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小鸟天堂”:为过路高铁按下静音键,村民变身护鸟人_小鸟_天堂_湿地

白鹭。

国家级保护动物

鹳形目、鹭科。白鹭是珍稀物种,湿地环境好坏的重要指示生物。我国有鹭科鸟禽20种,以白鹭属最珍贵。

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

云南野象推开农户的门,也推开互联网世界大门。红隼飞过紫禁城上空,50多种猛禽与北京2000多万人朝夕相处。网红猴子流浪在南京街头,在校园散步,看看春天的樱花。

此刻,动物正在城市边缘,摸索着进入人类世界的路径。而那些已经安稳扎根在城市一隅的,人类又该如何共处?江门新会的“小鸟天堂”,百年的榕树和万只鸟雀,或许可以提供一个仍在摸索中的样本。

展开全文

“小鸟天堂”中独木成林的百年榕树,成为鹭鸟栖居的家园。

调查

信仰拖不住经济“狂飙”,水泥森林下“天堂”告急

2022年8月18日,清晨7点22分。船篷迎头撞上几缕榕树的根须,头顶发出一串沉闷地响。船驶入秘境,我不敢出声。鸟的天堂近了。

1933年,年轻的作者巴金南下广东,途经江门新会,留下一篇散文《鸟的天堂》,南国之美令无数读者神往。51年后,病榻上的巴金亲笔题写“小鸟天堂”,这个“新会八景”之一从此得名。

满哥把马达关了,船桨停了,电子产品的轰鸣没了,湖面瞬间安静下来。我们坐等鸟来。

在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下称“小鸟天堂”),鸟是这片天堂的主角。

“15目35科105种,鹭鸟是最多的了,白鹭,夜鹭,池鹭,苍鹭,牛背鹭……”上船之前,小鸟天堂国家湿地管理处主任古兆方,向我细细数了一遍这里的主角们,“白鹭也分三种,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

“2016年,我们做了本底调查,鸟类总数105种。”广州林猫自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承担“小鸟天堂”生态监测工作的赵顺解释说,所谓本底调查,也就是说历史曾经记载过的鸟类,已经有这么多种。2020和2021年,赵顺和团队又做了两年的湿地生态监测,记录到鸟类93种。“相比曾经的本底数据,新记录的鸟类多了25种。比如小鸦鹃,红脚田鸡,青脚滨鹬。”

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白鹭正在滩涂觅食。

“小鸟天堂”中栖居的池鹭。

古兆方说,这里是候鸟越冬的理想地带,高峰期能住下35000只左右的鸟。

它们起初都是冲着一棵树来的。的确是一棵,如今已经403岁的古榕树。相传古榕岛,原是河沙冲积成的一个小泥墩。明代景泰年间,天马村连年发洪水,村民用船载泥沉落河中,叠土成堆,拦截河水,后来逐渐冲积成洲。当时有农民在土堆上插了一根榕树枝系船,第二年,榕树枝长根、发芽,逐渐生长成林。

“后来,榕树越来越大了,浆果就吸引了鸟和鱼。”满哥就是古榕岛旁的天马村人,“护鸟护树,在天马村是有讲究的。这是我们老一辈一代一代传的规矩,我们村把这些鹭鸟当作神鸟,而且古榕树也是我们的风水树了,有种人财两旺的感觉。”

天马村的陈氏宗祠称“务本堂”,位于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西北角,二者直线距离不足两百米。祠堂横梁、门楣等多处都雕刻鸟儿。陈氏族谱也有明确的记载,“若扰鸟伤鸟者,勿论老少贵贱,皆以亵神者大逆不道治罪”。

朴素的信仰没有拖住经济的“狂飙突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会的工厂野蛮生长,食鸟市场崛起,在利益的引诱下,生活水平低下的村民开始疯狂捕杀各种鸟类。

水泥森林包裹下的“小鸟天堂”告急。

赵顺正在观测“小鸟天堂”中的鹭鸟。

90年代初,天马村人决定拿回“小鸟天堂”的管理权。1997年,市政府制定《新会市保护小鸟天堂雀鸟暂行管理办法》,终于用立法途径明确了保护小鸟天堂的路径。会城等8个镇成立了保护“小鸟天堂”雀鸟领导小组,组建了护鸟巡逻队。他们在“小鸟天堂”北面放活鱼饲养雀鸟,在岛上重新种上榕树、木棉树等植物,查酒楼,缴民枪,“等鹭鸟回来”成了村民们共同的愿望。

一如此刻的我们也在等鸟来。

“小鸟天堂”中,百年古榕,鸟儿飞翔。

8点33分,天空飘起细雨。眼前的榕树枝里,夹着一根夜鹭亚成体的羽毛。也不只有绿色,岸上的朱槿花红得热切,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有白色身影从暗绿的枝桠间一闪而过。我们开动马达,马达搅动水波,水波搅动沉寂。

船动鸟起,惊起一滩鸥鹭。

从枝头,从竹林间,从滩涂地。它们起飞,一只接一只地起飞。展翅,以我们人类不曾拥有的姿态,盘旋二字从书面浮在眼前。

“小鸟天堂”中,一只白鹭展翅飞向天空。

扩展

从15亩到4119亩,从一棵树开始的故事

下午1:40,我们再次登船,巡护队的工作也开始了。两人一只木船,一人撑篙,一人用网打捞古榕岛附近水面的垃圾,桥上的孩子好奇地趴着看。

水波粼粼,阳光被水面折射投上叶片,古榕树也变得灵动可爱起来。叶子上的光影晃动,似乎生命的脉动正在枝干间传导。榕树的气生根恣意漂荡在水上,大把大把地,昭示着树木藏不住的年龄。

赵顺记得,上次登上古榕岛做科考,他和同事都要全副武装。“有蛇,要穿水鞋才行。毕竟是400多年的岛了,平时没人上去,根本没有路。”

眼前这棵403岁的古榕树,占据一整个岛屿,百年来挤走了其他想要上岛扎根的树木,终于实现了独木成林的可能。

如今这棵古榕树,生根在江门新会区地价最高的地方。小鸟天堂国家湿地管理处负责宣传科教的王国丽告诉我们,“小鸟天堂北边,现在是我们经济实力最强的板块了。”这里是新会区的枢纽新城,附近楼盘直线距离4公里的位置,均价1.1万元。夹在一片新兴楼盘和工厂间,这里成为了整个新会地价最高的位置。城市中心,高楼为邻。如何庇护这15亩的百年榕树和万只鸟雀,成了这片湿地管理者需要直面的问题。

“我们是从一棵树开始的故事。”王国丽指了指墙上的“小鸟天堂”保护范围逐年变化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纳入保护的这15亩地,到今天的4119亩。我们希望能把小鸟找吃的地方、居住的地方、嬉戏玩耍的地方,全部纳入保护范围。所以你们看到现在保护区的造型是很特别的,其实就是沿着小鸟的觅食的廊道去规划的。”

路过“小鸟天堂”的高铁加上了全封闭声屏障。

保护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意味着“小鸟天堂”守住了

上世纪90年代,保护区从榕树15亩保护范围扩大到200亩。

2002年底,天马村与新会圭峰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合作,成立“小鸟天堂”旅游公司,尝试走出一条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之路。把陆上部分地区改为湿地,水域面积扩充了400亩,200亩变为600亩。

之后的一次扩域是在2011年,古榕岛东南侧的天马中学搬迁。“把学校还给了湿地,现在变成了一个监测和科研场所。”2016年12月,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保护范围也扩大为如今的4119亩,次年成立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管理压力也与之俱增。“就是一句话,环境好,鹭鸟就回,环境差,鹭鸟就走。”这是古兆方这些年工作积累的经验。

独立枝头的白鹭。

由于整个英洲海上游和“小鸟天堂”的水系是全部连通的,因而常有海洋垃圾会流进小鸟天堂。于是在三年前投入4.7亿,对流经“小鸟天堂”有关水域都整治了一遍。对附近的三个村投入3600万元对村民生活污水整体收集,建了14个收集点,每天收集污水超过2000吨。

“环境整治,水域整治,这也是我认为保护‘小鸟天堂’投入最大的工程了。”

“小鸟天堂”地处新会区,以新会陈皮闻名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新会柑的大量种植。保护区周围,有种植就有农药和施肥,就会有人为活动干扰小鸟的可能。“在保护区附近只能施什么肥,只能在哪里种,这都需要挨家挨户跟农民们沟通。”保护区沿途,古兆方和同事立了很多信息牌。“现在我们旅游公司这块七成都是天马村人。你可以理解为,整个天马村都是护鸟队。”

巡护队在水面清理垃圾。

2018年7月1日,深茂铁路江茂段建成通车,结束了粤西地区不通高铁的历史。但受选线条件限制,铁路途经“小鸟天堂”的最近距离仅600米。国内专家认为,当噪音24小时超过50分贝、巢内噪声最大超过60分贝时,将对鸟类繁殖栖息造成影响。而深茂铁路施工期多台设备同时施工情况下,至“小鸟天堂”规划边界最大噪声影响将超65分贝——这对鸟儿的栖息生态将带来直接影响。

“鸟最怕两个东西,一个是声音,一个是灯光。”古兆方想象过那样的画面——夜间的高铁轰鸣而来,带着刺眼的白光。他不知道鸟怎么才能不害怕。

古兆方回忆,“专家论证了大半年,要给这段经过‘小鸟天堂’的高铁加一个罩子,把噪声给挡住。”2017年12月15日,深茂铁路全球首例全封闭声屏障全部完工——2公里,当地政府出资1.87亿元,为飞驰而过的列车按下“静音键”。后期检测数据显示,全封闭声屏障降噪达25分贝以上,仅比修建铁路前增多了0.2分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小鸟天堂”守住了。

“小鸟天堂”中栖居的鹭鸟。

规划

建科普基地,坐在“小鸟天堂”再想一想《鸟的天堂》

下午4点半,我们下船,行走在景区广场,游客零星。

“我们和广州的海珠湿地差远了。基础设施是很陈旧的。很多人觉得没来之前很想来,来了之后很失望。”王国丽说。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想保持湿地公园的‘野趣’,所以也没那么精致。”赵顺想起园区里那棵403岁的古榕树,一切保护行为的起点,“目前在申报资金。”

古兆方和同事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除了把园区做漂亮点,他还想多开拓一些湿地的教育科普功能——也许这是一个能把人留住的办法。他有一个计划:“想做一个‘科普学校’,钱也已经到位,主要是针对3-16岁的学生,教育还是要从小抓起来,让大家有个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生态理念。”

他还有更大的野心,打造“小鸟天堂”成为4A景区。

回望“小鸟天堂”一路的保护,这终究是一个大政府的问题,但也关乎个体的微小努力。“我觉得这么多年,山也还绿,水也还青,树也更大更美,这是城市里难能可贵的地方。生态保护是没有回头路的。”王国丽说。

19点32分,我们启程返回。昼夜交替,白鹭回巢,夜鹭出巢,百鸟齐飞,令人感到盛大而壮阔——在鸟的日常行为里,在水泥森林的缝隙里,人类短暂地汲取生命的感召。沉默的古榕树长得漫不经心,我们似乎才是转瞬即逝的那一个。而今好在我们有着同样的目的:留住“天堂”。

“下次你来了,可以慢慢走。我们就坐在‘小鸟天堂’,再想一想《鸟的天堂》。”古兆方说。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徐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