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末唐初,位于洛阳城外的回洛仓成为众多英雄好汉眼中的“肥肉”,在4年的时间里,回洛仓在李密、王世充的手中反复易主,最终李世民攻取了隋帝国的“国家粮仓”回洛仓。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焦枝铁路动工兴建,在河南省洛阳市建机修车间时,含嘉仓遗址被发现并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进行了全面勘察和重点发掘,这些粮窖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排列有序,按其连接情况总共应有400余座。隋唐好汉为何反复争夺这些粮仓?考古发现揭晓了这一谜底。
含嘉仓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外东北隅,即今洛阳老城西北侧。仓城呈长方形,东西长600余米,南北长700余米,遗址面积约43公顷。仓城东南部是含嘉仓的漕运码头。从仓窖内出土的刻铭砖内容看,含嘉仓的储粮主要来自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储藏的粮食除去洛阳城内众多的人口食用外,还可备全国的赈灾需要。
含嘉仓160号仓窖位于隋唐洛阳城皇城内,于1972年发掘清理,窖内堆积着大半窖的炭化谷物,是含嘉仓迄今发现的最完整、储量最大的仓窖遗存。含嘉仓是隋唐大运河沿线的大型官仓之一,也是唐代使用的最大、最重要的官仓,是隋唐时期中国南北漕运发达的见证。含嘉仓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自唐代始作为粮仓,沿用至宋代。含嘉仓的规模有粮窖400座以上,每座粮窖储约50万斤粮食,可以储粮约2.5亿斤。
回洛仓位于隋唐洛阳城的东北角,隋唐代大运河沿线的大型官仓之一,始建于隋大业二年(606年),在整个大运河运转过程中起着中转站或储备库的作用,回洛仓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其主要功能是为洛阳都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回洛仓遗址位于今洛阳市邙山南麓的马坡村和小李村,距离隋唐洛阳城宫城北3.5千米,由于位于邙山南麓的的缓坡带,不宜积水,适合储粮,且西部紧邻瀍河,往南直达通济渠,水运条件十分便利。
文献记载,其“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考古发掘显示遗址内仓窖排列规整有序,东西成排,南北成列,数量超过700座。已发掘的三座仓窖内的出土遗物年代均为隋至初唐时期,表明回洛仓始建于隋,毁于隋末农民战争,沿用时间较短,之后逐渐荒废埋于地下,现为村民的耕地。
回洛仓仓城整体呈长方形,东西长646米,南北宽355米。仓城可分为管理区、仓窖区、道路等几个部分。仓窖个体基本呈口大底小的圆缸形,口径一般10米左右,大者可达17、18米;窖底距地表浅的约7.7米,最深的可达10米以上。回洛仓城约有700余座仓窖,每个仓窖可储存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以储粮约3.55亿斤。回洛仓所遗址作为隋唐洛阳城遗址的组成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城一座粮仓占了天下半数的粮食,隋唐两朝为何对修建大型粮仓如此痴迷?考古专家揭开了谜底,民以食为天,都是为了吃饭、生存。据记载,唐朝初期,在关中饥荒的年代,皇帝率文武百官就食洛阳,得雅号“逐粮天子”。隋唐时期的洛阳和长安,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超级都城。而回洛仓位于洛阳城外,因城外粮窖被占据,洛阳城终因严重缺粮而被攻破。
唐朝建立后,李渊、李世民等人吸取了教训,将“国家粮仓”由城外的回洛仓调整为在城内兴建含嘉仓,用于储备粮食。隋王朝相当短暂,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登上王位,到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推翻,隋代的寿命只有短短的38年,隋朝留下的粮食,直到唐初还没吃完,这是事实。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开国皇帝,他改革农业和粮食生产措施,取消了前朝实行的豪族地主“荫户”制度,将大量的劳动力从豪族地主的控制下解脱出来,土地面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隋朝粮仓堆积如山,但是老百姓却吃不到。开仓放粮成为瓦岗军吸附民心的资本,为了活命,大量饥民和缺粮的义军纷纷投奔瓦岗军。这些粮仓,也成了隋帝国灭亡的火药桶。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在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见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仓窖博物馆暂实行免费时尚,公众可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有序参观。回洛仓遗址位于瀍河区睦邻大道与原310国道交叉口北100米,含嘉仓遗址位于瀍河区春都东路60号。(王建安 摄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