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93岁老汉观看《长津湖》,影片结束后泣不成声:我就是伍千里_昌言_美军_朝鲜

现在的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大多来自于书本,那里有我们所有想要知道的客观史时,也有我们想要了解的历史人物。

还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从枯燥的描述中跳脱出来,更直观的“看到”当年所发生的事情,那便是通过一些描述历史的同时还带有艺术色彩的影视作品,让我们宛如参与其中,比如电影《长津湖》。

原本只是带着看电影的心情去看《长津湖》,没想到看完之后心潮澎湃。更加令人意外的是,长津湖战役不仅仅是存在在史书上和影视作品里的回忆,还是活生生的存在于一个老人的真实经历里。

电影《长津湖》

在电影《长津湖》上映之后,有不少人都走进影院去观看了这部影片。不只是因为它的主演们被人所看好,而且大多数人也都想去电影院里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展开全文

中国历史,如果用影视剧来演绎,有很多典型的历史战役可以选择,而电影《长津湖》所选择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

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在那么寒冷又艰难的环境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毅然奔赴朝鲜,在武器上,我们并不占优势,也没有抢得先机,占领有利位置,那时有的战士们为了躲避美国飞机的侦察,宁愿在寒风大雪中一动不动,哪怕最终变成一座冰雕。

战士们对着从头顶掠过的战机、在身边落下的枪林弹雨,眼睁睁的看着战友们在美军两通轰炸之后,或伤或死,但我军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那句“这场仗我们不打,就会由我们的下一辈来打。”的话一出口,就会让人有止不住落泪的感动。在战场上,战士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就像那个战士忍着自己的伤痛,依然的开车带走了用于定位的标识弹,最后自己被炸得不说粉身碎骨,也让人实在不忍心看下去。而他只为能够让更多的战友有反击的机会。

为了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坚决不让美国踏过朝鲜进入中国。从伍百里到伍千里,再到伍万里,一家三兄弟全都投入战斗,而送他们离开去奔赴战场的父母,只是默默的在后方凝视着他们,虽心有不忍,但却未曾阻拦,一家老小都为了胜利做出了牺牲,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怎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

看完这部电影,离开影院的人们,不少人都落下了泪水,是对战争的愤怒,也是对曾经牺牲在战场上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感恩。其实真正的长津湖战役远比影视作品中所表达的更加残酷。

长津湖战役

在抗美援朝时期,联合国军对朝鲜的疆界发起进攻,为了对抗其强劲攻势,我国派遣志愿军在1950年11月初的时候进入朝鲜,入朝志愿军十多万人,为了能够隐蔽且突然的对敌军进行攻击,所有志愿军,白日潜伏,夜里行军,忍受着严寒和饥饿,在雪山中行进,其中艰险远非现在的我们所能想象。

而志愿军们却凭借着超出常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仰克服了困难,到达了预设战场,在11月到12月之间,我军对驻扎在下碣隅里至兴南这条线上的美军进行有力的打击。

在11月末的夜里,正是风雪最大的时候,此时我们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已经隐藏在长津湖北部和西部的山地和丛林之中了,而美军将士正在山林中行军,就在此时,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美国主力部队进行攻击,将美军两个师分成了五个部分。

而后,接着一鼓作气,在新兴里全歼美军知名的北极熊团,这个军团在一战时曾有傲人战绩,与这样一个战斗力彪悍的军团对抗,我们虽然取得胜利,但我军两个师的伤亡也非常惨重,死伤将近一万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非战斗减员,其实也不难想象可能是被严寒所伤吧。

12月初,在美军撤回了下碣隅里,其实他们的撤退之路不过短短22公里,可是由于中途我军对美军的一路上不断地截杀,导致美军千余人伤亡,这条路美军足足走了三天。在美军抵达下碣隅里的同时,我军继续顽强与美军对抗。但由于我们没有充足的御寒棉服,也没有足够的食物,连弹药也耗费过了大半,我军整体战斗力多有消耗。

但也没有因此放弃,曾两次炸掉水门桥,为美军的撤退之路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虽然在水门桥我们没有抵挡住美军的撤退之路,但我军战士的英勇,也对美军起到了足够的威慑。

直到1950年12月24日,平安夜的时候,美军终于从兴南港撤离。正式宣告了美军的失败,让美军上将麦克阿瑟曾经圣诞节前结束战斗的愿景落空,让他被实际情况狠狠的打了脸,中国志愿军的加入大大地扭转了朝鲜战场局势,这场长津湖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转折点,历经历时将近一个月的战役以中国的胜利落下帷幕。

真实的“伍千里”----李昌言

综上所述,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比电影里所描绘的要惨烈的多。但尽管如此,我们作为观众仍然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的英勇,并为之热血沸腾,看电影的人都是这样的这状态,何况亲身经历的人呢。

2021年国庆档长津湖上映之初,有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受到邀请,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电影院观影,《长津湖》这部电影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的还原和充分的人物塑造,是一部相当写实的战争题材电影,观影的人能在电影开始便把思绪带入其中,其中当然也包括这位老人。

在电影结束时,老人起身时眼里满含泪水,泣不成声,对身边的女儿激动的表示,我就是伍千里。

在场听到这句话的人全都神情惊讶,包括老人的女儿,大家都没想到过这位看似平常的老兵,竟然有如此传奇的人生经历,而震惊之余,又都对老人的经历十分好奇,更想从老人的口中了解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如电影中所讲的一样?

而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叫李昌言,出生于1928年,是个地道的山东人,因为家里条件十分艰苦,父母都是农民,家中还有其他的兄妹,别说指望着父母给自己交学费,小时候经常连饭都吃不起,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昌言自然也是早早的就在外打工,贴补家用,可他却不愿一直都这样。

而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各方势力都在忙着征战,无数人都背井离乡,逃避战乱,既然有战争,那便需要大量的士兵,招兵便比较常见,李昌言见如此情景,便踏上了从军之路。

初入军营的里李昌言,并没有经过多么系统的军事训练,只在部队呆了一个月,便被派往了战场前线。而作为一个新兵,他并不惧怕战争与死亡,在战斗的时候,往往都冲杀在前。这样一个强悍的战士,正是部队里所需要的,于是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初,李昌言便已经是班长了。

在1946年,李昌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到1950年,李昌言当时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一路随军北上,到了朝鲜的咸兴,也就是在这里,李昌言被任命为志愿军27军的一名连长。

而作为被紧急调遣赶往朝鲜的第一批作战部队,在许多物资的供给上,还无法做到完全充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少棉服,而当时大部分的战士都是从南调到北,身上的衣服基本上无法抵御朝鲜当时的温度,可作为连长的李昌言,鼓舞战士们,不论遇到怎样的险阻都要努力打一场胜仗。

不久,27军加入东线作战参与长津湖的战斗,李昌言所在的连作为先锋的侦察连,他领连队的战士们在黑夜当中翻雪山,过密林,渡冰河,在这过程中遇到美军帐篷,李昌言当即作出反应,命所有战士迅速作战,将帐篷内的八个美军全部歼灭。

然后继续向前进发,又遇到了美军的炮营指挥所,依旧是所有战士一同出击,攻占此地,歼灭敌军几十人。本以为只是清扫了前行路上的敌军,过后才知道,李昌言所带领的战友们,打败的是当时美军精锐部队北极熊团。

在朝鲜战场上,武器和资源远不如美国的我军,能够得到胜利,都是用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李昌言自然也一样,在战争中,他腰部、胯部等多处留下了伤痕,这些伤痕虽代表伤痛,但也是他胜利的勋章。

1952年,李昌言奉命回国,却没有离开部队,仍在部队里作为教官,为军事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战争年代里,所有的战士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战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这才有了我们现在所有的美好生活,哪怕是和平年代里的我们,都有一群可爱的人在守护着,向最可爱的中国军人致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