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弹道有多厉害?行迹诡秘变幻莫测,美俄至今都无法解析_弹道_导弹_美国

在美国某些技术领先的情况下,中国有一项科研早早地跑在了美国的前面,令美国和俄罗斯至今都无法赶上,这就是钱学森弹道。钱学森弹道有什么厉害之处?为什么美国和俄罗斯至今都无法望其项背?

钱学森弹道是由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20世纪40代提出的,它的特点是两种弹道的融合,即弹道导弹与飞行导弹结合,同时具有突防性能和灵活性。钱学森弹道提高了导弹的作战能力,主要应用在超高音速导弹上,并为超高声速飞行器的研发提供了夯实的理论依据。

钱学森弹道的技术贡献中,钱学森是关键人物,可以说他是中国火箭军的灵魂人物。在回国以前,钱学森师从冯·卡门,在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工程系就读研究生。而在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是一位传奇人物。

钱学森一直对火箭研究着迷,他与另一位研究生弗兰克·马利纳成立了一个火箭实验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由于经常使用危险的化学材料,并且时常发生一些小事故,一直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谈资,被学校其他人戏称为“自杀小组”。

展开全文

尽管钱学森与弗兰克认为这是航天事业的未来,人们却觉得他们异想天开,唯独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热切地支持他的想法。对于钱学森来说,冯·卡门不仅是他尊敬的导师,也是他最信赖的朋友,以至于后来钱学森归国以后,向中国火箭研究院的同事提起这位导师时仍然满怀感恩之心。

在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的擅长领域是严谨细致的理论分析,而冯·卡门逻辑更发散,擅长提出一些非常有远见的未来构想。

在冯·卡门的带领下,钱学森和研究小组最终设计了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计划惊艳了加州理工学院的所有教师与学生,也使钱学森成为了航天航空工程系的6位传奇人物之一,他的名字被放在了该系的官网上。

钱学森最初的弹道构想雏形,也来源于这个喷气推进实验室。但后来因形势原因,钱学森决定回国继续完善他的弹道构想,并在中国航天航空研究所的帮助下,最终设计出了钱学森弹道。

钱学森弹道是一种新型导弹弹道,它的特点是超高音速滑翔导弹。其实在钱学森弹道之前也有别的弹道,但是钱学森弹道的厉害之处在于,解决了大气层边缘进行滑翔机动的问题。

一般的弹道导弹射程分为三阶段,即主动段、自由段和再入段。而钱学森解决的问题是,优化了自由段的导弹研究。在他的理论升级及应用下,新型导弹弹道优化了三个特点:一是射程短、速度快;二是持续滑行;三是避开了反导弹系统的拦截。

钱学森弹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大气层能提供的助推力,导弹依靠大气层的推力可以弹跳式滑行一段时间。由于轨迹是抛物线式,完美地避开了反导弹系统的破坏。

钱学森弹道的设计一直处于构想阶段,直到2019年东风-17公开亮相,人们才了解到这种弹道的厉害之处。而从钱学森的理论构想,从开始到最终应用实现,前后经历了70年。

外媒尤其是美国,起初并不相信中国有能力设计这样一种弹道。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一直习惯用着德国人桑格设计的桑格弹道。桑格弹道的原理相对更加简单,就是普通的打水漂原理。

打水漂的原理是,当石头快速在水上掠过时,水面因为牛顿流体效应,在极短时间内增加了一个对石头的反作用力,推动着石头继续像跳房子一样跳出了几个坑,继续抛物线式地向前弹跳,桑格弹道也是这个原理。

但是桑格弹道的不足之处在于,每个导弹从弹道发射后,如果在空中遇到了反导弹系统,多半会被拦截下来。可以说,美国一边依靠着桑格弹道向其他地方发射导弹,一边又设计了反导弹系统,拦截其他地方发射的类似导弹。以美国之矛,攻击美国之盾,实在是非常矛盾!

而东风-17打破了这个反导弹系统的限制,它依靠着钱学森弹道的设计,在滑行时可以避开反导弹系统的搜索和拦截,在较短时间内飞速到达目的地,对方毫无招架之力。

美国人看到了这样一种飞行导弹的存在,自然是不相信的。此后,他们不停地对钱学森弹道和这种飞行导弹进行研究与解析。不过,我国在这种弹道的设计保密上做得非常严密,美国人没有一丝可趁之机。而钱学森的回国,成为了美国人心里最后悔和最遗憾的一件事。

东风-17作为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射程在1800公里到2500公里之间,它内含JF12激波风洞。央视曾报道过,JF12激波风洞早在2008年就存在了,它超过了美国的7马赫风洞。这款激波风洞在2017年就排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经过实战考验、能对付美国的反导弹系统的导弹装置。

另一款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为东风系列导弹制造立下了汗马功劳。美国曾绞尽脑汁搜寻到了这款飞行器,并对其十分忌惮。WU-14配置在东风-21D导弹上,这款导弹是专门针对美国的反导弹系统,可以说,能够轻松地破解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对东风-21D完全无法拦截。也因为这些原因,东风系列导弹,有着“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称号。

钱学森弹道是钱学森这位大师带给中国的科学奇迹,而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大师,使我们能够在任何国家面前毫不畏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