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船匠入海采珠,见少妇可怜送其食物,少妇:小心你岳母_少妇_老汉_下海

姚州有个叫于信昌的船匠,他下潜到几十米深的海底,没有见着他要找的大蚌,回过身要朝海面游,受限于海水的阻力,他往上游的速度很慢,拉拉拴在身上的绳子,想让岳母将他拽回去,却猛然发现他腰上的绳子已经断开。

于信昌呛了不少水,逐渐脱力,整个人朝着海水深处沉去……

事情要从十年前说起,那时于信昌的父亲于老汉,在给人修船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对沿街乞讨的母女。

母亲苏氏长得十分貌美,几个光棍觊觎她的美色,对她出言调戏。

于老汉看不下去,他又生得高大威猛,就将几个光棍赶走,救下了苏氏,并在外面租赁了两间房子,安顿好母女俩。

此后于老汉常去给她们送些东西。

苏氏的开销特别大,尽管有于老汉的帮衬,她购买胭脂水粉,以及漂亮衣裳的银两依然不够用。

于老汉为了能多帮衬些母女俩,让她们过上好日子,比先前更加努力地赚钱,没人请他修船时,他就去下海采珠。

在这个过程中,于老汉往往会带着苏氏和儿子于信昌一起,于老汉负责下海,苏氏则在他身上绑一根绳子,在他下海太久力竭时,将他给拉上来。

有一次于老汉下海后,采到了个拳头大小的珍珠,带到集市上卖了不错的价钱。

而后他再次去下海采珠,就遭遇了一场意外。

苏氏见绑着于老汉的绳子迟迟没有动静,就准备将他拉上来,谁知她刚一牵动绳索,绳子就从中断裂。

苏氏把船停在海上等于老汉,等到傍晚也没见他再上来。

于老汉就这样身亡。

展开全文

此时的于信昌已经十六岁,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也做了名船匠,偶尔也会到海里采珠,许是他运气好,每次下海就没有空手回来过。

在于信昌二十岁那年,手中已经积攒了些银两,媒人见他长得俊俏,性情又老实可靠,遂给他介绍几门亲事,其中一名姑娘就是苏氏的女儿海慕。海慕的姿色不比苏氏差,人非常水灵讨喜。

因此,于信昌对她心生好感。再加上苏氏也能看上于信昌这样的女婿,他和海慕就结成了对夫妻。

婚后的海慕非常贤惠,于信昌每天忙完回来,她都会给于信昌揉肩捏背。且她的肚子非常争气,嫁给于信昌的第二个月就怀上了身孕。

一日,于信昌来海边散心,见一衣着华贵的少妇身旁围满了人。

少妇正在向围观的人讨要吃食。

众人见少妇身着绫罗绸缎,不像是缺钱的模样,只顾着在旁边嘲讽她。

少妇两眼垂泪。

于信昌看少妇可怜兮兮的模样,隐约能猜想到少妇出身自富贵人家,不幸的是在海上遇到困难,没回到家,才沦落到如此境地,他从怀里找到几文钱,买了些吃食送给少妇。

少妇似乎非常饿,很快把这些食物给吃完。

此时的于信昌还会入海采珠,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他闲着也是在家闲着,就准备到海里找大蚌。

可每次下海都需要有人给他拉绳,这样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别人手中,陌生人肯定不行,海慕正怀着身孕,自然不能给他帮忙,最合适的人选只有苏氏。

于信昌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找到了苏氏。

先前于信昌有采珠的经验,苏氏对他的实力非常信任,直接就答应了他。他们准备到次日清晨就出发。

当日傍晚,于信昌独自到外面去散步,半路上又遇到了那名少妇,更准确的来说,是少妇尾随着于信昌,此时的少妇比先前更加落魄,蓬头垢面,身上的绫罗绸缎已经破破烂烂。

于信昌听到脚步声,回头望了她好几眼,误以为她又饿肚子,遂从厨房找来几个馒头递给少妇,又联想到少妇需要回家,将自己的私房钱给了她。

少妇收下这些后,不停感谢。

分别前,少妇特意叮嘱道:“当心你岳母!”

于信昌没听明白少妇的话,打算开口询问时,少妇已经不知所踪。苏氏一个女子,于信昌想不出她有哪点能令人畏惧,因此没在意少妇的话。

次日于信昌和苏氏一起下海,他这趟并不顺利,一上午都没有发现一个蚌,忙活到傍晚,他才在海底发现了一个脸盆大的蚌。

于信昌缓缓朝着大蚌游去,丝毫没有意识到背后的不对劲,他碰到大蚌要往水面上带时,意识到大蚌非常沉重,拉动腰上的绳子,想让苏氏将他拉上去,结果他一下子将绳子拽到了尽头,断掉的地方十分整齐,显然是有人故意弄断的。

于信昌也顾不得大蚌,将它放回去就朝着水面游,可他潜入海底已经消耗了许多力量,只游了一半就呛了水,人也晕了过去,缓缓下沉。朦胧中那个少妇来到他身旁,将他救起。

于信昌再次醒来时,他正身处客栈,一旁坐着满脸焦急的少妇。

少妇见于信昌醒来,松了口气,她让于信昌在客栈吃了顿饭,就带着他回了家。

于信昌刚到家门口,就听到了苏氏的叱骂声和妻子的哭泣。

于信昌进门后,看到苏氏正在翻找值钱的物件。海慕没有给苏氏帮忙,就在一旁坐着哭,口中还不停埋怨苏氏让她失去丈夫。

于信昌通过她们的言论,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苏氏曾是个海盗,和岸上的男子往来后,生下了海慕,不久后男子就意外离世。

苏氏曾因做海盗险些被官府捉住,她暂时不敢在海上待,领着海慕上了岸。她也没有谋生的手艺,只能带着海慕乞讨。

好在苏氏遇到了于老汉,且获得了于老汉的喜欢,她接下来的日子才能过得顺心些。

可苏氏习惯了原先花钱大手大脚的生活,于老汉每个月给她的银两,不能满足她和女儿的需求,她就趁着于老汉下海后,将绳子切断,刻意让于老汉溺死。

那时的于信昌没关心过家里的银两,于老汉的遗产,全都被苏氏给吞了去。

即便如此,苏氏依然不能满足,她偶尔还会去联系曾经的故友,和他们一起去海上打劫,而那个少妇就是被他们打劫的人之一。

那日少妇和家里的人正在海上游玩,被海盗突袭,少妇跳入海中逃过一劫,和她同行的人全部身亡。

而后她想要找到幕后真凶,就留在这里没有离开。

少妇和附近的人们打听后,已经弄清了苏氏的身份,知道她是始作俑者,因此她尾随并保护于信昌并让他小心岳母。

后来苏氏也果真如同她料想的这般,以害死于老汉的方式残害于信昌。少妇从海上路过,才将他救下。

苏氏的目的就是取走于信昌多年积攒下的银两。

于信昌难以置信地朝房内走去,苏氏望着他更加吃惊。于信昌幸存了下来,且知道了真相,苏氏更不能放过他。她在旁边找了个板凳,要往于信昌头上砸。

少妇早已将苏氏做的事情上报到官府。苏氏的板凳还没有砸下来,就有一群衙役将她给团团围住。最终苏氏被衙役给带到衙门,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少妇则如愿以偿地回了自己家。

海慕不知道苏氏所做过的事情,因此她没有被抓,仍然留在于信昌身边生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