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方新报网」甘肃大山里的“刀剑大师”_腰刀_甘肃_保安族

以下新闻被日本【日本东方新报网】采用。

甘肃大山里的“刀剑大师”

中新社兰州12月18日电题:甘肃大山里的“刀剑大师”

因疫情沉寂数日之后,甘肃大山里又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甘肃刀匠马尕主麻在工作室,重启设备,准备铸刀用具。年仅7岁的小儿子跑来跑去,时而帮忙拉风箱,时而提小锤。这个比一间教室稍大些的简陋场所,孕育了几代颇有名气的民族刀匠。

作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保安族,马尕主麻祖辈居住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家族中至少有四代人传承锻刀技艺。据他讲述,保安族先祖是成吉思汗的刀匠,因所打刀锋利异常而成名,于清末发展至巅峰,至今有八百多年历史。

“保安腰刀命运跌宕,有家家户户锻刀的高光时刻,也一度濒临失传。”马尕主麻1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坦言,当地逾千户刀匠骤减至几百户,“三天打一把刀”的传统也曾为追求数量变为“一天打三把”,“能工巧匠和传统技艺都在流失”。

在挖掘整理保安腰刀锻制技艺方面,马尕主麻父子复活失传已久的黄河流水纹折花刀;与徒弟先后锻打出蜘蛛纹、祥云纹、松树纹、羽毛纹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花纹;改造腰刀,采用名贵树木改良刀把和刀鞘,使刀外观更精美,更具收藏价值。

“刀友最喜欢收藏的是黄河流水纹折花刀,我一年能打20多把,有些藏友会要求刻上名字,以彰显私人订制。”马尕主麻坦言,除了让腰刀走进“橱柜”,他还致力于让其走进“厨房”,成为菜刀、锅铲等生活用具,或者成为旅游产品投入市场。

作为与维吾尔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户撒刀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的保安腰刀,可用作生活用具和别致装饰品,受到西北各族民众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刀客、刀匠、铸刀师……外界给马尕主麻的身份和称谓很多,但他对“刀剑大师”情有独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