加严重。

中国的教育,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体系。没有政府行为,就没有中国教育的今天。国家的教育愿景、总体政策、具体措施,从中央政府的教育部到各级政府的教育部门,都在塑造中国教育体系的前路。

但“由上”易,“而下”却绝不简单。即使有精明的教育部,要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殊不容易。近年,世界对于教育的关注,集中在教育的素质与教育的公平。对于素质与公平,政府只能从体制的设计、资源的配备、质量的调控等着手。但真正的答案,却在于前线的教育工作者。

这方面,中国有一门独一无二的绝招——教研制度。世界各国的教育,有学校体系、有教师组织,就是没有教学体系。中国的教研制度,不只有贯彻政策落实的功能,而且还有研发、培训、评估、创新等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开放,各地难免也有参差,但教研机制仍然在“由上而下”的过程中,担任着关键角色。

程介明:教研,教育的宝藏

教育领域,有没有“由下而上”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是极少。“由下”,假如是指发生在前线的变革,到处都有。像美国,不乏民间的创新与突破,但往往只发生在个别学校,甚至在一个学区推广也不容易。这些创新和突破,往往也是短命的,或因领导人员的更替,或因资金的短绌,或由于种族问题的干扰无法延续。

在美国,还有不少民间的努力希望为教育出一份力。其中有很多是以资金带动的教育基金(例如盖茨基金)、专项教育的民间协会,以及大学(如哈佛、MIT)设立的各式改革模式。但这些模式都有覆盖面小、延续性低的特点。“由下”而“难上”,其中一个原因,是往往为了追求新颖,而急于做与现实相差太远的项目,很难看到实效。用中国话说,是难成大气候,对整体的教育影响极微。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用中国人的观点看,印度的教育,没有总体的愿景与规划,各地学校各自去奔。有下放(例如把资金绕过政府部门直接发放给母亲委员会)没有统筹,也因此诱发了全国各地的民间力量对口资助地方学校甚至失学的儿童。虽然也有零星的创新,但大多数是慈善救助性质。

以上不厌其详,旨在点出朱老师“新教育实验”的特点。第一,“新教育”是民间组织。第二,“新教育”在塑造新的教育风气。第三,“新教育”是在现存的制度里开展的。第四,“新教育”没有改变总体制度的意图。第五,“新教育”提出的方案和活动,朴素而易行,因此迅速得到推广。第六,“新教育”没有愤世嫉俗的怨气,没有哗众取宠的高调,也没有标新立异的噱头。

这些特点,都是前面提到的例子所没有的。既不是“由上而下”,不是来自政府的政策;也不是“由下而上”,没有“而上”要改变整个制度。而是深切了解到学校和教师的现实,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入手点,满足了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佳的学习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应试文化无孔不入的氛围下,“新教育”却可以让学校和教师取得可喜的进展,最终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朱永新老师简朴的“新教育实验”背后,却对未来的教育有宽阔的宏愿。他在《未来学校》里,描绘了学校教育发展的前景,与经济合作组织(OECD)关于学校教育的前景不谋而合,也说明朱老师的简朴实验,是伟大的、宏远的起点。我常常觉得,凡是做大事,一定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英文叫作“ThinkBig!StartSmall!”这正是朱老师“新教育”的写照。

朱老师的“新教育”,正是中国未来教育事业的端倪!

作者:程介明香港大学荣休教授

来源:《教育家》杂志社2022年12月刊第4期

林忠玲:教育麦田的守望者——新教育实验纪实

做最好的自己,未来因你而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五十讲)

访谈录 | 朱永新: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采访人|巫睿

来源|博鳌美育行动

博鳌美育行动,汇集专家观点,博采众长,以美为媒、美育未来,制作了《博鳌美育访谈录》,本期我们摘录了博鳌美育行动理事长、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关于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分享,并强调艺术教育、阅读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飨读者。

本期人物:朱永新,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

自2000年发起"新教育实验",20多年来探索素质教育的路径,通过提供校园和课外阅读与学习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其团队还通过提供新父母学校等家庭教育课程,以及与学生所在社区的积极互动,营造了更积极的家庭学习环境。

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2020年5月,获“2020年国际安徒生奖IBBY-iRead爱阅人物奖”。2022年12月4日,获得全球最大教育奖项、有教育诺贝尔奖之称的“一丹奖”教育发展奖。

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十六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日、韩、阿拉伯等十六种文字。主编有《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其中关于参政议政的建言集《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1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和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

博鳌美育行动采访朱永新教授

1

您创立新教育的宗旨是要倡导大家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享受教育的幸福。在您看来,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朱教授:教育生活顾名思义就是教育的生活,就是和教育相关的,我们在校园里的生活,在家庭里的生活,只要和教育相关,具有教育的意义,那么它就是教育的生活。

实行“双减”之后给了孩子们更大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张扬自己的个性,去展现自己的才艺。所以“双减”为我们艺术教育,为我们的美育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艺术品,人本身就是要有真、善、美的这样一个统一体,所以人是不能离开美的,人是不能离开艺术的。所以,我觉得过去因为时间压得学生比较紧,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去从事他们想从事的艺术生活,没有时间去吹、拉、弹、唱,没有时间去绘画,没有时间去阅读。我觉得双减以后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艺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美育。

而幸福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整个教育就是为了让人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教育就是应该让人拥有幸福的本领,幸福其实是一个本领,它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我觉得应该让人们能够真正的去拥有幸福。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觉得要让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孩子,所有的老师都能够拥有这样的一些基本理念,让孩子能够享受他们的学习过程,享受他们的游戏、挑战,享受合作,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的 Enjoy(享受)。他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包括智慧的挑战,包括做作业,如果学生用享受的心态去做就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所以,我们是鼓励去享受教育的幸福,其实生活并不缺少幸福,也不缺少美,我们缺少的是一个发现美的眼睛,缺少的是一种体验幸福的这样一种心情。所以我觉得双减以后,我们更应该倡导幸福教育的理念。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

您给孩子们创造了很多体验教育幸福的机会,包括您一直在倡导的阅读,为什么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件事?

朱永新教授:因为阅读是人的精神成长的最重要的路径。我曾经讲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因为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里,你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才能拥有。你只有和他们对话,那么才能逐步地让自己的精神能够丰盈起来,能够成长起来,能够丰富起来。所以,我觉得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最重要的路径,所有的一切,包括艺术,包括科学都离不开阅读。

朱永新:阅读搭建精神的天梯——我们一直在行动

3

您一直在积极推广艺术教育,包括发起博鳌美育行动,举办专业论坛、组织新少年艺术教育节等等活动。您认为艺术教育对人的成长有哪些作用?

朱永新教授:艺术教育是新教育这么多年来一直倡导的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们把整个课程分成生命教育和真、善、美4个大的板块。生命教育是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真的教育主要是智慧的教育,主要通过大科学、大人文去帮助孩子们去真正的拥有智慧;善的教育主要是公民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帮助他成为一个好的社会的人;而美的教育是艺术教育,帮助人真正的拥有一双艺术的眼睛,拥有一个艺术的心灵。

其实,艺术是发展人的灵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人称之为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所以,我曾经做过一个讲演,就是《艺术教育成人之美》,艺术教育是帮助人真正能够成长,能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路径。包括科学家,你们看很多大科学家也都是非常的喜欢艺术。每个领域其实都和艺术相关,艺术是形成人的通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所以真、善、美它是不可分割的。

通过博鳌美育行动举办专业性的论坛,其实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普及、推广、宣传全社会来重视艺术教育,重视美育。因为现在特别是过去在艺术教育的背景下,艺术教育是受到忽视的,很多学校也不开课程,很多地方也开不起课程。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论坛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起一个唤醒的作用。唤醒全社会来关注艺术教育,关注青少年,美育能帮助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美能够更好的成长,通过艺术能够更好的发展。

我小孙子上小学二年级了,他也在努力地在学艺术,前两天在写书法,书法好像也去准备去参展了,他也会写一些儿歌,我也希望他能够参加我们的艺术节,也能够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艺术并不是为了成为艺术家,也不是为了艺术的得奖,其实就是一种修养,一种素质,所以我们整个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朱永新:艺术教育为什么很重要?——美育之“重”,“重”在哪里?

采访人:巫睿

博鳌美育行动组委会秘书长

4

新教育非常关注教育性、广泛性,对于很多缺乏美育教育资源的偏远地区的学校,在开展艺术教育方面,你们会提供哪些特别支持和安排?

朱永新教授: 在新教育我们有一个新教育的基金会,就是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它的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支持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相对教育资源,包括艺术教育资源不够的区域得到比较好的资源。包括我们这次艺术节也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的活动,也开展了帮助乡村地区的学校做艺术教育示范课的活动,包括我们也在各种工艺的领域鼓励大家来支持我们的艺术家的公益课程,鼓励大家来支持大手拉小手的这样一个活动。因为,的确在农村地区既缺音乐艺术的教师,又缺艺术的资源,所以我们特别需要把特别的爱给农村的孩子,给边远地区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去推进的原因。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生命叙事集锦|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向上成长,向新而行,向世界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营造书香校园|美文案例集锦——阅读改变人生,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教师生命成长与专业发展美文案例合集——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特别推荐:新课标、新课改、新教法学习资料合集——仰望星空,守望田野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