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汉和老伴两个人生活在乡下,每天二人在家里干点农活,日子过得倒也平淡,李老汉的要求不高,只要和老伴两个人每天身体健康,温饱不愁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李老汉暂时未想过。
村里有人说李叔,你家孩子在县城房车都买了,你可以去城里享享清福,体验一把城里的生活阿。
李老汉摆了摆手说:我家儿子在城里买房买车是不假,可我和老伴不想去,还不如在家里自在,再说我那儿媳妇你们不知道?脾气倔的很,倘若我们去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你们说对吧?
村里人听了也是点了点头,对于李老汉家的儿媳他们也都清楚,脾气是不好,李老汉儿子结婚那天都光明正大的说这里太穷,婚后一年里是不会来几趟的,你看这样的儿媳是真的难相处,还真是呆老家比较好。
本来李老汉和老伴两个人互有照应,儿子是不用太担心的,可就在儿子婚后的第三年,李老汉的老伴因病去世,这下农村的老家只留有李老汉一人了。
展开全文
老伴的葬礼上,儿子儿媳也都来了,儿子对李老汉说:爸,妈去世了,你要不就去城里和我一起住,省的你一个人我也不放心啊?
李老汉说再看吧,我身子骨我知道,我也不想让你和儿媳有矛盾,如果到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我会进城的。
儿子听父亲这么说,也就只好作罢,母亲葬礼办完过了5天,就和老婆回了城里。
李老汉看着家里空荡荡的,以前有老伴还能说说话,现在就自己一人,说话的人也没有个,不免落泪伤心了起来。
一个人吃,一个人睡,一个人干农活,一个人在家过了一年的时间,儿子也只回家了4趟,拿点钱给父亲就走了。其余时间都是自己,本来李老汉一个人也能行,可一次干农活,把腰闪了,这下坚持不下去了,便决定进城去儿子家。
李老汉本来是让儿子来接的,无奈儿子有事情,只好搭坐村里人的车去往县城,李老汉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儿子家大门外,按响门铃后,本以为可以进门,可结果让李老汉傻眼了。
门铃按响后,是儿媳开的门,李老汉见门打开便抬脚想要进门,这时儿媳妇却说:公公你这身上太脏,鞋底更脏,我看你还是到楼下洗干净再上来吧,我家里正和我妈包饺子呢,我怕你一进门灰太大,那可就把饺子都给弄变味了。
李老汉知道儿媳脾气不好,可今天却这般如此过分的对自己,嫌弃自己脏,不让进门,李老汉也来了脾气,说我来儿子家养老,你不让进就是不孝,大不孝。
儿媳和李老汉吵了起来,这时亲家母见吵了起来便闻声而来,一看是李老汉便立马说道:亲家,来,快进门,今天包饺子吃,你有口福了哟。
李老汉说:儿媳妇不让进,怕我弄脏了地板,影响饺子的美味,说完还看了儿媳一眼。
亲家母一听李老汉这样说起初不信,但女儿亲自承认了也就生气了,手上的饺子往桌上一放,抬手就是一个巴掌打到女儿脸上。
亲家母对女儿说:我养你这么大是干嘛的?书读哪里去了?你平时脾气不好我也就忍了,今天对着自己的公公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还有没有一个作为儿媳妇的本分了?快点道歉。
门外的李老汉也没想到亲家母会这样,而且那一巴掌还挺大劲的,现在儿媳妇脸上已经红了,李老汉看着眼前的情景有些傻眼。
儿媳妇被亲家母一打也懵了,转过头和李老汉道了歉,请了李老汉进门后,就跑回房间去了。
亲家母还对李老汉说:亲家,对不住,我女儿没教好,让你见笑了。
李老汉说哪的话,年轻人嘛,理解,以后只要改正就行了。
到了晚上儿子也回家了,听了白天的事也想发脾气的,后来李老汉说算了才没有作声。
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吃着饺子,也挺开心,这时儿媳妇对李老汉说:爸,我错了,之前那样对你是我不对,原谅我好吗?
李老汉自然原谅了儿媳妇,一家人哪有那么多的仇恨,整天勾心斗角,那哪里还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
李老汉自此也就在儿子家过起了日子,儿媳妇对李老汉也挺孝顺,这让李老汉高兴坏了,看来亲家母那一巴掌还真是打醒了儿媳妇。
文/她言
图/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