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农时不负春 临夏县高原夏菜种植拉开序幕_临夏_种植_临夏县

不负农时不负春,乡村振兴启新程。眼下正是种植高原夏菜的好时节,在临夏县田间地头,处处是菜农忙碌的身影。他们抢抓有利时间忙着移栽菜苗、直播种植、覆膜浇水,拉开了临夏县高原夏菜种植的序幕。

3月16日,记者走进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千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工人们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临夏鑫河州塬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正忙着组织工人按照规范进行迟菜心的直播种植、覆膜浇水。

临夏鑫河州塬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经理 程明:“我们今年从2月20号开始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育苗的马上开始移栽了,估计在600亩以上,直播的已经达到800亩以上了。”

据了解,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在先锋乡流转2600亩土地种植迟菜心,流转土地后,不仅盘活了当地土地,还让村民转变了身份,从"靠天吃饭"的农民变成了基地固定工人。同时,灵活的计件结算工资方式,也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解决了当地留守妇女和老年人就业,在种植和收获季节,每天务工人数可以达到300多人。

展开全文

临夏县先锋乡张梁村 村民 王海萍:“我们的土地已经流转掉了,然后我来这里打工,一般都是计件制,干活快的人一个月能拿5000多的工资,而且离家近,也能照顾孩子,各方面都好。”

据负责人介绍,依托当地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基地引进的新品种迟菜心口感清甜,其优质美味富含营养的特性更是深受消费者青睐,基地每年可种植三茬迟菜心,并根据市场需求穿插种植。

临夏鑫河州塬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经理 程明:“我们的蔬菜从5月份初开始收割,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主要销往香港、深圳、广州,今年总预算产量达到6000吨以上,产值在五到六千万以上。”

据了解,临夏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带动、市场化运作、群众参与”的思路,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引进了百益、远达、鑫河州塬、海特等二十几家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上百家。截止2022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2540座4572亩、钢架大棚8976座6058亩,蔬菜保鲜库40座1.8万吨。2022年,全县种植娃娃菜、红笋、红葱、辣椒、西瓜、西兰花、甘蓝、荷兰豆、迟菜心等为主的各类蔬菜8.5万亩,产量达20万吨,产值达8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记者:窦 琦 张宗和 高自凡)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编 辑:高自凡

责 编:王国辉

监 制: 关丽静

总监制:王兴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