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公安今年以来立涉假案件30宗,潮阳多个涉假窝点被端_潮阳_汕头市_公安机关

今年以来,汕头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以“1+N”“鹰击”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为牵引,组织开展打击涉假犯罪大清查、大整治行动,加强重点区域打击整治力度,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汕头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涉假案件30宗,刑拘100余名,逮捕10名,涉案金额4300多万元;出动警力1969人次,清查重点区域和场所680余处;捣毁窝点17个,缴获各类制假机械71台,查扣运输车辆10辆,查获涉假物品一大批。一系列雷霆行动对涉假犯罪形成巨大震慑,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持续向好。

▎追根溯源捣毁假烟窝点

3月21日14时30分许,一声指令下,多个工作小组民警同时出动,潮阳区和平镇一涉假烟窝点在执法人员的突袭下,相关犯罪嫌疑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被抓获。办案民警现场缴获涉假成品、半成品卷烟和辅料及设备一大批。

经审查,相关涉案人员交代,今年3月15日才萌生要在潮阳开设假烟工场的想法,18日晚开始生产,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公安机关查处了。

今年以来,汕头市公安局加强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结合潮汕村居房屋密、巷道多、视野窄等特点,推动镇街、村居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不定点不定时清查主干道可疑车辆,全天候24小时监控相关区域,织紧织密全天候、全覆盖的联防网络。

展开全文

其间,公安机关还联合烟草局在重点区域多次组织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路口设卡检查和重点路段监控,紧盯包装、运输仓储等关键环节,对涉假违法犯罪活动实施全链条严打。

▎一天破获4宗涉假案件

打击涉假违法犯罪行为,不仅要重拳打,也要精准打。针对网络售假问题有所抬头的情况,汕头市公安局主动出招破题,打破警种限制,优化工作机制,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侦办思路,整合市、区两级打假职能,统筹各警种部门和区县分局协同作战,提升多警合成作战的威力,实现“高效能”运转。

公安机关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打击,由“人力查控”逐步向“智慧查控”的转变,对全市近年来涉假违法犯罪案件进行梳理,注重科技赋能,加强深挖彻查、案件攻坚,对违法犯罪进行全方位拦截查缉,实现精准打击。

3月17日下午,经前期经营排查,汕头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在潮阳区和平镇突击抓获涉嫌通过网络销售假冒伪劣香烟的嫌疑人1名,现场缴获手机4部。

当天,汕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联合协作,多线发力,层层推进,在24小时内连破4宗涉假案件,再次掀起打击高潮,极大地压缩涉假违法犯罪空间。

▎涉嫌产销假冒内衣工厂被查

不久前,群众通过广东公安“平安厅”信箱来信,反映潮阳区存在涉嫌生产销售假冒品牌内衣的情况。

接报后,汕头市公安局立即成立工作专班,经过前期摸排,迅速组织80余名警力对潮阳区谷饶镇、贵屿镇等多家服装内衣加工厂进行全面突击检查,并在谷饶镇一家内衣实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和仓库中检查发现该司涉嫌生产假冒某品牌内衣,现场查获成品3000余件,半成品1.4万多件,辅料、吊牌等物品一大批。

“要加大法治宣传和服务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意识。”在前不久举行的2023年“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宣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汕头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海如是说。

近阶段来,汕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重点区域增设打假宣传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视频监控,通过乡村大喇叭、巡逻车辆、入户宣传、抖音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积极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

【南方+记者】黄嘉锋

【实习生】张书畅

【通讯员】谢璇璇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嘉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