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火车坠桥事故:大桥突然断落,275人遇难,事故原因为何?_事故_次列车_值班员

引言

《张协状元·胜华气死》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句便如佛家讲究的“无常”之说,因缘所生,渐而败坏。《金刚经》有一句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然而人们在面对灾祸时,常常难以预料,事后更做不到如此平静。

1981年,成昆铁路上发生的一场火车事故,震惊了全国。事故中275条生命的逝去,也成为中国铁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事故,被称为“7·9成昆线列车坠桥事故”。虽然已过去了39年,如今的中国铁路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人们的日常出行便捷性也是大幅度提升,但那场事故的阴影依然残留在幸存者的记忆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严重的火车事故呢?

01

7月9日的清晨,下着细雨的夜晚,442次列车停靠在尼日车站。这一辆从格里坪开往成都的直达快车,除了上下旅客以外,还需要避让从迎面开来的211次列车。只有211次列车进站后,442次列车才可以继续行驶。

时隔不久,两车短暂交汇之后,422列车继续在成昆铁路上前行。此时尼日站值班员想用铁路光缆信号,与下一站的乌斯河车站取得联系,告知其442次列车已经前往。但是值班员想尽办法,都无法与乌斯河车站方面取得任何联系。

展开全文

一般情况下,只有铁路电缆出事才会断掉通讯,可一分钟前211次刚从这段铁路开过来,这让尼日车站值班员非常困惑。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值班员意识到前方一定发生了事故。但是在遥远的1981年,值班员根本无法及时告知正在行驶中的422列车。因此442次列车上的人一无所知,已经保持着原定的路线前行。

02

经过一个名为“奶奶包”的隧道后,列车驾驶员王明儒大吃一惊,冲出隧道就是利子依达大桥,但他根本无法看到隧道的反光,这意味着前方没有了铁轨。这说明桥梁可能已经断了,变成了可怕的断头路。来不及更多的思考时间,驾驶员王明儒立即急刹车,希望可以迫使列车停下来,用紧急制动改变这辆列车的命运,但是442次列车还是冲出了断桥。

火车头凌空坠下,一直到第9号客运车厢,共7节车厢全部掉进了黑森森的利子依达山沟。列车后面的8节车厢幸运地停留在隧道内,车厢内700多名旅客与死神擦肩而过,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为了救助被困受伤旅客,422次列车沿原路返回,穿过奶奶包隧道,向尼日车站方面呼叫求救。

03

随后尼日车站立即组织了抢救队伍,和其他旅客一起把伤员们都救了出来,但这次事故还是造成了275人的死亡以及失踪,成昆线路也被迫中断长达15天。人们纷纷对这场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十分疑惑,211次列车刚从大桥方向过来,为什么会仅仅过了一会大桥就断了呢?

相关部门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前往事故地点展开详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在利子依达山沟里发现了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大石头,开始怀疑这次事故是泥石流造成的,但是在当天这片区域,只是下着小细雨,并未下滂沱大雨。于是,把调查范围扩大之后,终于发现原来是利子依达沟口的源头,下过一场大暴雨,这座海拔高达4000多米的高山爆发了山洪,一路冲向利子依达方向。这些翻滚的泥沙裹着大巨石以400多吨重的力量将大桥冲断,造成了这次重大事故,自此事故的原因也真相大白。

现如今,发生事故的奶奶包隧道早已弃之不用,里面也已经没有了铁轨和枕木。利子依达大沟里,依然可以看见孤零零的桥墩在乱石堆当中。通过这次事故,铁路工作者们深入研究泥石流的问题,通过改建铁路运行体系,成昆铁路线从此穿越利子依达沟底部山体,避开了泥石流的威胁。

结语

如今的高铁贯穿全国,四通八达,对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曾经的事故让我们汲取了更多经验和教训,那些怆痛也正在逐渐恢复和愈合。相信经历过这场事故后,我们的铁路工程师们会谨记这个血的教训,不断研究和改进更好的铁路方案。

参考资料:

《金刚经》

《张协状元·胜华气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