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加快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项目_潮阳_项目_粤东

仲春二月,草长莺飞。在这生机盎然、孕育希望的季节里,汕头市潮阳区各大重点项目工地上,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挖掘机、吊臂车等机械设备不间断运转,工人们分布在不同区域施工作业,到处可见“抢工期、拼进度”的浓厚施工氛围。

勃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潮阳区紧盯“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方向,深化一把手招商,全面强化要素保障,有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数据显示,2023年潮阳全区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19个,总投资944.23亿元,其中计划今年开工项目99个,总投资697.53亿元。这些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大健康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近日召开的潮阳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全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上,潮阳区明确提出以项目为王,精准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力促一大批现代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将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以大项目、大订单推动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的粤东三科农产品物流园正加快建设。黄嘉锋 摄

■ 纺织服装产业链向“大而强”跃升

近日,笔者从潮阳城区驱车向东,来到位于海门镇的潮阳纺织印染环保处理中心,看到多家工业企业正加快厂房建设,增资扩产安装先进生产设备,园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在绿色智能纺织印染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或操作铲车来回运输砂石、进行地基回填,或投入主体结构建设、进场安装设备,施工场景如火如荼。该项目由广东荣昌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有望今年内竣工投产。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吴朝灶介绍,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建设已完成30%,接下来将加快染整车间的施工进度,争取今年5月进行试产。据悉,该项目计划引进全自动喷气涡流纺纱机78台、高速无梭织机512台,配套年产12000万米高档印染服装及家纺面料印染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30亿元,将强化纺织服装产业链中梭织面料的生产能力。

届时,广东荣昌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将成为“两潮”地区唯一一家梭织面料纺织企业,也是粤东地区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质量品牌较高的纺织企业之一,实现从纺纱、织布到印染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补强汕头纺织服装产业链条。

展开全文

事实上,这只是潮阳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由“大而全”向“大而强”跃升的缩影。

往西,笔者驱车来到“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谷饶镇,在广东天浩锦纶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现场看到,泥工、水电工、设备等班组已进场施工,纷纷抢抓进度,掀起建设热潮。“首期已完成投资17876万元,占首期投资计划54.2%。”项目相关负责人林钊鸿表示,将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竣工投产。

广东天浩锦纶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加快,首期主厂房、研发楼已完成封顶。黄嘉锋 摄

该项目计划年产4万吨功能性锦纶高分子新材料,作为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原材料生产项目,弥补产业链上游产业的空缺,起到强链、补链的作用。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一直保持较快进展,目前首期主厂房D、研发楼A和B均已完成封顶,转入室内装修,生产设备陆续进场安装,同时开展技术和管理人员引进工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纺织服装作为潮阳重要优势支柱产业,在全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当前,潮阳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以制造业当家,将深入实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汕头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推动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等项目尽快动工建设,着力培育千亿元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广东天浩锦纶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加快,生产设备已陆续进场安装。黄嘉锋 摄

■ 能源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海门镇,华电汕头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始终保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铆足干劲,在项目两个机组、环保岛工程、输煤系统和取水工程等板块作业,挖掘机、吊臂车等机械设备不停运转,合力奏响“施工交响曲”。

现场投入的工人们,从新春伊始的600多人,到元宵节前后的上千人,再到后来不断增加人手,火力全开,掀起全面施工热潮。

据华电汕头电厂工程技术部副主任张炳辉介绍,华电汕头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建设规模为两台68万千瓦国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配套1个7万吨级的专用煤码头,总投资约67亿元。截至2022年底,项目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额59亿元。

“我们这两台主力机组技术成熟,效率高、耗煤低。目前,1号机组完成汽机、锅炉、电气公用DCS系统电子间UPS电源送电,两台主变、高压变调试完成。”张炳辉说。

据了解,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是指上马大发电机组、关停小发电机组,主要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通过压缩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能源质量。华电汕头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是汕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具体实践。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助于完善优化广东省电网结构,成为粤东电网重要的电源支撑点,对保障经济社会稳健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据悉,该项目的电力主要在潮阳、潮南、濠江地区进行消化,部分电力送入汕头其他地区消纳,将大大减少粤中向粤东长距离输送大功率电力,使广东电源布局更加合理,减少网损,改善粤东地区电压水平,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建项目之外,华电汕头电厂还利用现有厂址谋划扩建项目,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将扩建两台100万千瓦国产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纯凝煤电机组,总投资8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汕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同时,海上风电和煤电的打捆外送,也有利于电网稳定,助推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的建设。

当前,潮阳区主动对接融入汕头市“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在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上,一手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一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力促一批现代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持续稳步优化能源结构。

■ 深汕协作赋能区域协调发展

位于汕湛高速公路和平出入口附近的金浦高新科技产业片区,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同样加快。

近日,在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粤东三科农产品物流园项目施工现场,500多名工人分布到不同区域,进行内部水、电、消防管道安装,外部钢筋绑扎、楼板浇筑,吊车、叉车、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又有序的施工场面。

据现场施工负责人李名钦介绍,春节过后,项目部第一时间组织外地工人返岗投入建设,为项目进展赢得时机。近期,他们更是抓住晴好天气的利好条件,倒排工期加紧施工。目前,项目一期市场部分已经完成工程量60%;8号楼茶叶、水果交易区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安装;5号楼蔬菜交易区已经完成50%,有的已经封顶,还有两三栋在6月份左右封顶,内部安装也在同步进行中。

据悉,粤东三科农产品物流园是由深圳农商集团投资约30亿元建设的一站式综合性现代智慧型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深圳—汕头深度协作示范项目之一,项目占地面积近400亩,整体规划为“七区”“六中心”“一园”“一基地”,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

“项目将致力打造成为粤东地区首席农产品采购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并承载着实现区域农产品有效对接大湾区并融入全国、走向全球的历史重任。”李名钦表示,项目建成运营成熟后,年交易量预计达200万吨以上,年交易额超100亿元,可提供万余个就业岗位。“项目市场区域计划年底施工完成,争取2024年投入运营。”他说。

笔者了解到,在全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背景下,潮阳区将把粤东三科农产品物流园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发挥项目强大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图】黄嘉锋

【通讯员】肖树鹏 张国华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嘉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