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多场马拉松赛事扎堆开启,“跑马经济”逐步复苏_马拉松_赛事_溧水

视频加载中...

趁着春暖花开,跑起来!3月26日是周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半马、全马比赛场次多达26场,超30万跑友踏上马拉松赛道。其中,江苏就有3场,分别是苏州马拉松、南京溧水马拉松、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对于很多城市来说,沉寂三年后,趁着这个春天搞场马拉松赛事,既给跑友们带来一场狂欢盛会,同时也给正在复苏中的城市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各地马拉松赛事强势复苏,这背后的“跑马经济”更是备受关注。

△选手风采 浦口马拉松主办方供图

△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 通讯员供图

赛事扎堆,跑马爱好者开启“周末马拉松”模式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是许多跑步爱好者向往的打卡点,每年马拉松赛事都不少。除了浦口马拉松、溧水马拉松,4月9日,2023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2023南京江宁大学城半程马拉松将同一天开赛;4月16日还将举行2023南京江岛半程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场全民运动,全国各地都有赛事。三四月份,江苏有20多场马拉松赛事。只要想跑能跑,从现在开始,跑步爱好者可以开启“周末马拉松”模式。其中,马拉松赛事撞日子的也不少。比如4月9日,还有2023淮安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

展开全文

△选手在浦口跑进山水中 浦口马拉松主办方供图

由于赛事扎堆,各地主办方也精心策划,提前预热,凭借亮点特色开启“抢人”模式。比如:浦口马拉松赛事首次叠加了全马、半马和mini马三个项目,并以“返‘浦’归真·跑进山水”为主题,向跑者传递着“运动不衰,健康不老”的体育理念。又如:2023南京江岛半程马拉松,线路环江岛设计,将引领跑者奔跑于生态岛,既能感悟长江文化,又能饱览江岛风光,很是吸睛。

对于跑者来说,好的赛道很有诱惑力。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柳明感觉这个春天非常充实。他参加了3月19日的浦口马拉松,接下来还将参加4月2日的石家庄马拉松。柳明坦言,自己喜欢在家门口南京跑马,也喜欢到外地跑马。“可以顺便去旅游,看看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尝尝各地美食。”柳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今年报名了多场马拉松,不过有的撞日子,只能参加一个;还有的运气不好,没有中签。他说:“这很正常,报名成功的,我会尽情享受跑马的乐趣。没有报名成功的,我也能通过直播等方式感受赛事盛况。”

“跑马经济”逐步复苏,承办赛事的公司忙完一场接一场

跑一场全马,爱上一座城。于跑者而言,马拉松赛事是考验跑者体力和耐力的终极考验,是超越自我舞台。于城市而言,马拉松是一张最直观的城市名片。溧水马拉松赛场上,南京市外选手超6200名,占比近6成。当天,许多溧水本地人、在溧水工作的外地人也纷纷赶来观赛,感受家门口的盛会气氛。

△选手奔跑在芳香中 溧水马拉松主办方供图

外地选手来参赛,需要住宿、吃饭,可以很好的拉动当地消费。同样,马拉松赛场上,需要统一的赛事服装、沿线补给、医疗保障、志愿服务等。如今,马拉松赛事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背后的商业价值也在不断提升。这个春天,既属于赏花踏春的游客,又属于跑步爱好者。

△南京跑步爱好者 铁姑娘训练营供图

作为铁姑娘训练营的负责人,王小建最近特别忙,她欣喜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最近又拿下了一个运动品牌的服装代理。这对团队的后续发展非常有益。“最近马拉松赛事很多,我们训练营也有很多人报名。”她说,训练营在周六成人健康跑的基础上,增加了周日青少年训练营,旨在促进青少年发育成长,把跑步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苏州马拉松 赛事主办方供图

3月26日,苏州马拉松的顺利结束,意味着南京魔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魔盒”)团队上一阶段工作的完成。不过,他们紧接着又要转场投入到4月9日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的工作中。魔盒是南京仙马赛事的承办单位,也是唯一的赛事运营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仙马自2017年开始办赛以来,实现了每年的稳步升级,连续3年实现了从铜牌赛事到金牌赛事的提升,2021年仙马升级为世界田联标牌赛事。2020、2022年因疫情未能如期举办,对赛事的持续性品牌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在赛事的停滞期,魔盒深入探索智能化在马拉松领域的应用,将为仙马注入新的元素。

这个春天,马拉松赛事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一场一场启动,让魔盒对马拉松赛事恢复的前景十分看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马拉松赛事运营方面,他们未来将更加注重在选手服务、安全保障、智能科技、环保方面的创新。比如:在智能科技方面,为确保每一场赛事中,选手能够安全完赛,公司全面引入国内先进的智慧赛事一体化服务平台,为赛事高效运营、决策优化和选手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马拉松赛事已恢复八成左右,赛事品质优化进程提速

今年是实施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后的第一个春天,也是马拉松全面复苏的开端。南京市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负责人张先生说,目前,从赛事场次方面来看,已经恢复了八成左右,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还需要一些时间。按照目前的办赛节奏,最快今年下半年,马拉松能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与往年相比,今年部分地区对恢复赛事持谨慎态度,有的将原本上半年举行的赛事延迟到了下半年,比如徐州马拉松。”张先生说,今年报名参赛的要求也更严格了,尤其是在选手身体素质方面,把关更严。此外,赛事更加注重医疗保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

在张先生看来,疫情3年对马拉松赛事影响很大。“办赛能吸引人气,带动区域消费。疫情期间,很多赛事取消了,体育产业也受到冲击。不过,自行车销售反而火了。这项运动不受疫情影响,骑自行车的人多了,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现象,有时候几个月还等不到一辆车。”

△跑步健身 铁姑娘训练营供图

在受疫情冲击的同时,马拉松赛事也迎来了一些转变。张先生说:“疫情期间,很多地方不再是一场接一场地举办马拉松赛事,而是有了更多时间停下来理性思考,要不要继续跟风举办马拉松?还是说不办马拉松也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吸引人气。”这样的“冷静期”会让马拉松赛事品质的提升速度加快。他说:“赛事规划方面会更理性一点,更加贴合地方实际。这样马拉松赛事品质提升了,才能更良性地持续下去。”

现代快报+记者 刘伟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