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康兆儿“拒绝做妾”:有个糟糕的原生家庭,你得有底线_姨母_姨父_是一个

康姨母,是王若弗的嫡亲姐姐,按理来说,她跟盛明兰之间并无直接利益冲突,看在王若弗的面子上,盛明兰尊称她一声姨母,实际上她们并无血缘关系。

盛明兰嫁给了顾廷烨,顾家与康家素无往来,可是,康姨母发了神经似的,非要找盛明兰的麻烦,甚至与小秦氏沆瀣一气。

小秦氏找盛明兰的麻烦,可以理解,毕竟,小秦氏惦记着宁远侯的爵位,一门心思想要除掉顾廷烨及其妻儿,盛明兰自然是她的眼中钉。可是,康姨母为难盛明兰,只是因为见不得别人过得好。

由于丈夫康姨父好色无德的缘故,康姨母屋子前有数十个庶子庶女,给她带来了数不胜数的麻烦,因此,她恨庶子庶女入骨,看到庶女出身的盛明兰过得好,她就感到不痛快。为了给盛明兰找不痛快,也为了拿捏住盛明兰,康姨母趁着盛明兰怀孕之际,强行把庶女康兆儿塞给顾廷烨做妾。

她并不怕太夫人赠妾,以顾廷烨跟她的关系,估计送一个废一个,保管无声无息,可偏眼前这个是康家女,连着岳母王氏的亲戚,顾廷烨就不怎么好动手了。真是好毒的计!

盛明兰当着众人的面戳穿了康姨母心肠歹毒、手上有人命的事实,康姨母下不来台,便把康兆儿丢在了顾家,逼着盛明兰给个交代。

展开全文

此时,康姨母打着如意算盘。如果盛明兰留下康兆儿,便让康兆儿寻机扎伤自己,然后她会上门来给康兆儿做主,狠狠震慑盛明兰一番,抓住盛明兰的把柄。如果盛明兰不让康兆儿进门,便让康兆儿寻死觅活。

实际上,康姨母根本不关心康兆儿的死活,只想着让盛明兰不痛快,想要拿捏住盛明兰借此捞好处。好在,康兆儿是一个有底线、有骨气的姑娘,在那么糟糕的环境下坚持自我,最终打动了盛明兰,谋了个还算可以的前程。

拒绝做妾,就是康兆儿的底线,摊上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是她的不幸。她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个糟糕的原生家庭,你得有底线。

01.爹只管生不管养,嫡母恶毒,生母软弱,她太可怜了;

康兆儿的原生家庭有多么糟糕?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有一个不负责任的渣爹、一个恶毒至极的嫡母、一个软弱无能的娘,她太可怜了。

首先,康姨父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爹,只管生不管养。

得知康姨母把女儿送去做妾,康姨父跑来找康姨母理论,康姨母一句话就戳穿了康姨父只管生不管养的真面目:

“老爷如今倒像个做爹的了,还知道心疼闺女,只不知老爷这十几年来见过兆儿几回,怕是父女俩当面走过,老爷也未必能认出来罢!”

女儿出现在他的面前,他都未必能认得出来,何其荒唐?康兆儿母亲不受宠,在康家艰难度日,康姨父从不关心,何其残忍?

其次,康姨母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人,对待庶子庶女更是无情。

康姨父荒淫无道,生了几十个儿女,又只管生不管养,这几十个儿女就成为了康姨母的累赘,花光了她的嫁妆,让康姨母对庶子庶女恨之入骨,随意处置。在她的眼里,康兆儿命如草芥。

最后,她还有一个软弱无能的娘。

康兆儿低低垂着头,身子忽剧烈颤抖起来,想起自己生母卑微讨好的面孔,她哀哀地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明兰,断断续续道:“不信,也得信。我姨娘,在那儿呢……”

康兆儿母亲不得宠,只能拼尽全力讨好主母,根本护不住女儿。

也就是说,康兆儿是一个无依无靠、生死都不能做主的女孩子。

02.如果她真的动了非分之想,就没有那么好命了;

“——不,我不愿意!”过了好一会子,屋里响起一声高亮尖利的呼喊,康兆儿抬起头,瞳孔睁得大大的,脸色白得几近透明,“我不愿做妾!”

决不做妾,是康兆儿的底线,也是这条底线打动了盛明兰,得到了她的帮助。

盛明兰请祖母将康兆儿送去宥阳老家,由大伯母和姑母给她说门亲事,又添了笔嫁妆。盛老太太写了信到宥阳老家,盛维李氏自然不会怠慢,会尽心尽力给康兆儿说婆家。康兆儿虽然日后过不上太富裕的日子,但是也不会太差,相比于在康家的日子,那绝对是一个地狱一个天堂。

实际上,如果她真的动了非分之想,就没有那么好命了。盛明兰看似让其在给顾廷烨做妾和嫁到外面去中选一个,实际上是在考验她。如果她真的动了非分之想,想要到侯府里过上好日子,盛明兰也不会多客气。

“她若指望着一朝入侯门,从此富贵安耽,那便对不住了。我就把她往二堂哥那儿一丢,说句‘古有娥皇女英之美谈,既姨母有此打算,索性给堂哥做了二房,以后姐妹共侍一夫,岂非佳话一桩’,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她再想寻死觅活,一切随意。”

好在,康兆儿有底线,有廉耻之心,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有句话说,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做人,一定要有底线,要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对待亲人的要求,绝对不可以有求必应,一味忍让,否则,他们会得寸进尺,你反而会失去最后的退路。

END.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