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红太阳”,为何能成经典?_红太阳_芙蓉_文人

文人之道,以风雅为尚。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在文人眼中,任何事物都是,或者可以是转化为诗意与艺术的存在。

在寿山石雕艺术中,也有一位大师,能将无机质的石头转化为文人审美的标识,令人一望即知是他的作品。 那就是当代雕刻大师陈达先生。

寿山石文化网

,赞 2

红太阳把玩件精品回顾视频

在2017年的东南秋拍拍场上,一件由陈达所作的芙蓉晶石红太阳把玩件,从60万起拍,经过激烈的竞拍,最终拍出了184万的高价,引发了轰动。甚至有人为之以克计价,是许多石友心中当之无愧的头号惊喜。

被用作雕刻“红太阳”的芙蓉晶属于昂贵稀缺的名种。芙蓉晶石与杂岩伴生,成材十分不易。但其晶莹剔透,莹润色艳的品质,让它至今风靡,长盛不衰。

展开全文

陈达芙蓉晶石红太阳把玩件

福建东南2017秋拍释出

以此件把玩的质地来说,其红醇艳饱满,浓郁似火,其白质地通灵,几无杂质,在芙蓉晶中也是十分难得的珍品。

用以雕琢沧海浮日之景更是宛若天成,圆日呈跃升之势,云浪跌宕起伏,似在喷溅,动感极强。

作品底部还有“砂地阳文”题刻,可谓点睛之笔。整体线弧圆润而盈盈一握,正是案头把玩的形制。

陈达芙蓉晶石红太阳把玩件(局部)

所谓美石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陈达先生能将芙蓉晶石的韵味如此恰到好处地雕饰出来,可谓是“石中知音”了。

如果你足够了解陈达,就会明白人们对他作品的偏爱并非无缘无故。“红太阳”在当年能引起现象级热议,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陈达作 芙蓉晶石 菊花薄意章

福建东南2014秋拍释出

陈达对于芙蓉晶这类温润纯美的石材 似乎有着特别的钟爱。 因为这些石头的气质与其创作中淡雅的构图、精致而不失简练的线条与旷然的文人意趣不谋而合。

遵循文人审美而创作出的器物,不讲究大,而讲究精妙,讲究在草木之青中见乾坤之大。

陈达 田黄石 清平乐薄意章

福建东南2020秋拍释出

而在其表层的文人意趣之下,背后有着不一般的文化素养作为其风骨支撑。陈达对于诗、画、印都有独到的研究,但从不多余卖弄。而是专注于 以自己的生命经验为基,大巧不工,熔于一炉。

因此,经他匠心首创的“红太阳”题材一直延续着极高的关注度。陈达老师的学生们也都根据此主题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再创造。

陈达题字、林云曦刻 芙蓉晶石 红太阳摆件

福建东南2019春拍释出

2019年春拍,东南拍场就曾经上拍过陈达与林云曦师徒合作的“红太阳”雕件,相得益彰的题字与雕刻同样在收藏圈子掀起了一阵波澜,这也是新一代的传承。

文人雅玩与文化审美已成新趋势,寿山石艺术的雕刻语言也将变得更加多元、新鲜、活泼。 陈达这件已成经典的“红太阳 ”,也许便可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

请关注!4月12日「寿山石·薄意」专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