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帮扶为乡村振兴点“金”_银行_金融_帮扶

金融特派员(右)深入丰顺凤坪村,将“绿叶子”变成“金叶子”。受访者供图

对于银行而言,广袤农村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战场,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舞台。

近年来,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部署,派驻金融特派员2504名,实现驻村(社区)2258个、驻镇114个,已达到各个村(社区)全覆盖,把触角深入梅州乡村的各个角落。

民心所向,金融所望。梅州农商人扎根一线,活跃在田间地头,翻高山走山路,用心用情用力帮扶。梅州辖内农商银行不断增强挂点帮扶镇村的资金供给、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出台各项便民惠农举措,只为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可以顺畅地流向田间地头。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卓嘉琳 张腾

“组团”支援

金融人才深入乡村一线

“‘财神爷’来了,今天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政策?”一见到王伟标上门,平远县石正镇的村民总是热情地招呼他。来自平远农商银行的王伟标如今多了一个身份——驻石正镇帮扶工作队的一员,为当地带去金融“活水”。

立足“农”字当头,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在全市实施“金融特派员”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探索创建有梅州特色的“党建结对共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综合治理”模式。

据统计,和王伟标一样穿行在梅州全市各个村庄的田间地头,将金融普惠政策带进千家万户、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融特派员有2504名。

“酒好不怕巷子深,有钱不怕无人贷”是传统观念。如今,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将金融触角深入乡村,立足当地实际,由“坐门等客”变“主动对接”,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充满希望的田野,促进乡村振兴。

这也恰恰说明,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成员为何专门配备了一名金融人才。自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号角吹响,梅州市辖内7家农商银行积极响应,深入一线精准滴灌,直通服务,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展开全文

兴宁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党建+金融”优势,选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挂点合水镇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自挂点以来,我与当地镇党委沟通,利用银行金融服务优势和地方经济特色,做好结合文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挂职干部温暖说,截至目前,共走访合水镇行政村22个,累计驻村服务1392次,覆盖面达100%。

大埔农商银行与大埔县镇(场)党委开展“党建共建·金融惠民”活动,结合三级党建共建活动和户户通工作,充分发挥“金融特派员+党员”作用,建立支农服务队,开展“送人才、送服务、送知识、送关爱”四送活动,深入帮扶村,当好农民的“雪中炭”。

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党委联合辖内7家农商银行与梅州市金融工作局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工作,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金融帮扶优势,构建起“共强党建、共同富裕、共带队伍、共育产业、共惠民生”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活水”纾困

惠农产品现身田间地头

对于家住大埔县光德镇富岭村的张华军夫妇来说,大埔农商银行的脱贫小额信贷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张华军夫妇返乡从事蜜柚种植,由于购买肥料扩大生产缺少部分资金,又苦于有效抵押物不足,资金难题使张华军夫妇一筹莫展。他们想扩大生产规模,只需要外界搭一把手,就能“好风凭借力”。

恰好大埔农商银行利用本行“2022年农业重点名单信贷需求对接走访工作”,其间开展宣传活动场次60余场,积极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张华军得知后立马申请,仅用了3天时间获得3万元脱贫小额信贷,利用资金扩大了种植规模,将原来的5亩扩大到20亩。

“叮!”在合水镇罗英村,一条贷款到账的短信为陈叔带来了希望,来自兴宁农商银行的10万元授信贷款解决了他的资金难题。

陈叔长年种植大棚蔬菜,前段时间在购买种子化肥遇到了难题,就第一时间想到了挂点帮扶的兴宁农商银行。

当时兴宁农商银行在罗英村开展“整村授信”活动。“我把贷款需要的资料提交到农商银行后,很快就为我发放了10万元的授信贷款。”陈叔说。

兴宁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整村授信,农户的信用转化为生产的资本,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良药”。近年来,兴宁农商银行全面推动整村授信工作,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在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

不用再为资金发愁,农户、农企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像我们这些没抵押物,从没想过能从银行贷到款。但现在帮扶政策好,五华农商银行为我们提供了贷款,有了这些资金我将更有信心发展生产经营。”五华县梅林镇梅东村的农户彭永芳感叹道。

事实上,脱贫小额信贷、整村授信只是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不断创新帮扶信贷产品和机制的一个缩影。

例如在平远农商银行,以支持本地特色农业发展为主线,积极创新推出“民宿贷”“梅片贷”“特色农业贷款”“光伏贷”“平橙贷”“灵芝贷”“美丽池塘贷”“惠民贷”等20多个信贷产品,切实提升乡村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可得性和覆盖面。

放眼梅州,特色帮扶信贷产品不断推出,每一个产品背后,是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针对特色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产品创新的决心和能力。

“造血”帮扶

全力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金融支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驻镇帮镇扶村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这方面,丰顺农商银行金融特派员蓝燕红颇有心得。

丰顺潭江镇凤坪村是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因地处山区,当地产业结构单一,当地村民主要以茶叶种植为生活来源。针对该村实际情况,丰顺农商银行通过金融特派员这一桥梁纽带,将各项业务下沉。

“近年来,我们重点对村民开办民宿、茶园种植、农业观光旅游等提供信贷支持,推动茶旅、文旅、养旅融合发展。”蓝燕红说,通过金融帮扶,将“绿叶子”变成“金叶子”,推动金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在凤坪村落地见效。

截至2022年末,该行已为该村农户授信22户,用信余额262.25万元,并以“企业+农户”的方式为该村的主要茶业企业发放了一条100万元的供应链贷款。

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的省级茶叶产业龙头企业,丰顺农商银行结合茶叶产业资金季节性需求突出等实际情况,对茶叶产业及相关贷款实施优惠利率,不断加大产业振兴和产业帮扶力度。

至2022年12月末,该行累计发放马山公司贷款3335万元,帮助该公司扩大生态茶园基地,解决了农户茶叶种植、制茶、销售的后顾之忧,实现当地群众每人年均增收近2万元。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产业帮扶的“造血”功能在发挥作用。产业的良性发展,则离不开金融的精准施策。

聚焦“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兴宁农商银行通过全面对接本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涉农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创新推出“悦农·乡村振兴贷”,积极满足当地特色种植产业信贷需求。

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兴宁农商银行挂点帮扶镇合水镇,当地的荔枝、李果、龙眼、茶叶、柚子等特色产品不仅走出大山、远销省外,还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截至2023年2月末,兴宁农商银行累计在合水镇投放“悦农·乡村振兴贷”217万元,支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如今,在广袤的梅州大地上,农商银行的金融帮扶,不仅仅是“输血”,更在于“造血”。银行就像“金手指”,将青叶变“金叶”,红果变“金果”,茶山变“金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