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烟
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地瘠民贫,形成了强悍好勇的民风,历朝历代都是盗匪横行的地方。民国时期,西北连年灾荒,加上战乱频繁,使得原本就贫困的乡村更加民不聊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其中不少沦为土匪。论匪患之严重,西北在全国名列前茅。
1928年至1929年,陕西发生饥荒,其惨状记录在各地县志之中,令人不忍卒读。陕西的大饥荒蔓延到关中40多个县,“田野荒芜,十家九空”。陕北的23个县“点雨未落,寸草未生”,75万人口锐减至30万人,饥民“凡树皮、草根、棉籽之类,俱将食尽”。
甘肃的苦难比起陕西来,有过之而无不及。1920年底,固原县和海原县(当时属甘肃)发生8.5级特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11个唐山大地震,造成近60万人伤亡。之后的天灾,大旱、暴风、洪水、冰雹、鼠疫接踵而至,损失人口无法统计,“饿殍遍野、十室九空”的惨状随处可见。
据后来根据史料粗略统计,陕西总共1000多万人口,因饥贫而死亡的有300多万,七成以上的农民成为难民。这些难民为求生,大批加入土匪,而土匪的劫掠又使得社会更加动荡,迫使更多的贫民逃亡,从而滋生更多的土匪,恶性循环就是这样产生的。
展开全文
西北各地的军阀为扩充实力,大肆收编土匪,一时间兵匪不分。1926年,刘镇华率十万大军围攻西安,结果被冯玉祥打得狼奔豕突,大批散兵游勇拖枪为匪。再加上军队中普遍拖欠饷银、虐待士兵,导致兵变时常发生,哗变的军人无家可归,除了扛枪之外身无一技之长,其结果便是大多加入匪帮。这些人装备精良,而且受过军事训练,很多人都打过仗,因此比一般的土匪厉害得多,最终成为土匪中的“中坚骨干”。
土匪的内部管理极为残酷,制定了一系列盟约和条例,比起松散的关中刀客来说算得上“有组织有纪律”,那些犯了戒条的人将死得苦不堪言。例如陕南巨匪王三春发明了“坐椿”酷刑,就是把削尖的树桩插进人的肛门,让其受尽折磨、慢慢死去。另有“挂甲”,就是冬天时候把人的衣服剥光绑在树上,在身上不停泼凉水,将人冻成冰棍。还有专门在夏天用的“穿花”,即把人脱光衣服绑在树上,召来各种蚊虫糊在人身上,几天之后受尽苦楚方才毙命。
南京当局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西北匪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进入了高峰时期,绑票抢劫随处可见。三十年代中叶,陕西的土匪多达10万,而且陕南匪患比陕北更严重,千人以上的大股土匪有18路,人称“十八路诸侯”。关中平原原本算是相对富庶的地方,照样土匪横行,其代表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恶匪王海山。
王海山是土生土长的宝鸡人,幼时家境赤贫,以乞讨度日,成人后加入土匪王六娃一伙,结果火并杀死王六娃,自立山头,成为宝鸡一霸。地方县长有意招抚,给他一个民团团长的头衔。王接受了招安,从此抢劫合法化,趁机大肆扩充人马枪支,疯狂抢劫烧杀、绑票勒索,为害一方。直到杨虎城主政关中时,调集军队和民团围剿,将王打死在灵台,总算除了一大祸害。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如何处理匪患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红军不仅要团结南京当局,甚至还向青红帮、哥老会等组织发出倡议,号召所有人都为抗日救国而共赴国难。这一时期,红军对土匪的主要政策是以团结为主,肯定了土匪是有革命潜力的,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土匪,使得一些土匪武装加入了红军游击队。
总的来讲,红军对陕甘宁土匪的争取和改造是有成效的,使得陕甘宁边区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生产迅速恢复并得到发展。当然,红军的作战力量也得到一定的加强。
在解放战争后期,彭总率第一野战军横扫大西北,胡宗南、马步芳兵败如山倒。不过,胡马的残余势力很快和会道门、惯匪、特务等勾结起来作乱,西北匪患再度严重起来。据资料显示,当时的西北地区有大小土匪470股,共计13万余人。从1949年秋天起,一年之中组织了上百次叛乱,严重危害社会。
【第一野战军通过中山桥进入兰州】
针对匪患猖獗的问题,西北军区和第一野战军制定了“军政兼施、分别对待、剿抚兼顾”的政策。西北军区在兰州召开剿匪工作会议,要求部队树立“长期剿匪”思想,提出军事上要“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的原则。经过我军艰苦奋战,到1953年8月,西北地区的匪患基本肃清。4年多的时间内,西北军区投入正规军14.4万人进行剿匪,经过70余次战斗,共歼匪13万余人,从根本上消除了西北地区的社会隐患。
和广西地区的剿匪相比,在地广人稀、民情复杂的大西北剿匪难度甚至更大,但西北军区执行剿匪任务的成效却好很多。原因主要是剿匪的政策是对路的,对不同性质的土匪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有蒋军背景的土匪坚决予以军事清剿,对那些民间土杂武装则以思想争取为主,军政双管齐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西北军区在剿匪中没有犯广西“宽大无边”的错误,对那些罪大恶极的匪首坚决镇压,除恶务尽,未留下后患。
还有一点,西北我军在剿匪战斗中和打蒋军正规军一样,同样贯彻了歼灭战思想,4年时间共组织大歼灭战12次,给悍匪以毁灭性打击,也震慑了其他匪徒。剿匪部队还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作用,常常采取远距离奔袭的手段端了匪巢,电影《沙漠追匪记》就真实再现了这一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