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社“新春走基层”活动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传媒瞭望刊文称赞_南阳_记者_日报社

北方的农历小年邂逅瑞雪,漫天飞舞的雪花让沃土渐成的河南南阳城分外浪漫吉祥。当市民们流连在雪景中,南阳日报社的编辑记者却无暇欣赏,他们奔波在田间地头、城市街区、工厂车间、春运一线的采访路上,撷取鲜活素材,发掘真诚故事,捕捉美好情感,记录平凡人的坚守、祝福和期盼,累并快乐着。

南阳日报社新闻管理中心主任侯杰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这个镜头,仅仅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新春走基层”,听民情、访民生,于亮丽的风景中感悟基层的变化、于火热的生活中体察时代的脉搏,已成为南阳日报社上下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自觉行为。

展开全文

积极行动

吹响新闻冲锋号角

据介绍,新年伊始,南阳日报社积极响应中宣部关于新闻单位认真开展2023年“新春走基层”活动通知要求,对如何落实好“新春走基层”活动进行研究、部署,制定活动方案,要求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在春节前后深度参与,切实宣传好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展示各地各部门拼经济拼发展的劲头和行动,充分挖掘过去一年中经济社会的发展亮点、重点行业企业应变克难的生动案例,采访各地区各部门强化节日市场保供稳价、加强煤电油气调节,确保春节市场平稳、群众温暖安全过节的有力举措,以及各地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趣味新时尚,充分彰显春节的文化魅力。

一曲铿锵有力的新闻冲锋号角已吹响,围绕重点工作,南阳日报社各单位精心筹划,通过一篇篇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全媒体报道,竭尽全力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加油蓄力。

南阳日报社记者部主任陈琰炜与社会新闻部主任杨青晓用“记者直击”的方式,聚焦节日期间市场供应、物价水平等热点问题;社会新闻部与晚报编辑中心精心组织版面,陆续推出“城市的变与不变”“幸福中国年”“移风易俗新气象”等专题系列报道;南阳日报社所属新媒体部门政务新媒台、“直播南阳”云播台、“梅溪视频”云视台、南阳网等,充分运用抖音、移动直播、短视频、微动漫、H5等技术,围绕“新春走基层”活动,策划推出“畅游南阳大美文旅”“我为家乡代言”等原创话题和新媒体产品……

南阳日报社记者于欢(前左)走基层直击爱心助农。

一场你追我赶的“新春走基层”新闻产品质量比拼,正悄然在南阳日报社内激情上演。值得一提的是,南阳日报社充分发挥新媒体品牌“小屏闪播”的优势,发挥社属不同新媒体平台的不同作用,在新闻产品、分发渠道、传播受众、扩散效果上实现互补,将新春新举措、新成就、新变化、新打算全方位传播,用正气十足的正能量强势占据网络空间。

奋勇争先

顶风冒雪扎身基层

军令已下,使命必达。当前,南阳日报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这场展现南阳蓬勃发展态势的“新闻战斗”中。

《铁路人迎风战雪保畅通》《乡村巨变盼振兴》《迎新年送春联》……每天早晨8点30分,南阳日报社“诸葛云”全媒体指挥平台发挥策划、指挥作用,对“新春走基层”的记者作出新的采访安排。接到采访任务的记者迅速与对口的新媒体部门联系,出发采访。无人机、云台早已成外出采访标配,南阳日报社的记者们已从“一支笔、一本采访本”单枪匹马勇闯天涯的曾经,升级迭代到现在的团队合作全媒体融合配置。

设备在不断更新蝶变,记者们敬业踏实的作风丝毫未变。在刺骨的寒风中,摄影记者崔培林猫着身体寻找最好的角度拍摄铁路人检修设备的镜头,用摄像机拍摄列车员坚守岗位的心声;在泥泞的田埂上,社会新闻部记者周梦与菜农热情交谈,很快一篇名为《蔬菜大棚种出“致富经”》的全媒体新闻产品新鲜出炉,菜农们满心的欢喜旋即传播出去,感染着围观网友;爬上高耸的西峡寺山,政务新媒台记者金都找到最稳定的信号源将无人机升空,为了拍摄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镜头,他说,爬多高的山都值得;越过桐柏的林间小溪,深度报道部记者陈琼与爱心公益组织志愿者一起将新年贺礼送到了南召深山孤寡老人的家中。老人激动的表情与志愿者幸福的笑脸相映生辉,“友爱互助温暖的社会大家庭形象”,被记者用镜头用心记录,继而转化为一篇饱含深情的爱心报道。

南阳日报社记者崔培林(左一)在中光学集团公司投影机生产车间采访。

当然,还有小年夜坚守南阳高铁东站的社会新闻部记者张玲,她用镜头记录下回家团圆路上的期待与惊喜;社会新闻部记者徐蕾与夜间110一起出警,忠实记录一线民警的酸甜苦辣……

南阳日报社记者张玲(左一)新春深入基层采访,帮助困难家庭孩子新年圆梦。

就这样,一篇篇沾着露水、泛着热气的新闻产品传回报社,通过全媒体手段多渠道传播,将豫西南盆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淋漓尽致传递到千家万户。

传承发扬

以新闻的力量圆梦

付出总是会有回报,“南阳日报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来源于受众的回馈。”侯杰说。

联红十四载,赠联十万副,南阳晚报新春联大赛已成为南阳市知名文化活动。每一届、每一年,撰联品联,写联送联,接福迎春,送上的不仅仅是一份份温暖的新春祝福,更是老百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近距离亲密接触。1月16日,在捐赠现场,退休老干部张聚卿老人幸福地品读春联上的字“国泰民安逢盛世 风调雨顺南阳旺”。书法名家李宝玉说,“春节前夕,参加晚报活动写春联、领春联,已成为很多书画爱好者以及市民翘首以盼的节日。”

知名作家、市文联副主席杜思高是《南阳日报》的忠实读者。在他的印象里,《南阳日报》从十几年前,每逢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新春走基层”就开始了。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进村入户,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生动呈现各地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记者们用自己的笔与镜头记录十余年间南阳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集合成册,堪称一部生动翔实的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史。”杜思高如是评价。

受众的好评如潮,让南阳日报人乐享其中,并自我加压,希望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打响党媒转型品牌,采写出更多服务百姓的新闻产品。

记者了解到,“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是中宣部2011年1月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开展的全国性基层采访活动。同年,南阳日报社积极参与其中。12年间,数百名普通的奋斗者,通过南阳日报社记者的镜头,展现对新春的期待;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或参与或接受爱心公益捐赠,让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抚平每一个人;数不尽的机关单位、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在坚守中尽职履责,为社会的发展发出一份力、发出属于自己耀眼的光。

南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笑荷(左二)在西峡猕猴桃小镇采访农户。

南阳日报人一直在用新闻忠实记录着一切,“下一步,我们要继续记录、见证每一个平凡你我他的梦想,汇聚而成磅礴向上的家国梦,让幸福梦想照进现实。”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 传媒瞭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