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在高丽和朝鲜王朝的传播_妈祖_朝鲜半岛_王朝

中国与朝鲜半岛在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国家关系上,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保持着友好交流。探讨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文化交流史,总结宝贵经验,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对促进现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友好交往,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妈祖信仰的产生、发展与北传

在关于妈祖的传说中,一般都认为妈祖生前是一位女巫,巫术高明,能够腾云驾雾去拯救海上遇险的人们,在出生地及附近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后当地人为其盖庙,尊称为妈祖,并香火供奉,以求保佑人们海上航行的平安。此后妈祖在当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妈祖信仰也从湄洲岛向外传播。

二、高丽时期妈祖信仰

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宋朝时期,三圣妃信仰流传于福建汀州、广东潮州一带,元朝时期在浙江沿海一带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三圣妃信仰包含了三位女神,是三神合一的信仰。

福建沿海一带的人们往往将其合祀,祈求出海顺利,妇幼平安,现今闽台地区也流行“陈、林、李”三奶夫人信仰。妈祖是三圣妃信仰中的三位女神之一,元朝时期,妈祖信仰随三圣妃信仰传入高丽王朝。

展开全文

三、朝鲜王朝时期妈祖信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朝鲜王朝时期,有关妈祖信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以及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们的妈祖信仰有了更多记载。《朝鲜王朝实录》记载了朝鲜王朝初期对三圣的祭祀仪式,《燕行录》记载了海行路上对妈祖的祭祀仪式,妈祖信仰在出使的使行团中更为广泛地流传。

四、妈祖信仰在高丽和朝鲜王朝传播的影响

高丽和朝鲜王朝时期对妈祖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元明时期古代朝鲜半岛国家与中国在海上的交流,加深和丰富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内容。朝鲜半岛留存的妈祖文物遗迹,不仅是历史上双方交流的见证,也是延续交流的纽带。

妈祖信仰传播到古代朝鲜半岛后,妈祖不但被当作医药神和降雨神来进行国家层面的祭祀,也被当作航行保护神被出使群体祭祀,妈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朝鲜半岛国家的祭祀文化,丰富了其文化内涵。首先,妈祖信仰传入高丽和朝鲜王朝丰富了高丽与朝鲜王朝的信仰体系。

高丽时期与元朝交往密切,高丽末期、朝鲜王朝前期与明朝来往密切,海上交流活动十分频繁。频繁的往来活动推动了妈祖信仰向高丽和朝鲜王朝传播,妈祖信仰传入朝鲜半岛,被当作海神、医药神和降雨神进行祭祀,丰富了高丽与朝鲜王朝的祭祀文化。

妈祖信仰通过高丽与元朝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贸易活动传入高丽王朝后,高丽王朝祭祀以妈祖为中心的三圣,将三圣奉为主导水上祸福的保护神。朝鲜王朝初期继承了对三圣的祭祀,太宗时期将三圣奉为医药神,世宗时期将三圣奉为医药神和降雨神。

国王身体抱恙时,大臣们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三圣保佑国王身体无恙,发生旱灾时,会祈求三圣降雨,结束旱灾,朝鲜王朝形成了对三圣的本土化祭祀风格。高丽和朝鲜王朝祭祀三圣,是高丽和朝鲜王朝主动积极接受中原文化的表现,是政治、经济往来下推动的文化交流。

其次,妈祖信仰向高丽和朝鲜王朝传播加强了高丽、朝鲜王朝与中国王朝联系的纽带。明朝时期,高丽使臣与朝鲜王朝使臣在海行路上再次接触并接受了妈祖信仰,留下了大量歌颂妈祖和妈祖庙的诗篇,记载了如何对妈祖进行祭祀,妈祖成为中朝两国海上沟通交流的纽带。

使臣们接受妈祖信仰后,开始关注这一信仰的由来,了解庙岛天妃庙的修建历史,关注其他海神信仰,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朝鲜使臣所著歌颂妈祖的诗歌也引发了中国诗人的关注,妈祖灵力显著,引发中朝两国诗人的精神共鸣,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事件在中朝两国影响深远,妈祖信仰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信仰。

高丽与朝鲜使臣们虽带着政治外交使命来到中国,却为两国文化交流与传播做出巨大贡献。“这些使节不仅在履行其使命的政治和外交方面发挥作用,而且给朝鲜的经济、社会,以至文化和思想方面带来了难以估计的巨大影响。”

使臣们对妈祖及妈祖庙的歌颂,对妈祖神力的依赖和认可,是中国和朝鲜半岛国家海上交流的重要内容。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政治经济交流的延续,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最后,妈祖遗址和文物是朝鲜半岛国家与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延续的历史见证。妈祖信仰向朝鲜半岛传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高丽时期延续至今,妈祖庙是寄托妈祖信仰的重要载体,妈祖信仰向朝鲜半岛传播的过程中,妈祖庙不断在朝鲜半岛修建起来

结语:

妈祖信仰是中国传统的海神信仰之一,经历了从民间信仰到官方信仰的过程。在古代中国的海上航海活动中,妈祖起到了航行保护神的作用,对妈祖信仰的研究是对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神灵信仰等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研究,也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与继承。

当今海洋文化的重要不言而喻,国际间由于海洋领域所引起的纷争不断。如果能充分理解与尊重各国的海洋文化,可以为解决这些争端提供有益的借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