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连版报道【李渡论坛】“作示范、勇争先”促进消费走旺正当时_消费_旅游_庐山

2023年4月12日江西日报6-7连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不失时机地打出扩内需促消费的“组合拳”,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持续发力,使百姓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春天里的赣鄱大地,各类消费活动热度攀升,处处洋溢着消费回暖走旺的活跃景象。为了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江西日报今天特别推出一期李渡论坛,就“作示范、勇争先”促进消费走旺展现新思路、新作为、新担当。

朱 虹

展开全文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社会消费的重要一环。全省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要积极回应广大消费者的殷切期盼,进一步创优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倡导文明新风,让消费热起来、经济暖起来、发展势头好起来

朱 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决策部署,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明确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社会消费的重要一环。全省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要积极回应广大消费者的殷切期盼,进一步创优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倡导文明新风,让消费热起来、经济暖起来、发展势头好起来。

努力创优提振消费的新环境。我们要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建立综合维权工作机制,持续强化12315平台一体化建设,全面拓展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消费投诉公示覆盖面,着力解决消费领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一要创优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围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买得放心、用得放心,以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投诉信息分析为线索,围绕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预付式消费陷阱等乱象开展消费监督活动。积极开展消费者满意度提升行动,广泛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持续打造放心消费示范店(街区)、示范城市,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二要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新生动能。加强与行业组织和企业的沟通,推动行业、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创新便利消费方式、满足新兴消费需求。应用智慧城市、元宇宙、数字5G等科技手段,推动餐饮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等跨界融合。三要倡导文明新风,践行绿色消费。综合运用传播载体,充分发挥江西消费教育基地和消费维权志愿者的积极作用,鼓励支持生产绿色商品,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消费教育活动,倡导消费者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积极参与制止餐饮浪费,科学消费、理性选择、依法维权。

始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消费维权社会平台作用,联合立法、司法、行政、行业、媒体、专家等各方力量,综合运用投诉信息公示、体察、约谈、支持起诉、公益诉讼等手段,不断提高消费纠纷解决率和消费者满意度。一要稳步推进“投诉和解百千万工程”。建立健全投诉和解联络工作机制,力争实现省一级发展100家、市里发展100家、县里发展100家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投诉和解单位4024家。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省投诉和解联络单位共处理消费者投诉280余万件,和解成功率达90%以上。二要畅通消费投诉反映渠道。落实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线上线下一体化,统一应用全国12315平台处理投诉举报业务,确保全省12315咨询投诉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及时研判消费投诉热点难点,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解决普遍性诉求、科学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和信息参考。三要强化预付式消费纠纷解决机制。2020年,省消保委联合行业协会在银行、家装企业、消费者三方之间,搭建家庭装饰装修资金存管平台(即“保银装”),为消费者预付的家装资金和装修质量上了一把“保险锁”。今后将适时向其他预付式消费重点领域推广预付式资金存管工作,促进我省预付式消费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四要严格落实先行赔付制度。积极贯彻落实《江西省旅游者权益保护条例》,推动全省各地建立健全“权责明确、保障有效、程序规范、执法有力”的旅游诚信退赔机制,为打造提升“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促进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开心、称心、暖心”的旅游市场。

钟小武

大力支持实体商业数字化赋能,培育拓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绿色消费等新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充分挖掘江西地方特色,全力打造有特色的消费中心城市、争创品质消费新高地

钟小武: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近年来,我省围绕促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2年江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28万亿元,增长5.3%,增速全国第一,江西促消费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我省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大力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实现消费的提质扩容,全力打造有特色的消费中心城市,争创品质消费新高地。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提振消费信心。首先,要稳居民就业、促收入增长,让消费者能消费。要出台稳就业、增收入的政策,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稳岗补贴、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其次,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要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消费者维权体系建设,规范商圈广告、外摆等事项办理流程和标准,优化电商零售发展环境,建立消费诚信“黑名单”制度,打造放心消费品牌、打造放心消费城市名片、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最后,要发挥促进消费政策的带动作用,让消费者愿消费。出台促消费“组合拳”,如发放消费券、发展“夜经济”、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等。汽车、家电、家居、餐饮是消费领域的“四大金刚”,占消费的四分之一,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我们要在落实好政策的同时,积极出台新政策新措施,比如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二手车的流通,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居等消费。

二是加快市场复苏,培育新型消费。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传统的聚集性、流动性、接触式等线下消费受到严重冲击,各种网络购物、在线文娱、在线健身、在线旅游等新型消费正成为消费恢复性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空间。要积极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模式,大力发展一批数字电商企业,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推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生鲜电商等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建设,完善城乡冷链物流园等基础平台设施建设,推动有路网、赣农宝等江西特色自营电商平台做大做强。筛选一批江西网货好店,聚焦一批网红优品,帮助入驻企业拓展线上交易。

三是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是今年以来各地促进消费的着力点。大力支持实体商业数字化赋能,培育拓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绿色消费等新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文旅”“互联网+教育”育等,打造智慧新生活。同时,注重打造线下消费场景。在城市,以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和消费目的地为抓手,支持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和美食街区,培育城市消费新地标,开展绿色商场、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在景区,实施“江西风景独好”品牌提升计划,依托我省世界级的名山、名湖,以及名镇、名村、名楼等,大力开展“嘉游赣”四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加快培育城乡消费新热点。

四是挖掘地方特色,激发消费需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挖掘江西地方特色,鼓励探索建设地方特色消费中心,以差异化满足消费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如重庆结合山水环绕的特色,设置巴渝特色滨江商业街区。甘肃嘉峪关近日开发了体验感更强的旅游产品,增加了仿古出关、丝路民俗等沉浸式项目,让游客直观地、全方位地了解嘉峪关的历史文化。上海市打造“一街区一主题”特色商业地标,培育了82个特色商业街区,并联动周边文化、休闲、健康养老等消费元素,将景观风貌、文化和旅游资源一起整合,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要充分挖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全国红色旅游优选地;要充分挖掘江西丰富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一批江西“古色地标”,打造一批外地人来江西的“必去打卡地”“必吃赣味菜”“必买赣产品”。

邱向军

上饶市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激活“市井烟火”,擦亮“诗和远方”, 全力以赴主推全域旅游,培优商贸业态,做足服务文章,强力推动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50亿元

邱向军:消费是稳增长的主引擎,是“拼经济”的主推手。上饶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扎实开展“消费提振年”活动,全力以赴主推全域旅游,培优商贸业态,做足服务文章,强力推动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50亿元,加速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主推全域旅游,推动消费再提质。上饶是旅游大市,我们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今年1至2月,全市37个4A级以上景区实际过闸机游客人数达886.4万人,同比增长190%,占全省总额的22.6%,排名全省第一。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政企联动打造网红景区。进一步做热望仙谷、葛仙村、篁岭、婺女洲等网红景区,加速推进三清山景区综合提升、葛仙村景区二期、望仙谷景区二期、云谷田园二期、龟峰景区综合提升等十大文旅项目,真正让网红景区持续涌现、持久网红。同时,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专项债支持力度等方式,不断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动力。二是创新模式唱响旅游品牌。创新推广篁岭村、望仙谷等“两山”理论价值转换模式,确保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创新推广云谷田园、葛仙村等“农文旅+特色小镇+康养”模式,强化与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积极推行旅游诚信退赔工作机制,确保实现游客自购物之日起30日内均可无理由、快速便捷退货,真正做到“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三是因地制宜丰富产品业态。大力发展复合型旅游新业态,积极推广红色文化游、农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古镇城市游、康养度假游、运动体育游等。

培优商贸业态,推动消费再扩容。一是做旺商圈消费。在持续做旺万达广场、万力时代、时光PARK、吾悦广场等传统商圈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高铁新区云上上饶、上饶经开区铜锣湾广场、广丰城北综合体、鄱阳凤凰里综合体等城市新商圈,加速形成以场旺圈、以圈热城的商圈效益。二是点亮夜间消费。盘活旅游景点、博物馆、艺术馆、体育场馆、公园等公共场馆资源,进一步丰富夜间产品,延长消费时段,全力开启夜游、夜购、夜娱、夜健等“白加黑”精彩不打烊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发展电商消费。实施“电商回归”工程,今年力争引进年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的网络零售企业20家以上。支持“上饶旅游”“企惠网”等本土电商平台做大做强,加快打造若干个电商产业带。四是促进会展消费。抓紧研究出台会展经济发展规划,适时启动上饶会展中心建设,打造2至3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展会。五是稳定大宗消费。支持各地举办各类汽车展销活动,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促进汽车消费。鼓励各地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促销等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重点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六是挖潜县乡消费。不断完善城乡商业体系,改造提升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3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4个、乡镇商贸中心30个、城乡农贸市场30个,真正让城乡生产和消费连接更加紧密和畅通。

做足服务文章,推动消费再升级。一是升级促销活动。全力办好“游购饶城·乐享消费”促进活动、上饶首届老字号发布会、五一消费季、时光盛夏音乐节、上饶大型汽车展销会、十一消费黄金季等系列活动,并要求各县(市、区)每年举办4次以上大型消费促进活动,努力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特色、全年可持续”的波浪式消费热潮。同时,按照“财政补贴+金融撬动+商家让利”的方式,市本级计划发放各类消费券2000万元,有效带动商家让利、全民参与;统筹安排3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加大对消费中心打造、商圈改造提升、壮大龙头企业、举办促销活动等支持力度。二是升级餐饮体验。围绕本地特色美食、餐饮文化、风尚茶饮、品质咖啡等,建设一批具有高水准的特色美食街、特色集市,打造一批沉浸式美食体验场景。全力办好首届中华小吃节暨2023饶帮菜美食文化节,支持餐饮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开设饶帮菜餐厅,不断提升饶帮菜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三是升级接待服务。瞄准国内外一线品牌酒店,早日实现中心城区、知名景区、重点区域板块五星级酒店全覆盖。积极推进旅游民宿规范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大力引进高端民宿,有效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升级交通设施,加快推进路网改造,让游客出行更顺畅,让市民消费更快捷。

孙 彬

萍乡市大力开展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为广大消费者送上“四季持续、精彩纷呈、嗨翻整年”的消费盛宴,着力促进商贸消费,引爆线上消费,点亮夜间经济,致力打造赣西有特色的消费中心城市

孙 彬:萍乡市出台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主体培育、品牌塑造、消费促进、会展创新、楚萍菜推广、体系升级、电商提振、物流提升等八大行动,致力打造赣西有特色的消费中心城市,助力建设“八个萍乡”。今年以来,通过重振消费市场,萍乡处处见闹市,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消费景象。

促进商贸消费。我们着力擦亮“惠享萍城”促消费活动品牌,围绕做火做热应节应季消费,发放各类零售、餐饮、文旅、汽车消费券,开展“迎春消费季”“惠享萍城 多彩生活”等形式多样的主题促销活动。积极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创建智慧商圈、绿色商场、智慧商店,并对荣获国家级和省级的特色示范街区、旅游景区、文旅综合体、智慧商圈、绿色商场等,予以一定奖励。

引爆线上消费。我们采取“市县两级联动、平台企业联合、线上线下融合”方式,邀请县(区)长担任电商直播带货达人,开展“网上年货节”“第四届双品网购节”“十百千万”电商促进等线上促销活动,各类参与商家超400家,推动萍乡本土品质好货直连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鼓励电商平台出台阶段性费率优惠措施,减免或降低网店年租、推广运营等费用。

点亮夜间经济。我们以步行街、重点商圈为代表,融合美食、旅游、购物、娱乐等业态,不断升级夜间消费新玩法,创新夜间消费新场景。先后开展了“萍水相逢·湘东做东”“城市烟火气”车厢夜市等活动,全市形成南正街、天空里、硖石美食城、润达国际等4条市级夜间经济发展示范街区,累计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入驻各类商家摊主700余家,日均客流量15万人次。其中,南正街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下一步,萍乡市将持续开展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积极组织开展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着力稳住重点消费、培育新兴消费、夯实消费基础,市县乡三级联动,共同发力,创新百个以上消费场景,开展百场以上消费促进活动,培育百家以上线上商贸流通企业,力争拉动百亿以上消费。一是贯穿全年促消费。我们将按照“6+6+N”框架,围绕“萍乡迎春消费季、萍乡消费促进月、萍乡大宗商品消费季、萍乡约惠夏日消费季、萍乡金秋消费季、萍乡冬令消费季”六大主题,聚焦“在萍购好物、品楚萍美食、萍享新生活、楚萍网络购、逛楚萍特展、赏独好风景”六大领域举办N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为广大消费者送上“四季持续、精彩纷呈、嗨翻整年”的消费盛宴。二是多元融合促消费。加强促消费活动与智慧商圈建设、商业街区改造、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加快培育线上消费、智慧消费、定制消费、绿色消费、品牌消费等新型业态,促进线上和线下、传统和新型、商贸和文旅等消费的有机融合。三是同频共振促消费。拿出“真金白银”促消费,持续推出“惠民消费券、惠民大礼包、代金券、折扣券”等各类优惠促销政策,让广大消费者真正享受一波又一波的“红包雨”。大力提升汽车、家装、家电等消费,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促进等促销活动,并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至今年12月31日,鼓励有条件的县(区)通过线上平台发放电子消费券。四是文旅升级拓消费。今年我们将做好“旅游武功山+”和“武功山旅游+”两篇文章,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组织包车、专列、包机“引客入萍”的旅行社予以一定奖励。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肖梓才

吉水县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共享,“春之约·吉品好物消费月”“春光灿烂嘉游赣”“红五月文旅商贸消费季”“惠民汽车展”等各类促消费活动好戏连台,春节以来累计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均呈爆发性增长

肖梓才:近年来,吉水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优化消费新供给、创造消费新场景、发展消费新模式、营造消费新环境,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千方百计推动市场旺起来、消费热起来、经济活起来。

深挖潜力,助推农村消费提质升级。我们始终把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作为带动消费的重要一环,新建一批乡镇商贸综合体、提升一批村级便民店或乡镇商贸中心,畅通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网络,带动商品零售、餐饮、娱乐、电商等业态融合,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全链条。依托“吉香万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运营吉香万里吉水特产店(拼多多)、本地农特产品O2O特色馆、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搭建交易平台,开展近40场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拓宽八都板鸭、水南腐竹、螺田姜蒜、双村辣椒等土特产销售渠道。依托地方名优特产品展销,积极推荐胡伢子水南腐竹等“江西老字号”企业参加中华老字号、赣品“两上三进”等展销会,同步打造吉水特色赣菜品牌,做优做活“进士礼宴”“万里诗宴”“吉阳喜宴”等特色菜品。下一步,我们倾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连锁“一站式”便利店,燃旺乡村“烟火气”。

深耕市场,助推新兴消费快速崛起。我们始终把开拓市场作为促进消费的关键一招,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带动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兴消费全面旺起来。充分利用重要节假日、网购节等消费热点,开展“五一”线上促销、“6·18”庐陵好物节、金秋直播助农、吉水蜜柚产销对接等促消费活动20余场次,借助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对农特产品、工业产品、文旅景区进行宣传推广,带动双村菌菇、清水龙虾、“六只脚”等农特产品销售额超2亿元,2022年实现全县网络零售额6.8亿元,增长123%。积极开展电商培训,开展新农人普及、乡村振兴暨农产品直播与短视频营销普及等电商直播培训共41场次,培训学员3309人次;招商引进广州市华滨传媒、江西华名传媒等电商直播企业,开展短视频创作大赛、电商直播大赛,为本地企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电商直播人才。我们将打造特色品牌,推动智能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让新兴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增长动力。

深度融合,助推文旅消费集聚复苏。我们始终把文旅融合作为提振消费的强大引擎,借助承办2022年全市旅发大会、国家水库移民现场观摩会、清水龙虾品鉴汇等契机,不断完善景区景点,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引进社会旅游资本投资6.8亿元,精心打造荷风雅韵卧虎岭、仁和店养心清墅、杨万里诗画小镇、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打卡,2022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带动旅游商贸综合收入超10亿元。在固洲文创小镇—坝溪美食村、G16潮流街、古城墙等景区景点,发展多元化夜间经济,举办啤酒音乐美食节、大型烟火夜市节等系列夜间消费活动,创新供给“夜购”“夜宴”“夜娱”“夜游”“夜演”“夜健”等消费模式,带动夜间消费旺起来;以“春光灿烂嘉游赣”为主题,精心推出“桃花文化旅游节”“凤凰G16广场七彩风车节”“油菜花旅游节”等50余项文旅活动,春节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1.92万人次,同比增长217%,旅游综合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91.6%。我们将以办好“2023大美吉水·清水龙虾品鉴汇”系列活动为契机,吸引省内外游客来吉水吃清水龙虾、喝百威啤酒、品庐陵风味,加快释放农文旅商贸消费活力。

深化供给,助推大宗消费回暖向好。我们始终把商品供给作为消费回暖的坚实基础,不断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近年来,采取“无节造节、有节造市”方式,面向汽车、家电、建材等大宗商品,先后举办“春之约·吉品好物消费月”“红五月文旅商贸消费季”“惠民汽车展”等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10余场。组织建材协会举办春季家博会,打造家具、家电、建材一站式齐购物平台,成交金额1.3亿元。以“政府补贴+商家让利”形式,共发放5轮近500万元的低门槛、广覆盖的政府消费券,带动300多家住宿餐饮、商超百货、家电建材、文旅文创等商户参与,营造应季消费热潮。我们将继续发挥好消费券杠杆撬动作用,构建起政银企携手、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促进新格局。

邵九思

庐山作为文旅消费标杆,通过政策引流、宣介增流、活动聚流、创新拓流、优质服务暖流等非常之举,一改往年“半年生意半年闲”状态,一季度,省外游客显著增加,境外游迎来重启,批零住餐等全线回暖走旺

邵九思:庐山作为全省龙头、全国示范、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通过政策引流、宣介增流、活动聚流、创新拓流、优质服务暖流等非常之举,高效拉动旅游业快速复苏,带动市场消费回暖走旺。

政策发力,提振消费信心。结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引客入赣”工程、“6+6+N”消费活动,庐山市及时出台45天的免门票优惠政策,设计发行“庐易游”年卡738张,分阶段发放三百万元旅游消费券,以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一改往年“半年生意半年闲”状态,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旅游市场快速复苏。一季度,省外游客显著增加,境外游迎来重启,庐山景区累计旅游人次356.61万人次,同比2022年、2019年分别增长87.73%、118.89%,稳居省内第一;旅游收入累计27.68亿元,同比2022年、2019年分别增长82.85%、103.60%。景区各行各业商户开业达100%,批零住餐等全线回暖,同比分别增长8.7%、9.2%、10.7%、8.4%,实现了旅游经济开门红。

宣介铺开,激发消费需求。坚持“线上+线下+智慧营销”联动宣传模式,挖掘庐山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庐山故事,传播庐山风采,让庐山春如梦、夏如冰、秋如醉、冬如玉的四季多彩景色,在央视等主流媒体不断“出圈”。今年,意公子及其团队抵达庐山,以“探寻庐山三境,感受山水治愈人心的力量”为主题,拍摄《走进李白的命里仙山》,成为爆款产品。智慧营销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推介旅游线路、优惠政策、本地特产、酒店住宿及娱乐设施等信息,开展“AR打卡、电子消费券、趣味答题、打CALL助力”等营销活动。线下紧抓后疫情时代的窗口期和消费复苏的机遇期,第一时间赴赣州等地举办推介会,与广州、深圳、武汉、长沙等地文旅企业、旅行社加强战略合作,持续巩固“周边游”,加快拓展“旅游圈”,免票期间游客客源地实现了全国省级行政区全覆盖。

业态创新,拓展消费场景。加快从“门票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变,开展创意爆款主题活动。超前谋划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全球商界领袖大会等重大活动,精心策划和推出一批引爆燃点的流量活动、文旅IP,做到特色活动接连不断,扬庐山名气、聚景区人气。今年春节期间,庐山冰雪游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共接待游客64.82万人次,推动庐山冬季旅游淡季实现逆转性突破,旅游火热场面接近暑期旺季水平。坚持将康养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抓,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加快庐山植物园南山分园、杏林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医医养、文化修养、森林绿养、佛学禅养、温泉浴养“五养”产业。

数字延展,增强消费体验。采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两云一中心+四类应用”智慧庐山新格局。借助VR技术,让游客穿越庐山千年历史文化,欣赏不同季节的美景,在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中访问热门景点、文物、风景,体验飞越庐山、虚拟驾驶、翼装飞行等项目,丰富拓展文化旅游的边界、方式和深度,形成数字文旅新业态和新消费。通过移动端、PC端平台,向游客提供“分时预约、预订、停车、导览、智能客服、紧急求助、虚拟旅游”等交互服务,为游客带来便利。

服务优化,提升消费品质。开展“源创意、微改造、精提升”品质升级行动,擦亮门户、优化田园、美化道路、改造别墅、点亮夜晚,做到移步换景、处处是景。以“感动每一位游客”的理念,组建一支国际化导游团队、一支专业化讲解团队、一支标准化接待团队,动员景区宾馆、酒店、民宿、餐饮、商超等经营主体做好标准化经营服务,让游客愿意来、留下来、好再来。

庐山市将抢抓机遇,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区域建设,强化旅游资源联动、产品开发、线路串联,发挥旅游龙头担当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作用,推进“山城湖江”文旅联动发展,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和推广,不断做实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

胡三红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重现三年久违的旅游繁荣火爆景象。2月下旬以来,分别迎来湘赣一家亲千人旅游团、澳门首发旅行团和“玉龙号”首趟川渝旅游专列,核心景区接游人次、旅游营收均创历年新高

胡三红: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聚焦旅游主业,抢抓市场机遇,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构建了“促景区景点引流、促居民游客消费、促经营主体营销”的大消费新格局。截至3月底,明月山核心景区接游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42.74%,同比2022年增长43.3%;旅游营收同比2019年增长206.9%,同比2022年增长81.57%,两项指标均创历年新高。

提升品质、丰富业态,夯实消费基础。围绕打造“世界温泉康养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持续强化自身建设,统筹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质双提升工程,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对山上、山下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改造,辖区旅游环境、配套设施、服务管理等迈上新台阶。同时,推动旅游业态持续更新,助力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打造了一批品质高、特色足、文化浓的民宿集群,数十条不同风格的写生线路;正推进规划和建设明月山户外露营综合体、房车基地、体育场馆等,满足不同游客群体需求。

创新活动、提升体验,升级消费热度。明月山围绕“春赏花品茶、夏露营避暑、秋赏月参禅、冬滑雪泡泉”的全季营销策略,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在营销活动上保持景区常新。今年春节,明月山以全省“温暖过年嘉游赣”为主题,以月亮文化、祈福文化、冰雪文化、温泉文化、民俗文化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习俗、非遗民俗、游戏互动等元素,创意开发春节旅游特色项目,推出了涵盖20余场精彩活动的“新春游园会,潮玩明月山”主题文化旅游大餐。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还推出了以滑雪、戏雪、赏雪为主题的冬季高山冰雪及民俗活动,引发了全网媒体关注,明月山重现了三年久违的旅游繁荣火爆景象。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提升消费效能。明月山以花为媒,通过整合辖区花季资源,设计不同花期的赏花地图,将旅游沿线可视范围规划成赏花“主打区域”,打造出樱花、油菜花、桃花、玫瑰花等个性化、高品质旅游产品,融合音乐会、国潮、瑜伽、写生、品茶、直播、摄影等元素,推出为期三个月的“春风十里”明月山赏花季。坚持创意营销和旅游富民并举,用花“穿针引线”,采取“国企+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施“大型景区反哺乡村旅游,乡村旅游配合大型景区”的市场营销策略,联动周边涉旅企业、民宿主、民俗小吃商户等,打造融观赏游玩、生态休闲、采摘体验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赏花经济”,真正让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流量变销量,为周边村民平均增收近万元,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升级营销、延伸市场,拓宽消费赛道。一是深入市场一线做强终端市场,在重点客源市场设立景区官方办事处和地接社办事处;二是出台大团奖励办法,设立专项资金,对组织“引客入赣”包机、包列、专列的旅行社给予奖励;三是出台“工会游”奖励政策措施,强力推荐明月山“工会游”、疗休养产品,同时加强与华为、腾讯等大型IT企业战略合作,并建立疗休养基地,匹配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大型企业组织员工来明月山休闲旅游度假。2月下旬以来,明月山风景区分别迎来“湘赣一家亲千人旅游团”、首支境外旅游团队——澳门首发旅行团和“玉龙号”首趟川渝旅游专列,实现了明月山旅游团队市场开门红。

微论坛

@李渡论坛

《长征第一渡》人气爆棚

胡筱娟(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中心责任编辑):近期,文化演出市场快速复苏,各大剧场迎来了久违的热闹场景。近日,由江西文演集团运营的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在于都长征大剧院震撼上演以来,几乎场场爆满,甚至还有不少外地观众驱车六个多小时专程前来“打卡”。《长征第一渡》以当年红军夜渡于都河、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中的重大事件为节点,串联起一部恢宏壮丽的文艺史诗,讴歌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横峰电商带动消费4亿元

邓心悦(横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横峰通过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建设智慧物流体系,实现“三通一达”齐聚横峰,园区快递快运辐射赣浙闽皖四省50多个县市,智慧云仓、电商企业接踵而至,数字物流总部基地和新零售电商产业城相继建成。今年以来,横峰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65%,带动消费4.1亿元。预计下半年,“618”“双十二”电商消费会强势增长。

分宜刺激消费出实招

胡梦丽(分宜县商务局内贸股干部):今年1至2月,分宜县实现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8亿元,同比增长6.8%,限额以上企业拉动消费明显。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分宜县商务局联合商超推出 “惠享分宜多彩生活” “惠购暖春”系列活动等,引导商超、家居、电商企业开展“超值购”“超级家装节”等形式多样的商品促销活动。与此同时,联合文广新旅局发放300万元消费券,包含百货、餐饮住宿、文旅三大类,入驻商家达44家,预计拉动消费3500万元。

南浦消费市场暖意足

江 珊(南昌市西湖区南浦街道党工委书记):1至2月,南浦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5亿元,同比增长10.69%。近年来,南浦街道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绿地井象中华米粉美食街新春消费节、西湖区夏日购物消费季暨第三届商贸消费节、西湖区金秋消费季等各类消费促销活动,涉及百货、餐饮、商超等领域,间接拉动消费上亿元。点燃“夜”消费,重点打造米粉特色街区、船山路夜市以及系马桩夜市等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丰富啤酒、小龙虾经营业态,推介以“新疆阿布拉江烧烤”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色小吃,让消费者感受老城南昌浓浓的“烟火气”。

景德镇艺术陶瓷市场回暖

金 仲(景德镇仲安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景德镇艺术陶瓷市场经历三年疫情寒冬终于迎来春暖花开。今年春,来景德镇旅游的游客明显多了,来景德镇创作的艺术家明显多了,不同规模的艺术陶瓷展明显多了,关注和介入艺术陶瓷的主流媒体和机构明显多了。前三年来我很少策展,今年我一口气策划了多个瓷画展:《跨越——此心安处是吾乡——景漂瓷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现当代瓷画名家作品邀请展》《色釉瓷画作品展》等在上海、江苏等地展出。

景德镇陶溪川夜市人气爆棚

本期主办:江西日报社 李渡酒业

执行策划:刘之海

编辑:刘之海 李征 吴艳雯 欧阳远媛 晏懿辉

论坛热线:13707090199

版式:刘 君

编审:陈米欧 刘之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