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镇馆之宝丨彭梅:因《狂飙》再火的《孙子兵法》为何被译为“战争的艺术”?_孙子兵法_竹简_汉墓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3月20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三),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济南3月25日电 题:因《狂飙》再火的《孙子兵法》为何被译为“战争的艺术”?

——专访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馆长彭梅

中新社记者 赵晓

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扫黑除恶电视剧《狂飙》再次带火了中国古典军事名著《孙子兵法》。兔年新春,不同版本的《孙子兵法》销量飙升,成为“爆款图书”。这部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兵学圣典”,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畅销全球。

《孙子兵法》常被译成“The Art of War”(战争的艺术),背后有何深意?书中哪些思想为各国读者接受和认可?近日,临沂市博物馆副馆长、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馆长彭梅就上述问题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孙子兵法》竹简,是如何被发现的?

彭梅:“位居世间最小名山,馆藏天下第一兵书”,是对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的最好概括,体现了银雀山汉墓在中国考古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孙子兵法》竹简兵书的珍贵价值。

旧临沂城南约一公里处,有两座隆起小山岗,东岗为金雀山,西岗为银雀山。据考古证明,这里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汉代墓地。

展开全文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李明芮 摄

1972年4月,临沂地区卫生部门在银雀山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1号、2号汉墓,随即报告了文物组。工作人员经过发掘,发现两座汉墓均为长方形竖穴,椁室基本完整,为一棺一椁。1号墓竹简在边箱北端随葬漆木器和陶器的间隙中被发现,由于长期浸泡于泥水中,又受其他随葬器物挤压,竹简已经散乱,表面呈深褐色,竹简编绳早已腐朽。部分简上还可以看到些许痕迹,其中用墨书写的字迹,除了个别文字难以辨认,绝大部分都很清晰。

博物馆内展出《孙子兵法》竹简。李明芮 摄

出土竹简随即被送到北京,中国国家文物局成立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对竹简进行整理、释读和保护。竹简共计4974枚,整简每枚长27.6厘米、宽0.5-0.9厘米、厚0.1-0.2厘米,简上的文字全部用毛笔蘸墨书写,每简的字数多少不一。整简每枚多达40余字,字迹有的端正;有的潦草,非出于一人之手,主要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竹简兵书。

大量珍贵竹简兵书在银雀山汉墓出土,轰动海内外。截至目前,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接待海内外观众500余万人次,美国、马来西亚、柬埔寨、朝鲜等近百个国家的高级军官、军校学员专程到馆内参观。国内外众多军事院校将《孙子兵法》列入教学课程,足见这部军事名著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博物馆内展出《孙子兵法》竹简。李明芮 摄

中新社记者:《孙子兵法》竹简的学术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彭梅: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为研究中国先秦和汉初的政治、经济、军事、书法、简册制度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它的学术研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的出土,解决了《孙子兵法》源流相关争议。《孙子兵法》与失传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同墓出土,澄清了关于孙子其人其书的千古论争,证实《史记》等有关孙武、孙膑各有其人、各有其书记载的真实性,也证实了《孙子兵法》原本确为13篇,而非曹操删削82篇而成的13篇。

二是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版本,为《孙子兵法》文本研究提供了校勘资料。《孙子兵法》版本众多,《武经七书》《十一家注孙子》是两个最主要的版本,两版之间存在很多异文,由于缺乏佐证资料,难以确定孰是孰非。从字体推断,简本《孙子兵法》书写时间应在秦朝到西汉文景之间,比传世的宋本要早1000多年,虽然出土时有所残缺,但是在校勘传世本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三是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为研究中国文字发展与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孙子兵法》简书用毛笔蘸墨书写,字体介于秦隶与汉隶之间,字形趋于方形或扁方形,笔画伸缩有致,横画呈微波,已显露出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书法特点,字体自然随意,秀劲清丽,为研究中国文字发展与书法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博物馆内展出《孙子兵法》竹简。李明芮 摄

银雀山竹简出土后,博物馆出版多部学术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潮,推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银雀山兵学文化。

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承办的第三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3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中,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孙子兵法》与经济发展战略”“《孙子兵法》的史学价值”“银雀山兵学与取胜之道”等主题进行交流,充分肯定《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军事战略思想。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还先后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展出;《孙子兵法》竹简参加了中国“全国对外文化交流成果展”,其学术研究价值和军事战略思想引起国外关注。

博物馆内展出《孙子兵法》竹简。李明芮 摄

中新社记者:《孙子兵法》为何在国外被称为“战争的艺术”,哪些思想被世界普遍接受和高度认可?

彭梅:《孙子兵法》被称为“战争的艺术”,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兵书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它对世界的影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孙武的军事思想蕴含普适性的智慧;个性则是运用孙武思想,各国须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

《孙子兵法》包含全面的战略战术原则,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计》篇为《孙子兵法》首篇,在全书中具有统揽全局,提纲挈领的作用。《计》篇开宗明义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理解为战争是国家大事,关系军民生死和国家存亡,要从安国利民角度考虑,慎重对待,阐明了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念,是关于孙武军事思想的总概括。

博物馆内展出《孙子兵法》竹简局部。李明芮 摄

《谋攻》篇强调运用谋略战胜对方,论述“全胜”战略思想及实现的方法和原则。《势》篇论述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将帅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的战术战法形成有利作战态势,出奇制胜。《地形》篇论述军事地形学,提出“地形者兵之助”观点,以“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为“全胜”要诀。《用间》篇论述了“先知”的重要性,作为《孙子兵法》末篇,与《计》篇前后呼应。整部《孙子兵法》逻辑严谨,层层递进,首尾浑然一体,构成了博大精深的兵法体系。

孙武的基本战争观是“安国全军”,对于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进步意义和导向作用,书中同时还蕴含文字美、节奏美、意境美和逻辑美等,体现求知、求真、求和、求美的至高境界。读者通读之后,往往会在思考和顿悟中领略战争的艺术和真谛。

观众参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李明芮 摄

中新社记者:现代人应如何借鉴吸收《孙子兵法》中蕴含的智慧?

彭梅:当下,人们对于《孙子兵法》的研究已远超出军事和战略范畴,其精髓被广泛运用到企业管理、商业竞争、体育竞技等多个领域,事物往往有着广泛而普遍的联系,其道理也是相通的。

孙武提出的战略战术观有其普适意义,适用于很多领域。其“任势观”,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态势,掌握主动权,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乘“势”发展;“知胜观”强调“知”是前提,是胜利的基础和首要条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分析得失利弊,不打无把握之仗,出手要有胜算;“全胜观”运用谋略和智慧,跳出直接对抗竞争,以迂为直,强调潜在和间接使用力量,不战而胜,取得成功。

《孙子兵法》是一部以智取胜、谋求和平的兵学圣典,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制胜之道是指导人们应势而动的客观真理,“兵者,凶器也”教导人们应恪守道德、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耕植于本、立身于世,这也正是新世纪新阶段在斗争中求发展、矛盾中求共存、博弈中求和谐地引领并推动国际新秩序建立的正确方向。(完)

受访者简介:

李明芮 摄

彭梅,副研究馆员,临沂市博物馆副馆长、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馆长,山东省博物馆学会研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秘书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兵学文化方面的研究,负责编辑出版了《银雀山·孙子兵法》《银雀山兵学论坛》《孙子兵法略解》等业务书籍,其中,《银雀山·孙子兵法》一书荣获“第十一届山东省对外传播奖”“临沂市首届社科普及读物二等奖”并入选上合组织“齐鲁文化集萃”重点图书,《银雀山兵学论坛》一书获“第三届中国孙子兵法研究成果提名奖”“临沂市第二届社科普及读物三等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