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艺术与城市:以纽约苏荷区和高线公园为例_城市_高线_艺术

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系列公开课为艺术商业管理工作室的专业实践课程,课程邀请到国内五位行业内的专家,针对公共艺术、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相关问题展开,从理论、实践与中外典型案例入手,与大家展开分享交流。

本期讲座邀请到了曾任纽约平行事务所(PARALLEL)策展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设计管理学院讲师与艺术家的魏晓光老师,给我们带来“艺术与城市更新——以纽约苏荷区和高线公园为例”为题的讲座。01苏荷区“苏荷”为“SoHo”一词的音译。即“豪斯顿街以南”(South of Houston Street)的缩写,指美国纽约曼哈顿南端的一个区域。

展开全文

苏荷区五六十年代,苏荷艺术区逐渐形成。后工业时代中,这个废弃的工业区地价极低,老厂房吸引了艺术家、诗人、摇滚乐手在此扎根,商业画廊体系外的“另类空间”——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也迁入,他们作为先锋为这个社区注入了活力。艺术家将荒废的厂房改造为生活空间和艺术工作室,这种空间也就是如今流行的Loft。不多的改造资金使得工业建筑的原始风味被充分展示,稀缺的公共资源让大家互帮互助、彼此熟识,这个社区变得富有人情味。

七八十年代,苏荷艺术区走向繁荣。1970年,一篇名为“Long Live Loft Life”的文章首次将苏荷区带入大众视野,由于报道引起的轰动,苏荷艺术家协会组织了艺术节。艺术节的活动与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更多媒体的报道甚至政府的支持,1971年纽约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将苏荷区改为住宅区。创意中心、艺术画廊纷纷建设,画廊业蓬勃发展,艺术产业的集群效应吸引了游客与中产阶级进驻。1978年,这一地区又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标志区”,铸铁建筑不得随意拆除,这意味着苏荷区从面临拆除的境地转变为历史保护区与艺术家居住的艺术区,铸铁工艺建设的建筑被认为是摩天大楼的原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苏荷区这一街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九十年代开始,经历商业化的苏荷区地价开始提升,此时纽约城市也正在扩张,金融资本与房地产开发商关注此地,逐渐将苏荷区改造为高档住宅与零售商业区。迫于上涨的房租和地价,原住民不得不迁出,富裕人士迁入。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到九十年代衰落的苏荷区,经历了从极简主义到波普艺术的发展直至美国当代艺术的兴起。经历了“去工业化”、“城市更新化”、“士绅化”几个阶段的苏荷区,居住在其中的“拓荒者”面对的是与城市规划者的对抗,以及身份的穿越与冲击。

课件纽约州的《多功能住房管理法》与纽约市《分区规划法》之下,纽约被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与工业区,作为工业区的苏荷区是不能用来居住的,更不能进行商业活动,因此艺术家的居住是非法行为,很容易遭到驱除;且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城市更新大潮中,《住房法》允许地方政府定点清除萧条的住宅区和衰败的工业区,对城市管理者来说,苏荷区的破败厂房落后、没有价值,艺术家的聚居会给城市更新带来很多问题。于是城市规划者提出将苏荷区改造为中产阶级的住宅区与下城高速公路的计划。艺术家们则组织“艺术家租房者联盟”组织,为居住合法化展开斗争。七十年代艺术家最终取得胜利,这些不计报酬与代价的艺术家们,真正引领苏荷区的城市更新运动,通过艺术活动重新利用工业厂房,迅速提升了这个区域的房产与商业价值,吸引中产阶级与游客的回归。但讽刺的是,艺术家成功保卫居住权的同时,却因为无法负担繁荣后的高房价而被迫撤离,转移至布鲁克林;加上画廊因为房价的外迁,苏荷作为艺术区在九十年代衰落,而转化为繁忙的零售商业区。02高线公园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修建的一条运输加工肉类的铁路货运专用线。八十年代,周边社区逐渐转变为肉贩、灰色俱乐部、性工作者的居所。由于地区的功能性衰败,地价降低,这里的空置厂房开始容纳大量的艺术家。

原貌八十年代面临废弃的它,于1999年迎来了转机。自由作家David和艺术家Hammond和高线附近居民发起成立了非营利组织“高线之友”(FHL),他们开始游说周边土地所有者,希望保留铁轨、改造此处为公共空间。他们进行了一系列专题演讲,征求周围居民意见,做了经济方面的相关调查和研究,演算了高线公园项目可能带来的正面收益。

纽约时任市长Bloomberg表示支持,任命Amanda Burden为总规划师,市议会、联邦地面交通部门、城市规划局、纽约州最高法院与城市经济发展机构一同研究、制定政策,并且对周边地区进行规划,保留了此区域的社区特色、艺术画廊与高架铁路。

后期的设计开发阶段中,“高线之友”举办国际竞赛、对外征集方案,监督管理公园的施工维护工作。终于,在“高线之友”的大力保护下,这个区域更新转型为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阶段中,“高线之友”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向其他机构与居民募集基金,用于对高线公园的维护、管理、宣传、活动组织。

高线公园方案征集高线公园这一成功的更新改造拉动了地块交易,带动零售业、地产业与综合商业的联动发展,赢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景观设计师Adeiaan Geuze认为:“现代公园不应在被看作是一片安静的绿地或者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应被视为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城市十字路口,是人们乐于聚集和参与的地方。”许多城市不缺乏线性的城市公园,但是游人、公园、城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连接的。

高线公园

高线公园

03思考工业遗址的保留与活化,盘活了纽约的存量空间,但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则是人、地、产业缺一不可。

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离不开居民、土地所有者、开发商、政府等多方力量的博弈,不同利益团体的呼声都能得到反应,确保了社区内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空间的更新创造才能从理性蓝图变为现实。注重公共利益的同时,公众参与的意愿提高,城市管理的成本与效率便得到优化。更新改造过程中充分运用社会力量会带来更好的效果,比如开发商的介入解决了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团体的参与降低了城市治理成本。

对比苏荷区与高线公园,我们可以看见两个城市空间的更新改造,公众的力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艺术家的活动使得当地重新焕发生机,而政府处于一个协助者的位置。增量到存量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改造逐渐转向政府、民众、开发商共同参与互动的协商式规划。

合理的规划使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城市的历史气息与艺术氛围亦保留发展。将历史遗存作为古董原封不动地保留与对遗存的简单再利用都不能将一个城市空间很好地更新改造,而是应该让各个时期的元素交织并存,产生一场历史与今日的对话。

苏荷区与高线公园旧城改造的成功经验值得参考与借鉴。

高线公园嘉宾介绍

魏晓光

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讲师

曾任纽约平行事务所(PARALLEL)策展人

艺术家、策展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