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婚闹,官方与民间都要尽一份力_婚礼_舆论_举办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禁止 民间 官方 婚礼 舆论 举办

新华社照片,浙江诸暨,2022年11月20日 浙江诸暨举办移风易俗集体婚礼

近日,在山东临沂的一场婚礼上,新郎新娘被数人婚闹叠罗汉压在身底,新娘头上还被喷满泡沫,这引起诸多网友不满,#为何低俗婚闹屡禁不了#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春节期间,新人追求双喜临门,婚礼举办密集度很高,但因为婚闹的缘故,一些婚礼变了味,甚至酿成了悲剧。在一些地方,婚闹不分时间、季节,只要有婚礼,就会有婚闹,这些年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与讨论,婚闹已经被定义为“公害”。

山西太原新郎小李被“闹洞房”的同学好友打得太过(当地乡村婚俗认为,打新郎越重福气越多),抢救无效死亡;山东泰安一16岁伴娘被婚闹猥亵,婚礼举办地变刑事案件现场,多人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江苏盐城一场婚礼上,醉酒的公公化身婚闹,强吻儿媳妇,让全网的人都被恶心到了……

类似的婚闹新闻,一直都有发生,从来未能得到有效禁止。在近些年舆论发酵之下,网友们对婚闹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不断呼吁尊重传统婚俗的同时更要文明办婚礼,但网络上的声音,很难对一些地方的现实社会状况带来影响,不排除有人在网上反对婚闹,在生活中却是婚闹的参与者或旁观者。

婚闹作为一种怪现状,之所以难以被禁止,在于这一行为,顽固地寄生于传统婚礼习俗身上,每一次尝试将婚闹从婚礼中剥离掉,都会遭遇到周边力量的抵抗。包括“婚礼不闹一闹不热闹”的说法,其实已经形成了对新人的一种绑架,而新人在婚礼进行前,缺乏对婚闹的防备预案,婚闹发生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导致一些不可控的行为发生。

从近年的一些案例看,法律对婚闹的打击,是及时而到位的,只要涉及危害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与安全,且当事人通过法律渠道寻求公道,一般惹事的婚闹,都会被绳之以法。但通过法律手段惩处婚闹,终归只是个例,因为参与婚闹的人,在身份上多是同学、好友、亲戚,平时相处也挺不错,当事人很难下决心,对在婚礼上发疯的婚闹使用维权手段,这导致婚闹们对其行为不以为然,觉得自己不会因为闹一闹就被戴上手铐。

让婚闹彻底地消失,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官方有必要端正对婚闹的态度,摒弃“民不告官不究”的想法,以文件、公告等方式,对婚闹进行警告,对婚闹后果进行告知,婚闹知道违法的代价,自然就会管好自己的手。

在2023年春节到来之前,山东邹城多部门就联合发布了《推进移风易俗、抵制低俗婚闹行为的公告》,对婚闹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认定,包括:强制新郎、新娘及其他人员脱衣服、套锁链或进行捆绑的,强行在喜公公、喜婆婆身上系戴粗俗挂物,有辱长者风范的,强行亲吻、搂抱或采取其他方式侮辱、猥亵新娘、伴娘的……《公告》共有八条之多,可以说基本上将婚闹做法拒之门外了。

其二是民间舆论要对婚闹有正确的评价,这一点,甚至比官方公告还要重要。婚闹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就是民间舆论对婚闹的立场一直摇摆不定,在大多数时间里,还对婚闹报以默许、纵容甚至鼓励的态度。如果民间舆论对婚闹形成了“人人喊打”的程度,那么无需官方介入,出于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尊重,还有对舆论批评的恐惧,婚闹也万万不敢迈出第一步。

婚闹让举办婚礼的新人不痛快,让看到此类新闻的网友也为之生气,新春佳节到了,愿此时以及未来将要举办的所有婚礼,从此再无婚闹。 □韩浩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