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建立特殊教育教研共同体_特殊教育_教研_学校

泰安市建立特殊教育教研共同体

9日,市特殊教育教研共同体建立暨特色学科建设现场会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全市将组建以泰安市县5所特殊教育学校(中心)为成员、以学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目标的特殊教育教研共同体,同时加强特殊教育特色学科建设,推进我市特殊教育多样发展,全面提升全市特殊教育办学水平。

现场会共分为观摩和会议两个阶段进行。观摩阶段,与会人员共同实地参观了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特色课程、大课间活动等内容。教室里,一个个“折翼天使”在老师的帮助和教授下,发生着一点一滴的变化,让大家看到了特殊教育的力量和意义。

展开全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第一期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实施,我市特殊教育工作迎来快速发展。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中心)在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教学特色,在残疾学生康复、学习、成长、就业,以及送教上门、融合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除了办学环境得到改善,大多数特教学校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外,还开展了学前康复教学,部分学校延伸到职业教育,实现了十五年一贯制办学体制,尤其是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各种类型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各学校还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注重课题研究、课程建设、课堂打造,围绕学生发展,结合当地文化,培育教学特色,在教学创新方面实现了实质性变化。

“我们建立特殊教育教研共同体,就是为了巩固全市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推进全市特殊教育特色学科建设,进一步整合特殊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之间在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互补共享,实现各学校均衡、和谐、可持续发展。”市教科院院长吕忠堂说。

据了解,全市特殊教育教研共同体成员校包括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东平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泰市特殊教育学校、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领衔校长为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高理敬。教研共同体建立以后,将建立联席会议办公制度、中层干部交流和校长定期调研机制、教师互派常态化机制,同时开展专家“会诊”、专题合作、校际会课、主题论坛、网络教研等活动,围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总目标,实现各成员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推动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杨丽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