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2月26日讯(通讯员 杜明彦 黄玉林)2月24日,初春的滇东大地万象更新。在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后山村委会小箐村,刚完成生猪交易的李丽芬笑容盈盈。当天,曲靖市区的屠宰场老板慕名来到她的养殖场,购买了15头猪,为李丽芬创造了5万元的销售额。
在小箐村,李丽芬是出了名的养殖大户。50岁的她,在村里办起了德隆生态养殖场,年均出栏生猪200多头,销售额90多万,去年一年,单利润就挣了30多万。
“我能够操持这么大的产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离不开供电部门的给力工作和辛勤付出。”李丽芬说,她的丈夫和女儿、女婿,都常年在外工作,养殖的活计几乎压在她一个人肩上。同时,他还要照顾70多岁的父亲。
她的家中,购置了1台11千瓦的大型配料机、2台钢磨和3台切碎机。李丽芬告诉笔者,数百头的牲畜,每天要500多公斤食料。借助于各种电动机器,她和2名工人,每天1个小时不到就能加工出牲畜所需的食料,整个喂养过程也只需1个小时。从早到晚,花在牲畜喂养和畜圈清理上的时间总共不超过5个小时。
“有了机器,很多活计都变得很轻松。”李丽芬以配料机举例说,之前进行玉米面加工时,需要人力把玉米粒用袋子装好,抬了倒在机器里。即便是青壮年男子,加工完后都会疲惫不堪,而现在,只需把包谷粒倒在机器旁边,配料机就直接把包谷粒吸上去,不仅加工成包谷面,还和糠、草等搅拌,出来后就是可以直接投喂的食料。
对于李丽芬而言,电力的重要性不仅于食料加工。德隆生态养殖场里,养殖有数十头母猪。小箐村海拔1870多米,冬季,刚出生的猪崽都需要保暖。为此,养殖场建了10多个保暖房,里面配置有电暖灯,初生猪崽需要在保暖房里持续保暖25天左右。
“有了电力保暖,猪崽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否则,30%都达不到。”李丽芬说,每个冬季,养殖场都要下崽100多头小猪,单单电力保暖这一块,就为她保住了5万多元的收入。
对李丽芬而言,电力供应一天都不可间断。而自从她把养殖场搬到小箐村以来的3年多时间里,停电超过半天的情况从未发生过。
“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得益于供电部门的辛勤付出。”李丽芬说,由于小箐村海拔高,冬季常有冰雪天气。每到这时,供电所都要组织人员,对村里和通往村里的线路进行巡视,及时消除线路故障隐患,保障了村里电力的正常供应。“好多次冰雪天气,全村人都呆在家里的取暖器旁,但我都看见供电所的师傅在冒雪巡线。”
电力工人到养殖场了解用电需求 。
李丽芬养殖场里的生猪 。
责任编辑:周忠群
(电头条专注行业新闻热点,传递世界能源正能量,欢迎关注订阅,转载请注明电头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