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众人人打卡松山湖,他们去看什么?_东莞_松山湖_城市

最近许多人汇聚松山湖,究竟是为什么?

原来是又到黄花风铃木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金色花朵,真的太美了!

摄影:张麻子/小红书

这里可以说是东莞又大又美的“金色森林”,放眼望去一整片,都是金黄色的花海,十分震撼,引得大家纷纷前来打卡。

摄影:一拍/小红书

展开全文

但大家前往松山湖又或是东莞,理由还有很多!

这里有流淌着岁月印记的小镇长街,还有彰显年轻活力的繁华商圈。

梁钟洛 摄

东莞,濒临珠江口,大湾区城市群中名副其实的“青春之城”,青年群体(16-35岁)总人数为575.34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42.13%。

一条过 摄

青年人口流入率位列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东莞,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年轻人?为什么深受年轻人喜爱?

东莞,潮流

全世界超过85%的潮玩,由东莞制造。2021年中国潮玩市场总规模约384亿元,而东莞仅规上潮玩企业的总产值就超过了100亿元。

东莞制造的潮玩 图源 :《东莞能造》

除此之外,咖啡、茶饮文化已成为东莞潮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东莞每千人就拥有茶饮店1.42家,密度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林华港 摄

东莞,宜居

一个城市幸福感高,生活质量自然不会低。东莞已经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市域森林覆盖率为37.4%,有数据显示,东莞的公园广场数量超过1000,是全国数量第一的城市,周末去踏青、露营非常便利。

年轻人在露营

目前,东莞共建立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5个,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小镇11个,森林公园年迎客逾2500万人次。

黄志鸿 摄

东莞,能造

提到东莞,怎么能不提制造业?

图源 :《东莞能造》

“东莞制造”驰名中外,全球每3件玩具就有1件产自东莞,每5件羊毛衫就有1件产自东莞,东莞一年生产三四亿台智能手机,全球25%的智能手机都是来自东莞,就连电影《流浪地球2》的耳机、宇航服、MOSS等都是“东莞制造”。

图源:《东莞能造》

不止于“制造”,向“智造”迈进。作为“双万”城市,东莞锚定高质量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定位和城市特色,华为、OPPO、vivo等智能终端企业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率先成为万亿级先进制造集群,散裂中子源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松山湖科学城添加“强劲大脑”。

图源 :《东莞能造》

东莞,爱才

东莞城市精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开放和包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创业、工作。

东莞连续多年荣获中国重点城市包容度排行榜第一名,去年,东莞还入选了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东莞吹响“是人才,进莞来”的号角,连续八年高规格举办的人才主题周活动,为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出台各类人才补贴、奖励政策,以最大诚意吸引海内外人才齐聚东莞、共谋发展。

东莞就是这么一座包容、创新又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城市,不仅吸引年轻人前来发展就业,也吸引各类“国字号”盛会落地举办。

近日,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在松山湖科学城举办,这是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首次在大湾区召开的科技盛会,同时也意味着,又一个“国字号”的盛会落户东莞,更为松山湖科学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多国字号盛会“钟情”松山湖,汇聚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松山湖区域创新能力持续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图源:创新松山湖

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科学大装置、大平台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增长到30家,华为终端、生益科技等一批科技型企业纷至沓来,松山湖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3.93%提升至15.28%。

图源:创新松山湖

松山湖开放的创新生态、浓厚的创新氛围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松山湖集聚了超过50位院士专家和400多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

图源:创新松山湖

本科学历以上人才占总就业人口近50%,平均就业年龄仅29岁,为天下英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图源:创新松山湖

每当问起在松山湖工作的青年为什么喜欢松山湖,自然环境优美是最常听到的答案之一,拥有悠长的湖岸线的松山湖生态景区,8平方公里的湖面、6.5平方公里的湿地、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270公里的生态绿道,城野互联,城湖相生,整个松山湖就是一座“大公园”。

图源:乐享松山湖

科技创新、爱才惜才、环境优美,一张张松湖名片就是国字号盛会、高端人才“钟情”松湖的重要答卷,本次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聚集了全国一大批“科技大神”,他们前来松山湖打卡,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东莞做了些什么。

2月22日-2月25日,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在东莞举行,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与松山湖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双方共同打造的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揭牌。

在“科·创·汇”青春对话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和汪卫华结合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经历和专业知识领域,分享了他们科技报国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陈和生上台,做《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主题分享。他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既能保持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定力,也能刻苦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好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机遇为国家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通了前沿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吸引了一批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未来,欢迎更多年轻同行的加入,一起在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做更多的探索。

还有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以科技报国精神为主题,结合个人成长故事展开青春对话,在“科技共山水一色”的松山湖魅力中,围绕“探索·元宇宙新生态”“融合·生物科学+”“改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碳中和技术发展”四大主题开展系列高端平行论坛以及“科创+”东莞行“科技迎春”欢乐跑等活动……

一次刷新对东莞认知的活动,未来的院士或许就孕育在这群青年科学家里,松山湖科学城或许就因这一次的走访,寻找到潜在的合作伙伴,寻找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契机,以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一国家战略的发展,科创新城,再领春潮,东莞已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从春天出发,向胜利进军。

来源:东莞发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