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国际部就《华南国家植物园花都园区——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征求意见稿)》提出四条建议 | 建议开展“肉锥清网行动”科普_普法教育_保护_建议

2023年3月31日,广州市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华南国家植物园花都园区——少儿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该项目结合广州历史人文、文化、生态环境资源,大力推进儿童研学实践教育和儿童友好公园实践基地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的研学实践基地。定制具有花都本土特色的、集科学教育、自然科普于一体的研学实践基地,同时包含研学空间展陈服务板块。为服务决策咨询,支持科学传播,关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响应号召,特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图片来源:广州市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一、【3.1理念】建议在已有的“寓教于乐·兴趣·自然·快乐·学习”的基础上加入“普法”。青少年普法教育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认识和理解任何事物的过程中,相应的普法教育都应当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在了解动植物的过程中,除了培养兴趣和学习知识以外,了解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有关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将预防和保护的概念带入现实生活,不但可以加深青少年的认知,更能切实推动动植物保护。

二、【3.2定位】建议加入:“培养青少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意识。”例如,已有证据表明,由于市场需求带来的针对野生植物的大量盗采和非法贸易,是导致包括多种野生兰科植物、肉锥花属植物等在原栖息地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正式挂牌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充分发挥其科学传播、生物多样性普法功能,以助力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建设。

三、【宣教中心】建议在以上五大板块之外,设立第六大板块:野生植物普法教育宣传。遵循“讲好植物故事”的主旨离不开引人关注的真实故事。这些好故事里的矛盾、争端和跌宕起伏必然围绕着植物的现状、法律法规和保护行动展开,因此加入普法宣传板块必将使宣教事半功倍。

四、【科普长廊】建议在“科普长廊”中,加入 “肉锥清网行动”一项,以原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的肉锥花属植物为例,介绍国际野生植物非法贸易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以此来提升儿童从小树立“地球生命共同体”以及可持续发展下的消费观的意识。

文/Victoria审/绿茵 编/angel

加入绿会【月捐人计划】

为地球及所有物种发声!

了解项目详情,请戳“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