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利聆:蒋纬国私生子之母,60年苦等,晚年只得到3000元赔偿_金冠_蒋纬国_梅兰芳

施利聆的丈夫程金冠

1995年,一本名为《蒋氏家族秘史》的书在中国档案出版社正式出版。

施利聆是在偶然的机会下,看到这本书的。起初翻阅这本书,只是想要从中“窥探”出那位故人的一些细碎往事。

令她没想到的是,她与蒋家二公子蒋纬国的那段“情感纠葛”,居然真的被“收录”到这本书里。

只是……施利聆看着书上那所谓的自己的“结局”:早已离世!

明明她还好好地活在世上,作者因为查不到她的相关踪迹,便直接“昭告天下”,声称她死了?

这让施利聆非常气愤,索性一纸诉状,将作者王炳林、贾兴权、吴文革、朱寒冬及发行方中国档案出版社一并告上了法庭。

施利聆清楚,随着这场诉讼,她与蒋纬国那段“尘封多年”的荒唐情事,便会被堂而皇之地“暴露”在大众面前。

这无异于掀开了一块“遮羞布”,任由世人指点她过往的荒唐与过错。然而,人至晚年,这些世俗的眼光她都看淡了。

或许在她内心深处,是渴望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将那段“遗忘”在时光深处的往事,拿出来“回忆”一下的。

她是心有不甘的。毕竟,曾经是那样心动深爱过,最后却全都被辜负了!

展开全文

图右为程金冠

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为中国带来了一道新的曙光。在曙光背后,是无数革命者前赴后继牺牲的身影。

五岁的施利聆尚且不明白这场“革命”对国家民族有什么非同凡响的意义,唯一清楚的便是,她的父亲“牺牲”了!

身为革命者的后人,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捕。小施利聆只能被迫逃离辗转,甚至从姓谢改为了姓施。

最后,施利聆跟随家人去了上海,那里有她的大姨可以投奔。到了上海,施利聆颠沛流离的童年,才算正式稳定下来。

彼时她的大姨刚刚结婚,大姨夫冯耿光很有本事,是当时极为出色的留学人才,还是北方革命军的代表人物。

除此之外,他跟银行,商界,政界都有关系。就连袁世凯一党的军阀都对他甚是器重。

晚年时期的施利聆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民国政府成立。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冯耿光自然而然就得到了重用,由他主持国内经济事务。之后,因为能力出众,再次被中国银行委任,成为了中国银行的行长,一手掌控着国内重要的金融事业。

所以,施利聆一家人的“投奔”,可以说是来对了!

冯耿光和妻子感情很好,爱屋及乌,也很是喜欢施利聆这位小外甥女。施利聆的人生,也进入到了最温馨富足的时期。

施利聆生的可爱,懂事听话,嘴巴又甜。很快,就成为了冯耿光夫妇疼爱的对象。

冯耿光听戏,更是梅兰芳先生的忠实“粉丝”。所以,时不时地便要去戏院听上一曲。

梅兰芳

久而久之,冯耿光就跟梅兰芳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冯耿光的耳濡目染之下,施利聆也爱上了戏剧。

为了满足小外甥女的喜好,冯耿光将她介绍给了好友梅兰芳。

施利聆激动不已,生怕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讨先生的喜欢。好在,梅兰芳这个伶俐可爱的小姑娘观感极佳。

知道施利聆喜欢戏剧,偶有闲暇的时候,还会亲自教上她一些唱戏的诀窍。

两个人虽然没有明确的师徒名分,却也有些师徒之实。施利聆私心里,完全是将梅兰芳当做自己的老师的。

当时她正在苏州女子中学读书,一旦学校放假,她就会和姨夫一起去拜访梅兰芳先生。或是听戏,或是讨教。

程金冠的报道

总之,在京剧大师的指点之下,施利聆学得了一身唱戏的好本领。当时学校的同学和家中的长辈,都为此夸赞过她!

只觉得她小小年纪,生得漂亮不说,唱戏还好,将来说不定会有一番大造化!

而后来,施利聆也确实因为戏曲,邂逅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1931年,因为各地军阀混战,再加上南方连夜的暴雨“袭击”。整个长江沿岸一带的百姓饱受苦楚,流离失所。

百姓最终都沦落为了“难民”,一路逃亡到了上海,希望可以谋取新的生路。

如潮水般的难民一下子涌入上海街头,如何妥善安置他们,成了上海政府迫在眉睫的难题。

身为中国银行总裁的冯耿光自然不能毫无作为,为了安置这些受难的百姓,不得不到处筹集善款。

能够提供大量资金支援的,只有上海当地的企业家们。冯耿光和其他同僚们商议之后,便决定召开一场募捐大会。

通过号召上海各行各界的社会名流,达到募捐的目的。只是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企业家参加募捐大会,成为了一道新的“难题”。

最终,还是杜月笙同冯耿光表示,愿意在募捐大会上登台演出。

青帮大佬,“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要亲自登台演出!

这当真是最吸引人的“噱头”了!只是,还缺了一些什么?

“美人,对,美人!”

杜月笙指名道姓,在他上台表演的时候,可以让“施四小姐”一道出演压台戏。

“施四小姐”自然便是施利聆了。在被大姨夫告知,要和杜月笙一起搭戏演出的时候,施利聆既惊喜又忐忑。

她清楚,这场演出若是顺利,一定能帮助政府募集更多善款。她也可以因此“一戏成名”,成为上海最炙手可热的名媛。

于国于己,这都是一件有利无弊的大好事。施利聆自然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所以便越发用心准备这场演出。

蒋纬国

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梅兰芳先生的指导下,施利聆的唱功进步飞速。

等到演出那天,一场《四郎探母》博得了满堂喝彩,一举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作为女主角的施利聆如她料想的那般,一炮而红!

她也因为这场演出,成为了上海滩的“女神”人物,追求他的富家公子数不胜数。其中就有富商之子程金冠。

程金冠除了家境优越,他本人也相当的优秀。当时民国时期的运动界,一直流传着“北刘南程”的名号。其中的“南程”说的就是程金冠。

他正是东吴大学闻名的短跑运动员,曾在远东运动会和全运会上取得过优异成绩,是民国有名的“体育明星”。

程金冠对演出台上的施利聆一见钟情,等到募捐会结束后,他便主动找到了施利聆,希望两人的关系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施利聆的儿子

施利聆正是春心萌动的年纪,面对这样阳光帅气又多金的追求者。动心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两个人郎才女貌,很快便陷入了热恋。

1933年,施利聆和程金冠结束了两年恋爱,在上海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礼是由大姨夫冯耿光一手操持的,两家都是上海有头有脸的家族。因此受邀出席婚宴的都是上海滩的各界名流,这场婚礼可谓是盛极一时。

对晚年时期的施利聆而言,那场盛大的婚礼如同童话般美好梦幻。她也从懵懂的少女,蜕变成了人妻。

在所有人眼里,她的后半生必会夫妻恩爱,一生富贵顺遂。然而,这一切都随着一个叫蒋纬国的男子的出现,彻底沦为了“泡影”。

图左为施利聆

婚后,施利聆没有生活的压力,也不需要外出工作。便全心照顾新出生的儿子,和支持丈夫的运动事业。

闲暇的时候,程金冠也会带着爱妻去参加各种好友聚会。将妻子介绍给他的亲朋好友们。

一切都是那样的正常,直到一次展览参观活动。

“哎,你看,那个人是谁?”

施利聆跟着丈夫并肩行走,注意到一旁的男子始终悄然注视着她。他生的高大英武,穿得也格外绅士得体。

不知为何,在触到他黑沉沉的眼眸时,施利聆有些说不出的慌乱。为了掩饰自己的异样,也为了满足心底的那份好奇,她忍不住戳了戳丈夫的胳膊,悄声询问。

程金冠顺着妻子指的方向看过去,顿时恍然大悟。

“他呀,他是蒋家的二公子蒋纬国。”

施利聆一家人

“哪个蒋家?”

“还有哪个蒋家?”

是了,施利聆心说,如今还有哪个蒋家?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男人的名字,心中异样更甚。

只是还不等她掩盖情绪,丈夫便带着她来到了蒋纬国的面前:“许久不见了,老同学,介绍一下,我的太太,施利聆。”

施利聆握住对方递上来的手,目光对上,手很快就分开了,两个人都有些心虚的移开了视线。

女人的直觉告诉施利聆,眼前的人,看她的眼神绝非是在看一个“朋友妻”。这让她的心跳又加速了几分,一种难以言说的羞涩和窃喜油然而生。

她知道这样不对,却无法压制。一场参观会,两个人再没有其他的接触,可暧昧的因子却牢牢“萦绕”在他们之间。

这次之后,蒋纬国便成了程家的常客。

随着见面的次数增多,身为女主人的施利聆也不可避免的跟蒋纬国熟络起来。

施利聆

她觉得,这个男人和她的丈夫是完全不同的人。每当他用炙热而不加掩饰的眼神望向她时,她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慌乱羞恼过后,却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悸动。这是她在丈夫身上,从未体会过的感情。

施利聆隐约意识到,她很可能爱上蒋纬国了。而蒋纬国对她的心思,更是昭然若揭。

又一次聚会,蒋纬国说要将她介绍给自己的养母姚冶诚。施利聆知道她应该果断拒绝的,却不知为何,最终还是跟着他一起到了姚冶诚的面前。

“这位是我的朋友,施小姐。”

这样的介绍似乎并不出格,可他们是因为程金冠相识的,一个是好友,一个是妻子。如今脱离程金冠,直接以朋友相称,背后的意思不言而喻。

姚冶诚作为养大了蒋纬国的人,如何看不出养子的心思。而施利聆的态度,而让她坚信这并非蒋纬国一厢情愿。

程金冠纪念照

姚冶诚便开始频繁邀请施利聆来府上做客打牌。

接到邀请的施利聆本能要拒绝,可又实在不舍得。再加上当时丈夫在全力备战1936年的奥运会,根本无暇顾及她。

施利聆最终还是参加了姚冶诚的“太太牌局”。

见面的机会增多,蒋纬国对施利聆献殷勤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久而久之,施利聆的心忍不住动摇。

没多久,程金冠便出国去柏林参加奥运会。

为了帮助他顺利出国,蒋纬国协助他办理通关文书,准备经费。可谓是忙前忙后,出钱又出力。

程金冠为此感动不已,只觉得蒋纬国和自己兄弟情深。想到离国之后,家中没人照顾,程金冠便拜托他照顾妻儿。

蒋纬国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

施利聆

程金冠放心的出了国,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走,他最信任的兄弟和最心爱的妻子,联合起来给了他“致命一击”!

程金冠去了德国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了训练和比赛当中。再加上通讯技术不发达,送样家中的书信寥寥无几。

这让施利聆十分委屈,也越发的寂寞。于是,蒋纬国便有了“可乘之机”。

姚冶诚的邀请越发频繁,施利聆也不再拒绝。她心中好像有一只疯狂的“野兽”,即将冲破良知的“底线”。

可她却无力管控。也不想压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步步的“沉沦”。

直到蒋纬国邀请她留宿,施利聆没有拒绝。一切,彻底走向了“毁灭”的方向。

施利聆每日沉迷在蒋纬国的甜言蜜语里,这是一心沉迷体育的丈夫很少会说的话。

她心中对程金冠越不满,对蒋纬国就越深爱。情感和道德的天平,都彻底倾向了蒋纬国。

在程金冠外出比赛的日子里,施利聆和蒋纬国开始了明目张胆的“同居”生活,毫不避讳的“偷情”。

等到程金冠回国的时候,施利聆已经怀上了蒋纬国的孩子。

不知真相的程金冠误以为孩子是他出国前便有了的,等到孩子出生便为他取名“程于杰”。

图右为蒋纬国

施利聆对丈夫万分愧疚,却没敢将真相告知。

因为蒋纬国离开了。离开的时候她苦苦哀求,蒋纬国同她保证五年之后, 一定会来娶她。

施利聆压住良心的谴责,一边同丈夫“做戏”,一边等蒋纬国履行诺言。

可没等蒋纬国回来,程金冠便从旁人那得知了这桩不堪的“丑事”。

施利聆自知无颜再祈求原谅,便提出离婚。

程金冠却不愿意,她有多爱施利聆,就有多恨她。与其放她离开,他宁愿彼此折磨。

蒋纬国

为了报复她,程金冠也出轨了舞女。并将她带到家里来,开始了畸形的“三人行”婚姻。

施利聆无可奈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情人”身上。

却于1944年得知,蒋纬国风光迎娶了石静宜。

她万念俱灰,至此方明白昔日的山盟海誓,不过是一句空许约罢了。而与程金冠的婚姻,更是让她身心俱疲。

解放后,施利聆和程金冠终究还是离婚了。

她离开了伤心地,独自将几个孩子抚养长大。心中却始终忘不了那个曾经承诺会娶她的男人。

她等待了六十年,深爱了六十年,怨恨了六十年……

到最后,能证明他们相爱过的。却只有一本虚假不实的密传,以及法院判决的3000块钱赔偿。

何其唏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